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12-12高曼
高曼
摘 要:在基础教育中,小学数学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科学之一。在教授小学数学的时候,适当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发挥小学数学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学科。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 渗透 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工作者愈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阶段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还是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时期,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挖掘数形之美,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数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是揭示数学规律。教师通过数学教学,还原和再现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和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探索知识发展的足迹。
例如,教师在讲授 “数学广角”时,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影像向学生介绍 “田忌赛马”的故事。通过观看影像,学生能明白赛马的过程,体会每个回合的含义,真正在课堂上创设出“传统文化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传统图案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在讲几何知识“图形与变换”时,教师就可以将古代的年画、铜镜等图案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这些图案的背景,旨在更加深入地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知识。
二、弘扬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
数学教学的过程,实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深入研究数学教学资源,落实新课改理念。
具体来说,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数学史料问题。教师在讲课时不能仅仅向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而是要通过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背景,掌握故事所蕴含的价值观,积极构建更具教育意义的模式。比如,众所周知,祖冲之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提出了圆周率的数值,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而教师在向学生讲述祖冲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介绍他的生平,还要帮助学生探索如何才能“借助正多边形周长研究圆周长”,体现其中的数学智慧,同时体现祖冲之不断探索、执着努力的研究精神。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对祖冲之、圆周率等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还能体会到古人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了解数学历史,感受先贤的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中,适当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可以起到一定的德育作用。小学数学的德育教育,大多以名人经历作为导向,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发展过程的同时,让学生将名人作为榜样和灯塔,指引其更好地前行。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是如何刻苦钻研和努力,使中国古代数学不断进步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崇拜心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家对数学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这些名人的精神,学生在无形中就会构建自身的价值体系。
我国历史悠久,这类名人资源非常多,教师要注意把握机会,利用这些名人的名言和事迹,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在课堂上体现德育教育思想,促使学生感受先贤的人文精神,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学习了数学史,就会体会到中国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更有充满智慧的科学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拼搏的使命感。
四、开展实践活动,发挥传统文化价值
在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和课堂学习内容有关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确保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活动可以真正起到教育和德育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传统教学方法大多只介绍算盘的产生年代,并且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应用算盘进行计算上面。其实,“算盘”最早是由我国发明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它的出现和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促进了世界技术和计算工具的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对算盘进行充分认识,深入探索其用法,對于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有积极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搜集和算盘有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或者找某位同学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算盘的历史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再如,讲授《对称》这一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图案,然后让学生利用电脑软件设计“对称”图形,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对称的含义。在教授《年月日》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我国的历法,理解日历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在教授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了解方程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等。
这些教学实践方式的开展并没有脱离课堂,既帮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让他们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和感受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数学学科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传统文化知识。但是大多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表现出畏惧,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确保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深切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传统文化的价值,为其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成仁、祖洪明《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
[2] 罗炳生《让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传承》,《新课程(中学)》 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