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0-12-12范根平
范 根 平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20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2]新中国70多年的辉煌历史,既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立场所蕴含的理论逻辑,又深刻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所蕴含的现实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亮的底色,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勇气,充分彰显了党在长期实践中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所特有的智慧。“以人民为中心”与国家治理活动相向而行,构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依靠力量和目的归宿。当前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主动联系人民、牢牢依靠人民、竭诚服务人民,努力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作为目的归宿,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实的根基。
一 “以人民为中心”是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决定,代表着我国的国家治理步入新阶段。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内在契合性。国家治理的主体是人民,其终极目标之一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明确回答了国家治理“源于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确立了国家治理实践的价值取向,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动力。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287。人民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世界上所有的伟大成就都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没有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就不会有今天的多彩文明,这充分肯定了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治理的内在动力[4]。“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守的原则和逻辑起点。无论世情、党情、国情如何变化,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九十九载风雨兼程,初心不忘,牢牢地把握人民这条主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以人民为中心”既立足于当前实际,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实践进路。
首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非抽象的,它集中体现于特定社会中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5]。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始终是党的奋斗目标,这要求我们党不断深化各领域改革,努力革除生产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潜力、释放活力、提升动力,使国家各项制度、法律法规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更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不断地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持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才能有效地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治民主自由,社会安定团结,文化繁荣兴盛,生态稳定改善,贫富差距不断缩小,实现城乡、地区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其次,当前社会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与问题是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国力稳居世界前列,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改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主动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夙愿,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新时代,各种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与问题仍然存在且将长期存在,急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平稳发展扫除障碍。现阶段,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比如城乡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较为严重,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在广大农村、边远山区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和特困人员,迟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其二,社会呼唤公平正义,老百姓在就业、看病、买房、上学等方面存在困难的问题迟迟未完全解决,环境污染严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时发生,平安中国建设任重道远。其三,我们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依旧存在,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表现得尤为突出,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问题屡禁不止,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腐蚀党的细胞和肌体,败坏党的形象。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使各领域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成熟,从而“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6],逐步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矛盾与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由此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由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矛盾与问题倒逼提出,同时又在不断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中得以推进和深化。
最后,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郑重表达,也是其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显著特征[7]。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开启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征程。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保障广大人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人翁地位。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要继续依靠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到那时,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幸福安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展现出无比灿烂的前景!
二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依靠力量
通过国家治理促进全面现代化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个实践主体。“为了谁、依靠谁、代表谁”是评判一个政党阶级性的试金石,也是衡量一个政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的初心和使命,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东方奇迹。“以人民为中心”描绘了人民期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9]。
众所周知,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绝非单个人所为,必须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中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力量。马克思科学地考察了人类历史发展,论证了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并指出全部历史是人的实践性活动,还强调“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3]262,在其诸多著作中,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都论述过“人民主体”这一思想,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自主的运动”[1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深深扎根人民群众、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切实为人民排忧解难,为人民谋福利,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首先,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囊作用。人民是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鲜活实践主体,从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人民政权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人民这个主体。但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具体地、真实地体现到党的全部治国理政活动中来,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这就要求把人民群众充分组织动员起来,培育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大力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集聚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力量。政府公职人员务必深入基层调查,全面了解人民群众,广泛征集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科学方法和有益经验,结合实际,将其运用于国家治理中。
其次,要努力将党的大政方针在人民群众中宣传好,让群众理解明白,争取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主动权。”[13]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宣传工作面临的环境相较以往更为错综复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各级政府宣传部门要定期向人民群众举办各类时事讲座、报告,及时澄清人民群众头脑中不正确的思想和认识,科学解答群众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借此深入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主张,引导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决定;另一方面,在开展宣传工作的时候,要突出创新宣传形式和宣传方法。适当的宣传形式和适宜的工作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灵活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大众化、实用化、常态化形式,如采取小组座谈会、个别谈话、集体读报、文字宣传、展览会、文艺宣传等形式,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高宣传工作的覆盖面、渗透力和实效性,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容易被群众接受,更能深入人心、记忆深刻。
再次,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现代化的国家治理必须改变传统的政府“一家独大”的模式,要让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全面释放各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共同谱好国家治理这部“曲”。
第一,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提升民众参与意识。我们的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享有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广大人民群众要知悉自己的政治权利,主动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2],形成共同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强大合力。
第二,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程度。国家治理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参与。因为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可以协同并进、群策群力,使国家治理更具科学性与完备性。而作为最广泛的社会群体,群众对国家各领域治理有着亲身经历与体会,是社会的真正体验者,他们对某些问题有着独特的看法,最具有发言权,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决策中存在的疏忽或不足。为此,必须提高人民群众对国家治理的参与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9],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此外,当前社会存在的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与问题需要依靠人民群众予以解决,应通过广泛的平等协商,“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面利益,最大可能地包容各方面诉求和吸纳各方面建议”[14],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将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三,形成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氛围。群众监督主要是指人民或社会组织对于政府权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最终是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体现出来的,要确保公共政策不走样、不变形,使其切实体现人民的要求,必须强化对政府权力监督。人民群众可以依法依规向政府提出询问、要求、批评和建议,这种监督可以使政府更好地知悉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意愿,进而改善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透明性,有效避免政府官员暗箱操作、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同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必须明确监督的职责、权限以及监督行为的范围、方式和程序,使公共权力真正用来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好事、干实事。
三 “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的归宿
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抉择,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创举。中国的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是否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5]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坚守人民立场,我们精神焕发;坚守人民立场,我们无比自信。“以人民为中心”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升华[16]。其作为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的归宿,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必将长期指导中国的治理实践,引领中国的未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过不同的国家、社会,它们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其治理的目标、归宿也不同。社会主义国家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旨归。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型政党,始终心忧天下,心怀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与国家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在革命年代,我们党牢牢依靠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为实现人民解放事业前赴后继、呕心沥血,书写了绚丽的人生华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大力发展生产,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整个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中国社会的巨大活力,我们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认真考察了国内外形势,科学把握时代脉搏和现实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9],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历史性巨变。
“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理念,具体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项内容上。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庞大工程,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众多方面。“零敲碎打调整不行,小修小补也不行,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17]。具体来说,在经济方面,就是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仅把“蛋糕”做大,而且把“蛋糕”分好,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我国改革发展的红利。在政治方面,保障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持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维护公平正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文化方面,深挖文化题材,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更多更高质量的文化作品,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在社会方面,坚持兜底线、保基本,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关爱弱势群体,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和创新社会治理。在生态方面,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道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守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
在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中,全程贯彻其中的是“人民”这条主线,凸显了人民的主体性,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我们集思广益,要求我们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共赴征程。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方位下,我们要自觉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努力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谋发展、促发展,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把崇高的价值追求作为不变的初心,谋划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8]。
四 结 论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295,正因为如此,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现阶段,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命。国家治理现代化取决于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取决于人民的选择。在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立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锐意进取,逢山开路、遇河搭桥,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决心,科学地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实现怎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发展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所有这些,不断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彻底打破了西方普世价值的神话,“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回答了治国理政实践中“源于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密依靠人民群众,竭诚服务人民群众,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我们压垮,任何挑战都不能使我们退缩。新时代,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泛集中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自觉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掌握民情、分析民意”[19],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20-21,实现并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