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皇城的布局特征及其成因
2020-12-12李欢
李 欢
(西藏民族大学 民族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82)
隋唐洛阳城的兴建与发展、兴盛、衰落与王朝的命运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性, 洛阳城在隋唐两代以陪都的身份演绎着其历史使命。 都城是一个王朝权利和政治的代表和核心, 体现着皇权的庄严性和至高无上性, 而陪都出现在历史上也担负着其独特的政治使命和经济功能等。 近年来学界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隋唐洛阳城的研究呈现出领域广、视角新的特点, 并结合考古资料在相关问题上的研究都有进一步的突破和进展, 为我们深入了解隋唐时期洛阳城的相关概况提供了必要的史实依据。
一、隋唐时期洛阳城的概况
(一)隋代洛阳城的概况
在隋朝兴建东都洛阳之前,就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在洛阳建立都城,可见洛阳一直以来就是理想的都城选址之处。公元589 年,隋朝经过八年的时间统一南北后,全国经济得到恢复,不久炀帝继位。公元605 年,隋炀帝根据形势的变化决定另建新都,“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和,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1](61),根据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形势, 炀帝任命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 隋代洛阳城的选址之地不同于汉魏等朝洛阳城旧址,而是在其以西约10 公里处,动用了大批的劳力, 使得洛阳城历时不到一年, 最终落成,因其位置在大兴城东部,故称东都,随后隋炀帝迁都洛阳。
洛阳城的兴建借鉴了大兴城,包括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部分, 宫城和皇城分布在洛阳城的西北部高地上,宫城在北(内有乾阳殿等),皇城紧挨着宫城位于其南部,并位于洛河之北,郭城则跨越了洛河,形成了洛河穿城的格局。 在宫城的北面又建有圆璧城和曜仪城。含嘉仓位于圆璧城的东面,东城位于宫城的东部。宫城是作为皇帝及皇室成员居住的地方,皇城和东城是官署机构所在地。 根据史念海先生的考证可知,隋代洛阳城设置有三市,洛河以南为大同市和丰都市;以北为通远市[2](15)。而洛阳城具体的规模,根据学者宿白在《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一文中的研究成果可知,宫城东西城墙约长1270 米,北城墙约1400 米,南城墙约1710 米。 东城南北长约1000 米,东西长约330 米。 皇城西墙长约1670 米。 郭城的东城墙长7312 米,西为6776 米;南城墙长7290 米,北面郭城墙长6138 米。在郭城的南部和东部分布有整齐划一的坊市[3](420)。 在郭城的东、北、南三面各开三个城门,符合《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等相关礼制要求。这样就为我们勾勒出一个隋代东都洛阳城的整体布局。 然而隋朝建国之初就进行多项劳民伤财的工程,大大伤害了隋朝的国力,最终导致农民起义,使隋朝走向灭亡。
(二)唐代洛阳城的概况
隋代洛阳城在隋末农民战争中遭到破坏, 唐初依旧是破烂不堪。直到唐太宗时,决定在隋洛阳宫旧址上重新修建宫殿,称为洛阳宫,在显庆二年,又改称为东都,并在皇城的西南方建造上阳宫,作为高宗皇帝听政的地方。 武则天时期是洛阳城的发展的重要时期,光宅元年(684 年),改成东都为神都,武则天改元武周后,进一步扩建洛阳城,修建明堂等建筑物,将都城移到洛阳,并居住于洛阳一直到其晚年。天授二年(691 年),武则天“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充洛阳”[4](1553)。
唐代洛阳城的宫城(内有含元殿、贞观殿等)、皇城与隋代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在皇城的西南部建造了一个“上阳宫”,是其主要变化。 此外,唐代洛阳城的里坊结构更加紧凑、有序,这体现出唐帝国统治的加强。 《新唐书》这样记载唐代洛阳城,“皇城长千八百一十七步, 广千三百七十八步, 周四千九百三十步,其崇三丈七尺,曲折以象南宫垣,名曰太微城。宫城在皇城北,长千六百二十步,广八百有五步,周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卫,曰紫微城,武后号太初宫。 上阳宫在禁苑之东,东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高宗之季常居以听政。 都城前直伊阙,后据中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以象河汉。 东西五千六百一十步,南北五千四百七十步,西连苑,北自东城而东二千五百四十步,周二万五千五十步,其崇丈有八尺,武后号曰金城”[5](645)。 史料中详细的介绍了唐代东都洛阳城宫城、皇城、郭城以及上阳宫的位置与尺寸大小等概况,其中,学者马德志在《唐代长安与洛阳》中指出,皇城的南面有三个门,居中的端门为正门,东为左掖门,西为右掖门;宫城南有四门,正门为应天门,其西为长乐门,东为明德门,再东为重光门;北墙有一门即玄武门,西有一门为嘉豫门[6](645)。 根据《唐两京城坊考》可知,皇城内南北分为四街,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等官署置于其间[7](137-138)。 唐代洛阳城的郭城里也有三市,史念海先生指出洛河之南设置有南市和西市,洛河之北有北市[2](15)。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的皇城依旧建在洛阳城的西北部。 到了玄宗后期,安史之乱爆发,使得唐朝的国运发生了转折,此后唐朝由盛而衰,而作为陪都的洛阳城,毁坏严重,也由此渐趋衰落。
(三)皇城布局特征
洛阳城在隋唐两代作为都城或陪都,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隋唐两代的政治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对隋唐洛阳城整体布局的复原,不难发现,隋唐洛阳城分为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重城。具体而言, 作为政治权力象征的皇城的布局也呈现出其特点,即从空间角度来看,隋唐时期洛阳城皇城布局在都城的西北一隅,紧挨宫城居于其南,洛水之北,内有含元殿、贞观殿等,与隋唐长安城的皇城空间布局呈现出不同的情况, 而这种布局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的。
二、隋唐洛阳城皇城布局的影响因素
“所谓皇城,俗称子城或内城。处于宫城之外,郭城之内。 它是中央官署的所在地。 ”[8](194)隋唐时期东都洛阳,把皇城布局在整座城池的西北方向,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政治原因,也有自然地理、军事、传统文化等因素。
(一)自然地理因素
都城的选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上多朝都城建在洛阳,素有“河山拱戴,形胜甲天下”[8](83)之称,不难看出洛阳的自然地理条件是优越的。
首先,在地形上,洛阳坐落在中原大地,总体上地势较为平坦。具体情况为:洛阳的西北方向有邙山地势较高, 其他方向的地势平坦, 然而洛水穿城而过,把洛阳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处于黄河中游地区的洛阳,雨季河流水量较大,易在中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洛阳城被洛水穿城而过,极易在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遭受水灾, 这种现实情况在隋唐时期选定宫城和皇城的建造位置时, 显然是考虑在内的, 换言之,皇城位于西北一隅,北部有邙山,南部又有洛水,在整体上构成了有利的安全形势。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的低下, 自然地理因素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隋唐时期的皇城和宫城建在了西北一隅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安全保障。
其次,在河流方面,洛阳城被洛水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形成“洛水贯都”格局。洛水流经洛阳的整块平原地形,这打乱了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原本完整的平原地形可以建筑宫殿, 但面对洛水等河流将洛阳分为数块的现实,又有瀍水制约向东修建,不得不将神圣庄严的代表国家政治权利核心的皇城和宫城建在西北部地形相对完整处, 西北一隅的地势相对较高也就成为了理想的皇城——国家权力中心的选址之处。
再次,从交通条件来看,洛阳有洛水穿城而过,并且在隋唐时期洛阳是大运河必经的一个重要城市,隋唐时期南方进一步到开发,并且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 洛阳凭借洛水以及运河漕运形成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发挥其发达的水陆交通条件, 可以将长江流域的大量粮食通过运河漕运或陆运的形式运到洛阳, 这是西都长安所不具备的区位条件, 这使得隋唐时期关中人多粮食不足的情况得以解决,这也为在洛阳建都创造了条件,而皇城选址在紧邻洛水的西北一隅,不难看出,依旧是出于便于为政府运输物品的目的。
由上可知, 洛阳城选址在西北一隅是受到了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独特的地形状态、便利的水路交通促使隋唐洛阳城的设计和建造者最终将最为庄严神圣的皇城和宫城建在了西北一隅。
(二)政治因素
中国古代,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中央集权、皇权至高无上、皇权独尊的封建社会,作为一国之都以及陪都,不可避免的都会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首先,炀帝时由于汉王谅的叛乱,在平定之后,认为“关河悬远,兵不赴急”[1](61)。 于是决定在关东地区营建新都,在这样的背景下,洛阳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成为建都之地。 隋唐时期洛阳城的宫城是皇帝及皇室成员的生活所在地, 十分注重与市坊里的普通居民相区别, 在居住的位置上也严厉禁止宫城与市坊居民杂居, 同样作为国家机构所在地的皇城也必须远离市坊区,以突出其重要性,故而历代王朝的宫城与皇城都明显的与居民居住地相分离。 皇城与宫城布局在洛阳的西北最高处, 则能够对全城形成居高临下的格局, 得以俯瞰全城, 当应对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置。
其次, 古代社会强调“筑城以卫君, 造郭以守民”,根据学者李久昌的观点“皇城建置的产生源于加强宫城防卫的需要。宫城作为都城的核心,君王处理政务和起居的地方, 其安全防卫一直是统治者考虑的大事”[8](197)。 隋唐时期皇城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想通过将“百僚解署列于其间”[8](197)的办法,进而达到拱卫宫城之作用。而皇城紧邻宫城,布局在宫城以南,形成对宫城的西、南和东三面的拱卫之势,极大程度地保护宫城里皇帝及皇室成员的安全,“皇城发展要服从于宫城, 这在隋唐洛阳城皇城建设中显示得尤为清楚”[8](198)。 这显然是有政治因素考量在内的。
再次, 唐代洛阳城的修复以及兴盛是在武则天时期, 这一时期洛阳城的扩建和发展也是得益于政治。 隋代以及唐初,长安作为关陇贵族的重要聚居地,“长安为西魏、北周以来关中本位之根据地”[9](146),显然已不适合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将都城迁到洛阳,很大程度是因为洛阳位于天下中心的地理位置,而历史上历代王朝选址在洛阳, 也都是在洛阳的西北一隅建立都城,显然洛阳适合建都,而皇城和宫城等国家的重要机构和宫殿, 又必然会建在洛阳最适合建区位,即其西北一隅。
由上可知, 洛阳作为隋唐王朝的陪都有着深厚的政治考量, 且具体到皇城和宫城的空间布局时更是有着浓厚的封建等级理念,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洛阳的空间布局形态呈现出西北一隅分布有宫城和皇城、东部和南部形成有序划一的里坊制,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军事因素
都城选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但军事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隋唐两代都洛阳作为陪都,在军事方面的考虑也必然有其依据。 从自然地理因素中我们已经了解洛阳的地形地势特点, 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选择都城以及都城中重要宫殿的布局位置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安全性,即作为都城和重要宫殿最基础的条件,而军事因素尤为重要。不管是和平时期的生产生活,还是战争时期的军事斗争,皇城和宫城都是封建国家存在的保障基地, 所以皇城和宫城的布局位置事关一个王朝的长治久安。 具体在隋唐两代的东都洛阳,由于洛阳“南直伊水之口,北抵邙山之塞”[10](94),西北部地势较高、北面是邙山、洛水又从西南向东奔流,在区域空间格局中,西北部分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安全的环境,就整体而言,洛阳又是一个控制江南的重要据点。 另一方面,“皇城城墙曲折,城中有城,南距洛水”[8](198)。当皇城和宫城布局在西北一隅时,便于防守,且易于进攻,隋唐时期在宫城的北面都驻有军队,学者阎文儒在《隋唐东都城的建筑及其形制》中提到,驻扎在宫城北苑的北军为保护宫城和皇城发挥了重要作用[10](96)。
(四)传统文化因素
历史上封建王朝建都必须遵循传统的礼制思想和文化,有着等级森严的秩序和规定,在其都城的选址中,在皇城和宫城的布局上,都要符合封建礼制。历代王朝的皇城和宫城都是一个都城的核心, 其他的建筑物都要围绕皇城和宫城进行布局, 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心观” 始终都体现在都城的建设格局之中。某种程度上,隋唐洛阳城的皇城和宫城始终在贯彻“中心观”这一原则,我们以宫城和皇城为核心,观之四周可以发现, 皇城和宫城的东边有东城和含嘉仓,北边有矅仪宫和圆璧城,西北还有隔城,西南部有上阳宫,南部有洛水相隔,形成了以皇城和宫城为核心的多重隔城,这都体现了传统的“中心观”思想,也符合皇权至高无上的观念,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而北市、南市和西市只是普通居民生活和居住的地方, 在封建社会的文化里, 其分布在皇城和宫城的最东部和最南部,往往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因此笼地统看我们会误认为洛阳城没有遵守皇权居中的原则,其实不然。
显而易见,古代社会的“中心观”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寄托,往往体现着皇权为中心的观念,也是对皇权合理性的维护, 这种观念在隋唐乃至历代王朝的都城中均有所体现。
三、余论
综上所述, 隋唐时期的东都洛阳在历史上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其与西都长安都发挥着都城的功能,而又有所不同,具体而论,洛阳城的宫城和皇城由于受优越的自然地理因素、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等影响, 呈现出布局在洛阳城的西北一隅的格局,就范围来说,隋唐东都也不及西都更显规模、规整,但不可否认东都洛阳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唐王朝国势的衰落,洛阳城也失去了往日的兴盛局面。但隋唐时期,受中国先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强大吸引力的影响, 东亚以及南亚各国在都城建造、文化等方面纷纷向中国学习,由此形成了范围广大的汉文化圈,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