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生态伦理意蕴
2020-12-12付文中
付文中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传统社会伦理主要关注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 而生态伦理把人类伦理关怀的对象从社会延伸到自然, 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道德关系,竭力消解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自然万物的主宰者, 无视自然生命的权利与自由, 只承认自然物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欲望”[1](94)。而生态伦理倡导生态整体主义,倡导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关爱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尤其要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谐、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2](24)。
随着当今生态问题和儿童健康成长问题日益严重, 文学创作有意识地融入生态思想和儿童本位思想,并对人与自然,尤其是儿童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审美关系、价值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 其中,语文教科书在生态伦理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科书编写开始重视从生态伦理教育角度甄选儿童文学篇目,这从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年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共六册)可见一斑,其中的许多课文或描绘出一幅幅儿童与自然诗意相处、 浑然一体的美丽图画,让儿童关注自然,在自然中嬉戏,在与自然互动中融入自然,绽放和回归儿童天性;或批判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漠视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启发儿童敬畏自然、热爱自然;或讲述一个个人类保护自然、爱惜生命的感人故事,张扬对生命的博爱精神,激发儿童去关爱、同情自然万物;或颂扬人类的忏悔与救赎精神,引发儿童认识和思考生命价值,悲悯自然万物,培育儿童的生命意识和纯净心灵。
一、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引导儿童回归自然
生态伦理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应割裂与自然的天然关系,倡导人们回归自然,“回归”不仅意味着回归自然环境,也意味着回归自我天性。儿童是最接近自然的生命存在,对儿童来说,回归儿童天性是回归自然的一个重要维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自然风光、乡土气息以及大自然中的野趣离儿童越来越远,他们“穴居”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都是封闭的,感受不到田野里绚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看不到美丽的蓝天白云、万丈霞光,听不到自由的鸟叫虫鸣、欢快的小溪声,嗅不到泥土的气息、浓郁的花香。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压力下,儿童甚至被剥夺了在自然中游戏的时间,身体接触不到自然, 只能倾心于当下流行的充满暴力、功利的网络游戏,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儿童文学研究者朱自强认为,儿童与自然进行交感生活,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 文学家以怀旧、 思乡的情怀,将真实的自然风景、质朴的乡土生活呈现在儿童面前,描绘儿童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展现人在大地上的“诗意栖居”,唤起儿童对自然的向往与热爱,让儿童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尽情游戏,充分享受自然美、和谐美,发现生命之美。
在《山中访友》(六年级上册)中,“我”与山林中清明的山泉、欢快的溪流、雄浑的瀑布、挺拔的悬崖、宁静的白云、 欣喜的云雀等构成了一幅幅天人合一的图景,山中的一切都成了有生命的人,成了“我”的朋友,跟“我”交流。走进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在与“我交换眼神”[3](3),彼此之间没有隔阂和距离,有的只是默契和情谊,“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 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 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3](3)。 课文描画出了自然的灵性,发现自然的壮美,惊叹造物主的美妙,感受自然的清新,引发孩子们去感受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 重新思考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追求心灵与自然的交融,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
《小桥流水人家》(五年级上册)展示出人与乡村自然构成的一幅和谐美景, 开篇几句话勾勒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小溪清澈见底,潺潺绕过村庄;杨柳舞姿婀娜,柳丝依依垂在水面上;小鸟与流水相和歌唱,呈现出自然的宁静、本真、灵动的美。接着展现了乡村田园的生活趣味:在小溪中扒开石头捕捉鱼、虾、螃蟹,把野花抛向溪流让它顺水漂浮,到田野去摘菜叶、赏野花。 儿童在乡土自然中启动所有感官,全方位地去感受自然,接纳来自自然的一切声、色、味各种信息,在与自然的交流、游戏、互动中,不断释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最后,还写到家乡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景,他们与自然和睦相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远离闹市的嘈杂,使人内心安宁平和。
《祖父的园子》(五年级下册)描绘出祖父园子的美丽多彩和生机勃勃,那里有倭瓜、黄瓜、玉米等美丽的植物,也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富有生命力的小动物。这些自然生命会给儿童带来精神的愉悦,让他们的情感日益丰富,性格活泼开朗。作者还描写了在园子里曾经体验的童年趣事,诸如浇菜、栽花、拔草、铲地。 她感到,“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丝瓜想结几朵花,就结几朵花;玉米愿长多高就长多高;倭瓜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蝴蝶飞到谁家了,太阳也不知道”[4](34)。 在这样一个园子里,作者感到放松而愉悦,其身心呈现出自由开放的姿态。 这里的童年生活淳朴、舒畅、悠闲,无忧无虑,充满灵性,没有城市中紧张的节奏和学习的重压,儿童与自然融为一体,充分享受自由的生活。
《麦哨》(四年级下册)描写了吹麦哨这种乡村儿童的娱乐方式。麦哨是用麦秸杆做的哨子,在麦秸杆上削出小孔,放在口中吹,能发出或悠扬、或婉转、或清脆悦耳、或绵长的哨音。课文充满了作者对贴近自然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展现了纯朴的乡村自然风光,盛夏时节乡村孩子在田野无拘无束地嬉戏, 他们在田野中割草、翻跟头、竖蜻蜓、摔跤、吹麦哨,到处洋溢着蓬勃昂扬的生命力, 让小读者体会到他们幸福而又快乐的童年。 孩子们在游戏中全身心地享受生活,愉快地交流,健康地成长。 作者分明在呼吁身处“钢铁森林”的孩子们多多接触自然、亲近自然,追随自然的律动,回归童年本性,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成长,如卢梭所说的那样,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槐乡的孩子》(三年级上册)借助散发着浓浓乡土自然气息的语言, 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在炎热的夏天采摘槐米的经历。 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伙伴关系,对槐树产生了惺惺相惜的亲近感,爬槐树、摘槐米不仅是一种辛苦的体力劳动, 更是一种身体接触自然、 回归自然的游戏,孩子们从中获得了身心的愉悦,让自己的童年生活自由烂漫、丰富充实。
在《乡下人家》(四年级下册)的作者看来,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乡下人家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屋前是可爱的瓜藤攀缘图,门前遍地是鲜花绽放图,屋后是翠绿的竹林图,还有鸡鸭成群觅食的欢乐图,夏日院落的晚餐图,月夜纺织娘的催眠曲,等等,表现了作者对乡村和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荷花》(三年级下册)描绘了满池荷花的形态美和色彩美,荷叶又密、又绿、又大、又圆,“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5](9), 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然审美情趣与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金色的草地》(三年级上册)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可爱和蒲公英的有趣, 展现了兄弟俩在草地上嬉戏玩耍、 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快乐情景,他们感受到草地之美,享受“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带给儿童的快乐[6](7)。
诗歌《我想》(五年级下册)表现了作者渴望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变成小草,绿得生辉[4](39-40)。
二、批判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启迪儿童敬畏自然
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不断膨胀,人类肆无忌惮的行为破坏了自然万物的运行节奏,自然的报复接踵而至。 自然万物之间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生态伦理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敬畏自然法则,顺应自然。 许多儿童文学描写了人类对自然的严重破坏所招致的自然对人类的种种报复,不是要让孩子们敌视自然,而是要他们认识到人类傲视自然法则、 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多么无知,让他们懂得在自然面前要学会谦逊和敬畏。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三年级下册)以一把斧头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故事。最初的小村庄生态环境优美,周围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的河水清澈见底, 天空湛蓝深远, 空气清新甜润。但在利益和欲望的驱动下,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无情地将树木一棵棵砍下,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由于人们肆意乱砍乱伐,破坏植被,致使土地裸露,失去了森林的庇护,在一场连续数天的大雨之后,小村庄受到大自然的严惩,“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 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5](26)。 课文让孩子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认识人类的自私自利、 目光短浅,领会爱护树木、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大瀑布的葬礼》(六年级上册)讲述了一个大瀑布消亡的故事。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之一, 可如今这个气势恢宏的瀑布却枯竭了,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而其原因在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漠视。 20 世纪80 年代初,为了发电,人类在瀑布的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周围的许多工厂毫无节制地用水,再加上沿河两岸的森林被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为了哀悼这个将要消失的瀑布,人们为其举行了葬礼。这一生态灾难警示人们,如果不遵守自然法则,不懂得如何与自然相处,或许今天大瀑布的葬礼就是明天人类自身的葬礼。
《自然之道》(四年级下册)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好心办坏事”的故事。 “我”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出于“好心”,“我”和同伴赶走了食肉鸟,把幼龟抱向了大海。正当我们为自己保护幼龟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 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龟群的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它们成为了食肉鸟的美餐。“我”和同伴为自己所做的愚不可及的蠢事感到深深的后悔和愧疚,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涉,尽管侦察兵自己有被吃掉的危险, 但它自己的牺牲可以换来成百上千同胞的生存,这就是幼龟们的生存法则,这就是自然之道。在自然界法则中,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特定使命,每个物种都有自身特定的交流方式,对此,人类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和不干涉。
在几乎所有民族中,凡是以狼为题材的童话,例如,中国的“大灰狼”故事和欧洲的“小红帽”故事,狼几乎永远扮演着欺负弱小的恶名。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不例外。 《鹿和狼的故事》(六年级上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眼里,凶恶的狼是鹿的天敌,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他下令猎人大举消灭狼群,于是,在猎人的枪口下,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很快,鹿的数量达到了十万只,随后,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大大减少, 饥饿和疾病造成鹿大量死亡,鹿的数量很快锐减到八千只,最后,原本美丽的森林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故事告诉人们,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客观联系。 如果人类仅依据自身的利益和偏好来助长某一物种的生存, 是违背自然法则的,是对其他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的伤害。
《钓鱼的启示》(五年级上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十四年前,在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上了一条自己非常喜欢的大鲈鱼, 但父亲却仅仅因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坚决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最后“我”依依不舍地把它放生了。 这是因为, 世界上鲈鱼的数量已经很少, 并且繁殖能力很差,为保护鲈鱼这一濒危物种的数量,人们规定了鲈鱼的禁捕期和捕捞开放日,禁止人们在鲈鱼产卵、繁殖期间捕捞鲈鱼,只有每年的十月、十一月份盛渔期来到时,才开放捕捞,而允许开放捕捞的那一天就是鲈鱼捕捞开放日。 提前捕捞一天在人类看来是无所谓的,可对于鲈鱼来说,却关系到众多鲈鱼的生存和整个种群的存亡。
在《“打扫”森林》(四年级下册)中,德国一位林务官刚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除尽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结果破坏了生物链,扰乱了自然的生态平衡,最终毁坏了森林。 故事启示人们,要认识和敬畏大自然中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只有维持这种客观联系,才能保持整个自然的生态平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下册)介绍了黄河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 数千年到数万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可是后来,作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却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罪魁祸首就是人类: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开垦放牧,过度破坏绿色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故事昭示人们: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只有保护森林,恢复植被,才能防止水土流失,才能治理好黄河。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四年级下册)是一首控诉人类罪恶和呼吁保护自然的诗歌, 诗歌以儿童的视角控诉了战争给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等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干扰和破坏: 巡弋的战舰和水雷使蔚蓝色的大海再也不是海鸥的乐园; 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使金黄色的沙漠再也不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频频发射的导弹使蓝得发黑的夜空再也不属于星星和月亮; 散落着的地雷碎片使绿茵茵的草地再也不会滚动起欢乐的足球[7](73-75)。 诗歌呼吁人们爱惜自然,保护自然,还自然以安宁。
三、赞颂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激发儿童关爱自然
生态伦理学认为, 人类应将道德关怀的范围延伸到自然中的所有生命, 提倡人类应该像敬畏自己的生命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 尊重、关爱、同情生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 是生态伦理责任的重要体现。
《燕子专列》(三年级下册) 讲述了1990 年发生在瑞士的一个感人的故事。由于气温骤降,飞回北方的燕子在瑞士濒临死亡, 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救护冻僵的燕子,人们纷纷响应,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燕子。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并救护了十几只冻僵的燕子,尽管小姑娘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最终,人们博大的爱创造了“燕子专列”,这辆专门为燕子增开的列车将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故事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生命的关爱,启发儿童以贝蒂为榜样,用爱和行动去救助动物生命。
《浅水洼里的小鱼》(二年级上册)记述了一个小男孩热爱生命、坚持救助小鱼的故事。小鱼本应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小鱼被潮水推上了岸滩。 潮水退去后,成百上千条小鱼被困在了海滩上的浅水洼里, 如果不能及时返回大海,过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的生命就要终结。 面对数量庞大的鱼群,小男孩竭尽全力,不停地将小鱼捡起放回大海,“我”却无动于衷,甚至劝说小孩别再干傻事, 因为他根本捡不完那些鱼。 但小男孩不气馁,坚持能救一条是一条,折射出小男孩珍爱动物生命的美好品质。
《老人与海鸥》(六年级上册)赞美了一位老人与海鸥之间结成的深厚情谊。 老人一直关爱、 照顾海鸥,十多年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老人像赶赴约会似的, 风雨无阻, 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3](114);老人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给海鸥取了名字,“亲昵”地呼唤它们的名字,呼唤得多了,海鸥听懂了老人的话,知道老人是来喂食的,不会伤害它;老人还乐于谈海鸥,一谈起海鸥老人就兴奋和快乐, 表达缺爱的老人对海鸥浓浓的喜爱之情。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换来了海鸥的依恋。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在其遗像前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故事彰显了人与动物之间彼此平等的相互吸引, 传递出人与动物心有灵犀般的情感联系,教育儿童,动物是有灵性的,人与动物可以和谐相处,人类有责任去爱护和保护动物。
《金色的脚印》(六年级上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男孩正太郎与狐狸之间的感人故事。 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走了一只小狐狸后, 两只老狐狸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要救小狐狸, 它们不顾一切地去给小狐狸哺乳、送食,甚至在小狐狸被捉地方的木板下做了窝,试图借机咬断拴住小狐狸的铁链或木桩。正太郎十分同情老狐狸,偷偷给它们喂食,他们之间的关系日益亲近。 后来,小狐狸被送给了邻居,正太郎为了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没想到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 最后, 正太郎抱着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大山,狐狸一家终于团聚了,“迎着耀眼的朝阳, 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3](130)。 “金色的脚印”是珍惜生命和向往自由的象征, 饱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人类对它们生命的珍重与爱护之情。故事描绘了狐狸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赋予了一向以狡猾、狠毒形象出现的狐狸以富有灵性、情深义重的形象, 它们的品性与智慧已被置于与人类相同的高度,值得人类敬重。
《路旁的橡树》(三年级下册)中的主角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人们要修建一条公路,而在公路本应延伸过去的地方,遇到了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 出于对橡树的珍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工程师与工人们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 使这条本应笔直的公路在橡树身旁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住了这棵树,又圆满完成了筑路任务。 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植物生命的尊重, 坐车经过这里的人们不约而同地称赞:“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5](29)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六年级上册)是印地安部落酋长西雅图写给即将收买他们神圣土地的白人领袖的演说稿。在西雅图眼里,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他善待河水、照管空气、照顾动物、热爱大地,强烈要求白人能牢记并敬畏这片神圣的土地。在他看来, 河水是印第安人的兄弟, 也是白人的兄弟,提醒白人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河水;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 空气会给人类的子孙和所有的生物以生命, 希望白人能照管好这里的空气,这样,我们才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动物是人类的伙伴,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人类也会灭亡,希望白人照顾好动物;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情,最终都会降临到大地上的孩子们身上,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为了子孙后代,希望白人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西雅图谆谆告诫白人要热爱、保护这片土地,是因为他们深深懂得,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演讲描述了印第安人与大地、河水、空气、动植物之间的血肉联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敬畏之情。
《父亲和鸟》(二年级上册)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 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故事中并没有父亲轰轰烈烈的保护鸟类的行为,而主要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展现了父亲对鸟儿深沉、博大的爱。故事开头简要地介绍道:“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8](135)点明了父亲和鸟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 紧接着讲述父亲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最快活,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让人感到父亲简直就是一个鸟类专家和知心朋友, 他的话语和鸟的活动配合得那么默契,他和鸟是那么亲密无间,好似一家人。 父亲对鸟的超乎寻常的了解源于一个“爱”字。故事最后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8](137)表明了“我”护鸟的心愿。 故事不露痕迹地渗透爱鸟护鸟的思想,让读者体会到了父亲知鸟爱鸟的感情,引导儿童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珍珠鸟》(五年级上册)展现了珍珠鸟在“我”的悉心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再到信赖“我”的过程。 珍珠鸟原本是一种怕人的鸟, 可在作者对它真诚、细腻的爱的感召下,它最后一点也不怕人,还和作者非常亲近。 这个故事让学生们体会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道理, 懂得了只要人与自然中的生命彼此真诚相待、平等相处,就有可能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
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二年级下册)中,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大雨,父母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最弱的萨沙。 为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萨沙把雨衣盖在了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的蔷薇花上。 这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可以激发儿童对自然物的关爱之情, 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健全人格和自觉保护弱小生命的思想。
《与象共舞》(五年级下册)表现了泰国人对大象的亲切感情,在那里,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性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能为人做按摩,人与大象可以一起和谐地舞蹈。
四、彰显救赎精神,塑造儿童美好品格
儿童生态文学要让儿童通过不同的情感体验获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真切感悟。 忏悔和救赎意识是一种向“善”的心理活动,是儿童精神净化和生态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一种道德上的自觉和灵魂的发现。真正的忏悔和救赎能洗涤人类的心灵, 深刻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犯下的错误,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并力所能及地去弥补自己的过错。
《两只鸟蛋》(一年级下册)讲述了一个小孩从偷鸟蛋到送还鸟蛋的故事。在母亲的启发下,小孩子萌发出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懂得了鸟类也是人类的朋友和伙伴。 故事最后,小孩“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表现了他向善的巨大转变。
《灰雀》(三年级上册)讲的是一个发生在苏联伟大革命领袖列宁与男孩和灰雀之间的富有童趣的故事。 故事从两条线索展开,明线是列宁喜爱灰雀、寻找灰雀、又见灰雀的故事,暗线是列宁在寻找灰雀的过程中遇到男孩, 巧妙教育男孩改正错误、 放生灰雀。 列宁与男孩,一个是寻鸟的伟人,一个是藏鸟的孩子。听了男孩吞吞吐吐的回答,列宁已推知孩子在撒谎。 面对天真的孩子,列宁没有批评和说教,而是耐心地启发和巧妙地感染,使男孩内心受到震动,最终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放生灰雀,使其重归大自然,体现了伟人爱护鸟类和呵护儿童的情感,更彰显了救赎力量的巨大。
《松鼠和松果》(一年级下册)叙述了两只小松鼠由吃松果想到种松树的童话故事。松鼠喜欢吃松果,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不会剩,就没有松果吃了。最后,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就吃一个,在土里埋下一个,期望将来在这里造就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美丽的小路》(一年级下册)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 美丽的小路因动物们的赞美而兴奋,因受到污染和破坏而伤心,又因回到原来的美丽模样而高兴。同时,小动物们因看到小路的“美”而高兴,因看到小路的“脏”而难受,因自己“动手”恢复了小路的美而兴奋。故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保持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的习惯和观念,还能激起他们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忏悔意识,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失物招领》(一年级下册)讲述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命题巧妙,明明是乱扔的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花生壳等垃圾,课文却把它们称作“失物”, 以失物招领的方式让学生直视自己所扔的垃圾,审视自己的错误,重新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矫正不良行为,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麻雀》(四年级上册)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散文的片段, 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令人震撼。正是基于母爱的勇敢力量吓住了猎狗, 打动猎人带走了猎狗,拯救了小麻雀一命。故事不仅让儿童体会到了母爱的巨大力量, 更让他们意识到猎人由恶转善的可贵。
《翠鸟》(三年级下册)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翠鸟活动的特点, 欣赏翠鸟美丽的形象和捉鱼的精彩表演,而且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爱鸟护鸟教育。翠鸟的生命美不仅打消了“我”要捉一只翠鸟来饲养的想法,而且提升了“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只希望“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5](19)。
《清澈的湖水》(二年级上册)描述了小女孩小洁在湖面上坐船游玩时所遇到的事情。 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树,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自由自在地畅游, 美丽的景色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画卷之中, 使小洁控制住了自己正要撒开的手,一直等到船靠岸,才把面包纸放进了应该放的地方。 这一小事折射出小洁抵制错误的美好心灵。遗憾的是,那美丽“镜面”还是被一个小男孩破坏了,他扔进湖里的香蕉皮吓跑了小鱼,就连湖水也对其丑陋行为“皱起”了“眉头”。
综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生态教育功能, 有的通过复原往日和谐宁静的乡村世界,再现了一种原始、质朴、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儿童们塑造了一个平和、安宁、远离喧嚣的诗意空间,把他们从城市的人工环境中解脱出来,走近自然,获得精神的愉悦;有的通过讲述发人深省的生态悲剧, 警告人类要在自然面前拥有一颗谦卑的心,遵循自然法则;有的书写人与自然生命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爱的动人故事,引导儿童以慈悲和怜悯去善待自然,关爱自然。这些故事对激发儿童回归自然、敬畏自然、关爱自然的意识,养成健康、绿色、简约、快乐的生活方式,培育儿童的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观, 实现人类共同体和自然共同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无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