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对策
2020-12-11王春亮
王春亮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是我们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的新升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有利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有利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但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需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规矩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以切实提升政治能力。必须从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增强核心意识、遵守党的纪律规矩、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锻铸政治灵魂,为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政治根基。
关键词:新时代;政治建设;政治能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这是我们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的新升华,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科学方向。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突出政治性,必须切实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以锻铸政治灵魂,进而担负起新时代的新使命,不断开辟中华民族发展的新格局、新境界。
一、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重要意义
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过硬才能有效地担负起党和人民的政治嘱托,才能不断地推进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并有效克服前进中的风险和挑战。新时代,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是战胜前进中的风险和挑战,并开辟新时代新辉煌的必然要求。
(一)有利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新时代是中华民族谋篇布局、开拓进取的立足点。在新时代,中国梦也迎来了更为光明的前景。为了切实担负起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实现民族的复兴伟业。必须根据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能力。而党的坚强有力最终体现在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上面,只有构建一支政治能力过硬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才能够真正担负起民族和人民的重托,顺利推进民族复兴的各项战略安排。
(二)有利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党的面貌焕然一新,党的作风为之一振。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但是,习近平同志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成绩面前仍然要居安思危、不骄不躁,充满忧患意识,必须深刻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依然严峻,进一步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任务不能盲目乐观,必须用政治建设为党员领导干部筑牢思想的防线、人生的底线,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性任务抓实抓好、久久为功,奠定党长期执政的坚实根基。
(三)有利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进入近代中国,中华优秀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积极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等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进行了艰难的尝试探索,但是终究没能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在中华民族最沉沦、最黑暗、最悲惨的危急时刻,在中华民族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带领中华民族开始新的征程,经过不懈的奋斗和牺牲,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越。因此,中国共产党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担是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在曲折的奋斗历程上,凡是中国共产党健康发展,先进性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就有突破性进展;反之,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将遭遇挫折。因此,必须突出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强大战斗力。政治建设如同粘合剂,全党向核心看齐、向中央看齐,与党中央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全党将铁板一块、无往不胜。
二、当前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治意识淡薄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我们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关键时刻往往都是通过讲政治来统一全党、凝聚力量,以推进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实现飞跃。但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存在政治意识淡薄的现象,讲政治流于形式,甚至对党不忠诚。这就严重损害了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二)宗旨意识不强
我们党的最大优势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一个重要的体现便是能否进一步地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但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群众意识淡薄,不能深入群众,不能及时地回应群众的诉求,影响了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形象,疏离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规矩意识不强
纪律严明是我们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我们党也是靠严明的纪律组织起来的先进组织。但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着规矩意识不强的现象,对于党纪国法缺少敬畏意识,甚至触及了党纪国法的红线,直接影响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新时代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对策
习近平同志指出:“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切实提升政治能力已经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强根固本、履职尽责的政治担当和政治使命,也只有以提升政治能力为抓手才能建设一支战无不胜的干部队伍,以更好地促进党的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一)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指引的是奋斗的方向,是党和人民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方向指引。信仰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能存在丝毫的马虎。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也正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精神的支柱和灵魂,是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精神密码。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提升政治能力必须补足精神之“钙”,坚定信仰信念,始终忠诚于党。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必须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掌牢信仰之舵,筑牢信仰之锚,在信仰上过硬,打造自己的金刚不坏之身。
(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我们党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我们党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密切联系群众的党,自诞生之日起便植根人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都与人民一道共同开辟民族发展的新辉煌。因此,衡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试金石便是能否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如果不能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其政治能力是无从谈起的。只有用人民满意与否来评判各项工作,才能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有效地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才能始终获得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
(三)增强核心意识
古人云:“令不行,禁不止,与无官无政同,虽尧、舜不能治一乡。”必须切实做到“两个坚决维护”,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使全党紧密团结、铁板一块、坚如磐石。增强核心意识是党凝心聚力和保持战斗力的基础,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尤其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化挑战为机遇,有效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党的核心的确立是维系全党团结统一的定海神针,也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安排,是党的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选择。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核心意识,自觉向中央看齐。
(四)遵守党的纪律规矩
党是靠严明的纪律组织起来的强大组织,这是我们党优势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党员领导干部提升政治能力必须筑牢纪律规矩的底线,始终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在各项纪律和规矩中,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时时刻刻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心中有党。以优良的作风和清正廉洁的行为,顺民意、聚民心、解民困,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切实实的利益,切实强化底线意识、规矩意识,将权力放在制度规矩的框架之内,确保权力在阳光下有效运行。
(五)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始终重视学习,不断通过学习走向未来。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经验的充分积累,政治能力的有效提升都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学习。尤其在信息激增以及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出现的今天,更需要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提升学习的自觉,以高超的学习能力有效应对各项难题。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学习,始终重视学习型政党的建设。1939年,毛澤东同志就强调:“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毛泽东同志是勤奋学习的典范,“年年岁岁一床书”。习近平同志也是持之以恒学习的表率,早在知青时期就“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也正是这种“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勤学精神造就了习近平同志独特的中国智慧,处处彰显着非凡的伟人气魄和领袖风范。这就为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高要求,必须自觉弘扬勤学精神,善学、爱学,进而砥砺忠诚于党的精神品格,锤炼坚定的党性,培植新时代担当尽责的深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