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中的集体读书与集体调研
2020-12-11贺雪峰
[摘要]只有经过严格学术训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生,严格学术训练包括大量理论阅读和深入经验调查。严格学术训练不仅需要研究生个人主体性和主动性,而且需要形成研究生集体学习的氛围。正是集体为每个研究生个体提供了参照、激励和互动的条件。集体不是压制了个人主体性,而是为个人主体性提供了发动起来的场所、空间与动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生培养;学术共同体
[作者简介]贺雪峰(1968-),男,法学博士,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社会科学研究生如何培养,这是一个相当困扰大学教授的问题。按当前中国大学学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制大多为三年,很多大学已将博士学制改为四年。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大学即使将博士学制改为四年,仍然有大量博士生不能按期毕业,而且博士论文质量也不乐观。大学毕业,二十岁出头,经过硕士博士学习就到了三十岁,到了而立之年,可见研究生阶段是人生最好的年华,是完成学习训练、形成“三观”、为未来人生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如何让社会科学研究生获得最好训练,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
从有限的接触来看,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真正成功的不多。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博士生毕业困难,研究生对学术没有兴趣,学习态度消极,而且研究生普遍不读学科经典著作,不愿做艰苦的田野工作。研究生导师普遍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失望,认为当前研究生“又懒又蠢”不可教。
笔者自2001年进人大学教书以来,有了近20年培养研究生的体验。我将自己培养研究生的经验总结为四个字“两经一专”,所谓“两经”,即经典和经验;“一专”是指“专业化”,重点是“两经”,具体则是要求硕士研究生体系化阅读学科经典著作,博士阶段进行饱和经验训练。“两经”训练构成了我们所说的严格的学术训练。用“严格学术训练”这个很严厉的词,是因为我指导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基本上都能做到将全部时间投入到“兩经”训练上来。从硕士期间读书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保证体系化阅读学科经典一百二十部以上,时间安排上可以做到“8107”,即每天八点上图书馆,晚上十点回宿舍,每周七天天天如此,甚至不放暑假。从博士期间饱和调研来看,每个博士生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浸泡在田野,基本上都可以有400天以上田野经历,再加上阅读文献和撰写调研报告,博士生很少有空闲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两经”训练是很严格的,当然也是学术训练。经过“两经”训练,我们指导的研究生一般都会有较为优秀的学术表现:一方面他们热爱学术,一方面他们在专业研究方面大都有所成就。我们培养研究生很少会发生消极的情况,在研究生成长关键时期,他们没有一分钟的耽搁,受到了该受到的训练,经历了该经历的成长。
近20年中我们指导研究生为什么可以获得相对良好的成长,并与国内大部分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形成鲜明差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指导研究生强调“集体读书”和“集体调研”,“集体”是我们指导研究生的一个关键词。
一、集体读书
首先讨论硕士研究生时期的集体读书。
几乎所有社会科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都同意,研究生期间应当大量阅读本学科经典著作,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研究生这个称呼了。并且,几乎所有社会科学研究生导师都会组织研究生读书会,以此指导研究生阅读本学科的经典著作。然而,实际上,当前中国大学研究生不读经典已是常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如何改变?
造成研究生不读学科经典的一个重要体制原因是学分制。按规定,研究生必须要修满学分才能毕业,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才能获得研究生学位。因此,大部分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就简化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上课来修满学分,二是撰写硕士论文,研究生前半期重点是上课,后半期重点是写学位论文。虽然研究生每门课程都会布置学科经典的阅读任务,但是,以修满学分为目的的上课,使研究生大多将上课作为手段。加之当前中国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生课程要求普遍与本科同构,课程要求不是很严格,研究生一二年级与本科几乎没有实质区别,研究生一二年级变成了大五大六。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没有本质差异,以课程为主、以老师授课为主的学分制度切割了研究生自主学习时间,研究生修学分期间一般都要将最主要精力用于应付课程,很难有主体性地阅读本学科经典。
一旦修满学分,研究生学习时间已过去大半,剩下时间主要是通过阅读文献来完成硕士论文。体系化阅读经典的时间也就几乎没有了。
除学分制以外,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生不读经典的原因还与研究生导师对读经典的认识有关。绝大部分研究生导师之所以要求研究生读经典,是为了让研究生通过学习经典来掌握社会科学知识。若研究生读经典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则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提高研究生掌握社会科学知识的要点:一是可以通过好的教材来代替阅读经典著作,二是可以通过好的老师指导来更精准便利地读懂经典。因此,好老师和好教材比读经典更重要,如何更好地获得社会科学知识比阅读社会科学经典更为重要。
与此相关就是研究生导师组织研究生读书的重点几乎都是由门下研究生集中阅读某一本经典著作,就经典著作内容进行讨论。因为研究生阅读进展不同,理解程度不同,读书会讨论就必须要照顾阅读速度慢及理解能力差的研究生,这样就造成两个后果:第一,阅读经典效率低、速度慢;第二,阅读经典比较快理解比较好的同学感觉读书会成为自己读书的拖累,越来越缺少参加读书会的积极性。既然读书主要目的是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在读书会上共同阅读同部著作,由每个参加同学读一章讲一章,不同同学读不同章节然后讲自己读的章节,似乎就可以完成一部经典阅读了。当读书会的重点是交流读书知识时,关于知识细节的讨论就成为读书会的重点,导师在读书会上就同学们关于具体知识讨论的判断就十分重要。结果就是,读书会变成了另外一种课堂。
也正是因此原因,有社会科学研究生导师认为,读经典必须要精细,有导师指导自己研究生一年只读一部经典著作的,也有导师指导自己研究生“每月读一部经典著作就已经相当不错”,每月读四、五部经典著作普遍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是“胡闹”。
最近20年,我一直主持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以下简称“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指导研究生集体读书、读经典,恰恰就属于这些被指责的“胡闹”。问题是,20年来,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所有研究生都可以在硕士读书期间保持每月五部以上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基本上可以读遍本学科甚至相邻学科的经典著作。很多学科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也通过两年多时间艰苦的经典阅读,而读懂读通了经典著作,由之前对学科不自信到自信,由对学科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最终大多数硕士研究生读书会同学选择了考博,以及选择了学术事业,其中关键也许就在于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与一般研究生导师组织研究生读书会是不同的。
中心研究生读书会全称是研究生读书检查汇报会,按年级组成,每个年级一个读书会,每个年级每月召开一次,主要是由参加读书会同学依次报告当月读书书单,所读经典主要内容,以及一个月读书感受、问题、困惑以及自我努力程度评价,由指导老师对每一个汇报同学读书情况进行检查与点评,也同时回应同学们在读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
中心研究生读书会由武汉高校相近专业同年级研究生自愿参加,每届研究生读书会成员一般保持在20人左右,专业主要有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经济学和新闻传播等,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研究中心研究生为主。读书会并不刻意挑选研究生,基本上凡是愿意参加读书会的同学都可以参加,也可以自愿退出。凡是参加读书会研究生必须参加每月一次读书检查汇报会,也必须按读书会要求将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图书馆读学科经典。无法保持充足时间读经典或不能保证每次参加读书检查汇报的研究生必须退出读书会。一般情况下,每一届读书会最多时有30多人,能坚持两年以上读经典的大概有20人左右。
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每个同学专业不尽相当,基础也不相同,读书会并不强制所有同学读同样的书,而只是有一个大致的经典著作清单,比如社会学经典著作大致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古典四大家(涂尔干、韦伯、马克思、齐美尔),过渡时期经典作家(曼海姆、帕森斯、默顿等),新四大家(布迪厄、福柯、吉登斯、哈貝马斯),大概一百部著作,同学们按自己规划进行阅读,顺序可以不同,读书速度也不尽相同,读书会一般要求每个研究生以一个学科为主进行体系化阅读,然后对其他相关学科(一般1~2个学科)进行有重点的选择性经典阅读。
如前已述,每月一次读书检查汇报会,由每个读书会同学进行十分钟左右汇报,汇报包括书单、读书内容、感想及问题。指导老师(20年来一直由我主持)对每个同学读书情况进行点评。点评不涉及所读经典的具体知识,而集中在对同学们读书状态的评价(努力程度够不够,读书态度是否端正等),读书方法的指导(如何做读书笔记,读得快好还是慢好等),读书困惑的解答(读不懂怎么办,关上书就忘记是不适合读书吗?读书与上课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等),读书目标的设定(读书不是为了寻找真理更不是为了建立信仰),读书信心的鼓励等等,因为已经主持近20年读书检查汇报会,几乎所有同学在读书中遇到的困惑提出的问题我都可以很好地解答。每一次读书会上,每个同学都会提出问题,我会为每一个同学的问题提供解答。30名同学提出的问题全部解答,结果就是,即使有同学在一个月读书过程中曾产生问题却忘记提出,或感觉存在问题但一时提不出来,也总会有其他同学提出来并获得回应,这样,一次读书会下来,几乎所有参加读书会的同学一个月来读经典过程中积累的认识问题(比如怀疑自己笨读不懂经典,或怀疑读经典的作用等)、方法问题和方向问题,都可以在每月一次的读书检查汇报会中得到解决,从而就可以对前一个月的读书进行总结,为未来一个月的读书提供方向、方法与动力。一次读书会足足可以保证读书会每个同学接下来一个月动力十足地在图书馆读经典。一个月阅读再积累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读书会上再集体解决,从而保持读书会同学有每天到图书馆读书的不竭动力。
也就是说,每月一次读书检查汇报会并不解决具体经典著作的知识问题,而是要对每个读书会同学过去一个月读书情况进行总结,为未来一个月读书进行方向和方法指导,提供读书动力,形成整体的读经典的昂扬氛围。随着读书时间延长,就会有越来越多同学由刚开始读经典时的认字变成可以读懂一部分,可以懂更多,可以读得懂,以致于可以读通与运用了。读书时间越长,同学们驾驭经典的能力越强,读书的获得感越强,自信心也越强,读经典进入良性循环,结果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阅读,几乎没有研究生不能读通经典的。一般情况下,每一届研究生读书会要召开大约20次检查汇报会。或者说,只要召开大约20次读书检查汇报会(每次半天),就可以保证读书会20—30名同学两年高质量的图书馆阅读,读懂读通本学科经典。
也就是说,读书检查汇报会虽然不解决具体学科知识问题,但为读书会同学阅读经典提供了方向和方法指导,以及提供了读书会同学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正是每个同学都汇报自己的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每一届读书会每一次读书汇报,所有同学汇报和提出的问题,以及指导老师对问题的解答,构造了一个整体的靠研究生自己去读书的学习模式。研究生自己努力读书,老师针对研究生读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研究生在努力,老师在加油鼓励,结果就是,老师只花费较少时间(每月半天)就可以推动20—30名研究生一个月“8107”经典阅读,教师有成就感,研究生有获得感,教师很满意,研究生很感恩。与主要讨论具体知识的读书会不同,读书检查汇报会的研究生人数越多越好,因为可以共享更多问题、困惑和方法。以交流具体知识为主的读书会,参加人员稍多就毫无效率可言。
读书检查汇报会强调研究生自己读书,指导老师只提供方向、方法的指导,只是为研究生读书加油鼓励,解决他们艰苦攻读经典过程中产生的困惑。研究生是读书的主体,他们自己去读书,自己去解决读书中读不懂的问题。坚持时间一长,几乎所有研究生都可以由读不懂到可以读懂再到可以读通运用。最为重要的是,研究生在自己不断艰苦阅读学科经典的过程中,通过读懂读通经典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读经典不仅学习到了具体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地训练了一般化的学习能力,习得了经典作家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始变得深刻。只要研究生读书主体性建立起来了,他们能保持“8107”,自然会在持续阅读经典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方法和最佳节奏。体系化阅读、大概加估计地读,读到饱和,学科经典没有读不懂和读不通的。
每月一次读书检查汇报会不仅可以为每名研究生提供读书的方向方法和动力,而且为所有读书会同学提供了一个集体比学赶帮超的空间。每届读书会,除主体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生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外院系或外校读书会同学。几乎没有例外,所有外院系或外校参加读书会的同学都成为他们所在院系读书最多、泡图书馆时间最长、对学术兴趣最大的学霸。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中心读书会的主体部分显然是读书会的重心所在。这个主体部分也有密集交流,他们甚至会组织起来一起上图书馆、一起吃饭、一起运动,每两周召开一次双周论坛,主要交流读书中的具体知识问题。这样一种亲密的近距离组织,使读书会同学有足够机会就读书情况进行交流,既包括方法,又包括具体经典作家的思想,还包括相互鼓励。总之,现在研究生通过读书会组织起来了,每个读书会同学都在读书会中找到了参照系,找到了每月努力可以达到的最终读懂读通的目标,读书会每个同学的重点就是争分夺秒在图书馆读好每一天的书。争分夺秒和“8107”并非仅指时间而是指状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读经典,心无旁骛读经典。
在这样一种集体读书中,读书是每个研究生自己的事情,他们通过试探形成自己方法和读书节奏,也有自己的计划,指导老师和读书会其他同学只是为他答疑解惑,提供参照系,进行纠偏。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其他人的努力,每个人都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自己的进步。
读书会集体读书常讲的一句话是:“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之所以一个人走得快,是因为一个人读,他就不用与其他研究生组成读书会一起读,他就可以更加专心读书,而不用进行读书会的团队建设。问题是,没有读书会这个参照系,一个人读书很容易读偏,及缺少足够的读书动力。中心研究生读书会同学长期保持“8107”,仅仅是一个人读书,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之所以读书会几乎所有同学都可以坚持两年多时间经典阅读,以及基本上都完成了经典阅读,离开了集体读书,离开了研究生自身主体性和读书会的主体性,是不可能的。
二、集体调研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研究经验,这应该是有一定共识的。社会科学博士研究生的博士论文绝大多数也是研究经验,并从经验中提炼形成独立的观点或理论。不过,正如前述,当前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存在的最大问题普遍是理论与经验两张皮,即论文的观点勿需经验也能成立,经验材料仅仅成为无用点缀,并不能为论文观点提供有用的证明,论文的观点更不可能从经验中长出来。造成这种“两张皮”的原因就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博士生普遍缺少经验训练,没有经验质感,有限的支离破碎的经验材料根本不可能支撑起有份量的理论论证。
具体地,社会科学博士论文中的经验往往只是他们进行文献阅读时梳理出来的问题意识的对应产物,因为有了问题,而到经验中搜集素材,或设计问卷来获得数据,这样的经验就缺少思考纵深,经验不过是一系列偶然遇到的现象,或问题对应物,当然也就不可能为深刻的理论思考提供有用的帮助。
我们对博士生培养的要求则首先是让他们呼啸着走向田野,通过大概400天的田野工作形成对经验的整体把握,即我们所讲的“经验质感”,再从经验中提出问题,回到文献中寻找对此类问题的研究进展。因为有了从经验中提出的问题,再阅读相关文献,就会有个人独特的体会和对话点,相关研究也会围绕自己的问题形成凝结。经验中产生的问题意识是晶核,正是有了晶核,阅读相关文献才可以在晶核上形成结晶,从而形成结晶体,也就是从经验中长出理论来。又因为经受了长期的饱和经验训练,提出问题的整个经验就为进一步的理论思考提供了经验纵深,理论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就变成相互促进、互相不可缺少的关系。
当前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着普遍的对经验的误读。举例来讲,田野调查的重点并不是搜集资料,而是形成对田野经验的完整认识。因此,田野调查必须是开放的,而不能过于封闭。对于博士生来讲,他们通过调查来形成对经验的理解能力或经验质感,是比通过调查来搜集资料重要得多的事情。没有对经验的整体把握能力,以为所有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真的,就是经验的全部,这显然对经验存在误会。在田野现场,我们听到和看到的往往取决于我们想听到的和想看到的,取决于我们如何提出问题,关切什么问题。因此,田野工作的重点并不在于精准记录,而在于通过反复进入田野,形成对经验的完整认识,形成一个又一个看待经验现象的视角。一个新的视角会激活之前积累下来的全部经验,并因此可以在新的层次提出新问题、看到新现象。不断地到经验现场进行饱和经验训练,从而不断地激活研究者对经验的认识,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对经验的认识,最终造就出一个合格的具有经验质感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也唯如此才能写出好的博士论文。
呼啸着走向田野本身是社会科学博士生所必需的基本功课,没有真正的经验训练,仅仅依靠有限的经验资料来做研究,即使这些经验资料看起来是自己搜集的,也是很难做出好的研究的。没有经验训练的经验研究不是真正的经验研究,经验研究不仅是用经验来做研究,也不仅仅是研究经验,而是有经验的人来做经验研究。只有具备经验质感的人才可能做得出好的经验研究。
因此,社会科学博士生很关键的一个培养环节是进行经验训练,而目前中国社会科学博士生经验训练环节几乎是空白。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一直强调博士生的经验训练,目前,我们要求中心博士生在博士研读期间,每人必须要有400天驻村调研。400天驻村调研,按每个村调研20天计算,可以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调研20个不同类型村庄,从而可以获得大量经验资料,形成大量经验比较,从而一般都可以在长期经验浸泡中形成对经验的深刻理解,形成经验质感。
400天调研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我们一直倡导集体调研,因为正是集体调研可以为经验训练提供最好的形式。
集体调研一般三五个人一组,白天访谈,晚上讨论。访谈可以分开进行,也可以集中在一起由一个人主访。访谈话题是开放的,半结构性访谈,访谈对象也是开放的,一般上午、下午各访谈三个小时,通过访谈,对村庄(如果在村庄调查的话)的整体情况,农民生产生活状况,村级治理情况,以及村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宗教、家庭诸方面信息,做到详尽了解。然后,到了晚上进行集体讨论,不同的人会有对信息不同的解读,或不同的看问题提问题的角度。正是通过讨论激发每个调研者的灵感,启发每个调研者看问题的角度,丰富每个调研者对经验的认识。调研讨论不是终结了认识,而是启发了认识,是视角的相互启发和激活。当天晚上讨论开启的问题通过第二天继续访谈来予以回应,再继续开启开放式讨论。结果,20天集体调研变成20天现场研讨,在现场研讨与现场访谈之间形成强有力的良性互动,20天集体调研就不只是深入了解了一个村庄的整体,而是强化了所有参加集体调研者的问题意识,更新了所有参加调研者对经验的感知能力。
一次集体调研就可以通过相当厚重的现场经验来更新调研者对经验的感知能力,两次三次乃至十次二十次集体调研,就可以形成对经验的丰富复杂认识,也就很容易形成经验质感。
集体调研的重点不在于搜集资料,而在于形成多角度看问题的视角,在于真正提高调研者对经验的认识能力。或者说,集体调研的重点不仅在于发现经验,更在于塑造参加调研的研究者。
集体调研的一个好处是,因为有集体讨论,几乎所有访谈信息都可以在集体讨论中进行讨论。一次访谈所获灵感触动了过去积累的所有经验,一地访谈所获经验可以与其他地方的经验进行对照。访谈中的发现,讨论中的灵感,可以极大地刺激访谈者,让访谈者对田野保持强烈的兴趣。几乎每次博士生集体调研之后,每个参加调研的博士生都会产生十多个甚至数十个新的想法,加深他们对经验的认识。他们每次调研后也都可以写出5—10万字的综合性调研报告。博士期间,400天驻村,能撰写100多万字调研报告,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写博士论文,就一定可以从经验中长出问题长出理论来,也当然可以避免写博士论文时两张皮的问题。
三、集体学术
毫无疑问,学术创新是十分个人化的事业,只有个人主体性形成,个人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人才有可能做出创新性的学术。问题是,当前学界往往将个人主动性与集体对立起来,以为集体会压抑个人主体性,其实不然。
仅仅从学术创新上看,离开面对面的学术讨论与批评,离开亲密的地域学术共同体,是很难产生由高密度互动所形成的学派的学术创新的。关于学术共同体的讨论,此处不展开。
仅从研究生培养来看,无论是指导硕士研究生通过体系化阅读经典来打下理论基础,还是要求博士生深人田野形成贯通经验,集体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正是集体为每个研究生提供了参照、提供了激励、提供了互动的条件,从而保证“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集体不是压制了个人主体性,而是为个人主体性提供了发动起来的场所、空间与动力。
当前中国大学研究生培养中缺少对研究生集体建设的重视,缺少基于研究生主体性基础上的读书会和集体调研,而由课堂和老师继续充当研究生培养的主角,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