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本成都少年郎”
——诗人流沙河的精彩人生

2020-12-11文/玲

中老年保健 2020年4期
关键词:流沙河养心芝麻

文/玲 珑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前不久,曾经为我们点燃理想之火、理想之灯的著名诗人、作家、文化学者流沙河先生驾鹤西游,离我们而去了。流沙河的一生丰富精彩,流沙河的一生坎坷磨难,流沙河的一生乐观豁达。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他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分享他宝贵的人生经验。

流沙河,1931年11月11日生于四川成都,2019年11月23日在成都因病离世,享年88 岁。

坎坷人生

流沙河曾在《退休赋》中写道:“感人生之短暂,万事云烟散矣。知宇宙之浩渺,一己得失忘之。”面对几十载人生,流沙河采取了万事云烟散、一己得失忘的轻松态度。但在旁人看来,他这一生可不是那么平淡的。

早在四川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求学期间,流沙河就已开始创作,发表了十几篇诗作、杂文。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18 岁的流沙河以最高分考入了四川大学农化系,但是仅仅半年后就离校“弃农从文”,投身社会变革的洪流。

1950年,流沙河就任《川西农民报》副刊编辑。从这时开时,他逐渐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冉冉升起的青年诗人。1956年,流沙河参加了全国青年创作会议,这在当时可是不小的荣誉。回到成都不久,1957年元旦,在单位领导下,由流沙河担纲创办的全国第一本官办诗刊《星星》问世了。

好景不长,1957年,被领导点名批评的流沙河成了“大右派”,开始接受批斗和劳动改造,从此一别诗坛、文坛二十余载。修路、砍树、锯木……各种体力劳动代替了读书写诗。1966年,“右派”流沙河被押送回成都金堂老家,继续劳动,拉大锯、钉包装箱,一干就是十二年。

1978年,流沙河被调到金堂县文化馆担任馆员,生活开始有所转变。1979年,当时的四川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批示:“第一,必须把人调回来。第二,必须给《星星》诗刊平反、复刊。”在领导的关心下,流沙河年底调回四川省文联,任《星星》编辑,中国作协理事。

20世纪80年代,流沙河在诗坛重新活跃起来,除了发表自己的作品,他还在《星星》开设专栏,最早向读者介绍中国台湾的现代诗。他与余光中以《蟋蟀吟》和《就是那一只蟋蟀》隔空对诗,绝妙无比,成为震惊当时诗坛的一段佳话。

2009年,流沙河开始在成都市图书馆定期举办讲座,传播经典。他讲《诗经》《庄子》《唐诗三百首》。他不顾自己已过八十高龄,忘我地燃烧着自己。有段时间嗓子不舒服,连续几天都说话困难,为了第二天的讲座头一天吃了很多药。到了第二天,仍然坚持完成讲座。讲座坚持了十年。曾经有记者问他要在成都图书馆讲到什么时候,流沙河说:“哪里黑哪里歇,讲到有一天突然就‘哦嚯’,那么就拜拜了。”他真的做到了这一点,真的“一己得失忘”,把自己全部奉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

虚室生白

流沙河喜欢读《庄子》,自言信奉老庄,所以一直给人一种潇洒超脱、宁静淡泊的感觉。流沙河爱写字,他最爱写的字是“虚室生白”。这四个字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文是:“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一章节主要讨论处世之道,与人与自己的相处之道。“虚室生白”的字面意思就是只有“空”的房间才能被阳光充满,意指人只有心无杂念,才能成就大智慧。

因此,流沙河一直十分强调“养心”,他常提醒自己:不要攀比,不要好胜,更不要贪多。他认为精神的减负,是养心的真正内容。空房子里面可以充满阳光,如果房间里塞满了各种东西,光线就暗了。人的心也是,若被各种要求、各种愿望、各种欲念、各种纷争、各种仇恨填满,人的心也就暗下来了。因此,要在屏蔽外来诱惑的同时,经常清除自己心里的“杂物”,追求清净之心。这大概就是流沙河长年保持良好心态的一大秘诀吧。

美食家

说起“养心”,流沙河还有一大“秘诀”,就是“美食”。成都是有名的天府之国,川菜更是一大菜系,广受欢迎。自称“成都少年郎”的流沙河当然也是个美食家了。

流沙河爱吃,也懂吃。他曾经专门对胡麻、盐豉、豌豆尖、鱼腥草、大白菜、花椒、盖浇饭、糙米饭、小麦粥、大麦粥、馒头、蒸饼、面饺、生菜、马苜蓿、荔枝、萝卜、魔芋、葵等食品菜蔬一一进行考证,也算是知其所以然了。他不是胡吃海塞,而是十分懂得饮食的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甚至美食带来的情趣。

成都有一家他十分喜欢的川菜馆,每次都吃得很尽兴,他给餐馆题写“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铨,百姓所赞扬,物美价且廉”。还幽默地介绍菜肴:“白肉拌蒜泥,腰花炒猪肝,落座便可啖,爽口即为鲜。鸡丁说宫保,豆腐说淮南,锅巴烩肉片,炸响满堂欢。”诗人余光中从台湾前来拜访,他也以粉蒸牛肉、夫妻肺片、烧饼、小菜等当地特色招待,宾主尽欢。

看起来,美食与养心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流沙河不这么认为,流沙河强调一要吃少,二要吃营养,他觉得享受美食不等于贪欲,享受的同时不过多追求,获取营养的同时不浪费,让自己的身与心都得到滋养。一碟小菜、一碗清粥,只要是用心料理的,都可以带给人满足。能够通过美食体会有度、体会满足,也是一种养心的方式。

妙用芝麻

流沙河多年坚持每天早上自己制作“芝麻粥”。制作方法是:用等量的玉米面、荞麦面混合熬成糊,盛到碗里。在糊上浇一勺芝麻酱、一勺党参蜜,搅匀了以后呼噜呼噜喝上一碗。流沙河说这种自创芝麻粥不仅缓解了他的消化系统疾病,而且感觉喝完精神倍增。这种面糊听起来有点像老北京的面茶,都有芝麻酱这点睛之笔。据流沙河自己考据,古代吃素修佛修道的人,感到饥饿,就吃芝麻、芝麻酱,不仅可以充饥,还提振精神。

芝麻,被称为八谷之冠,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榨油,气味醇香。现代营养学认为,芝麻含有油酸、亚油酸等甘油酯,有调节胆固醇的作用,还含有对身体有益的叶酸、烟酸、蛋白质、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和镁、铁、钙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芝麻可以补肝肾,益精血。《神农本草经》说芝麻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常年坚持服用芝麻给流沙河的健康带来很大益处,中老年朋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动点儿心思,在自己的食谱中适当增加一些芝麻,调味的同时滋养身体。

猜你喜欢

流沙河养心芝麻
夏至重养心
篆刻欣赏
夏至养心喝“三茶”
香喷喷的芝麻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职业读书人”流沙河
夏季穴位养心
流沙河甘付两倍的钱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