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
2020-12-11谢永双韦智晓李秀琼李俊红彭盛梅通讯作者
谢永双,韦智晓,李秀琼,李俊红,彭盛梅(通讯作者)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能够恢复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器官功能,帮助机体缓解疼痛的骨科技术,但是在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后,伴有假体感染和松动等严重并发症,而早期检查和早期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预后水平[1-2]。我院为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的26 例人工关节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 例,男10 例,女3 例。年龄30 ~70 岁。对照组13 例,男8 例,女5 例,年龄32 ~70 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采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 Infinia II Hawkeye 4 双探头SPECT/CT 对患者进行检查,选择低能通用准直器,患者采取仰卧位,实施髋部骨显像,采用双探头对受检查者的髋部进行常规前后位扫描,扫描速度保持为每分钟15~20cm,对疑似病例要加强局部病灶扫描或者实施全身显像[3-5]。骨显像剂采用的是亚甲基二磷酸盐,使用剂量控制在730 ~925MBq。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CT 诊断,使用西门子16 层螺旋CT 机,采用双侧对照常规为扫描技术,扫描层厚为5mm,间距为5mm,重建骨算法和标准算法。
1.3 结果判定和观察指标
骨显像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共同阅片。诊断标准:骨与假体相连界面弥漫性放射性摄取增加,并可见骨旁软组织放射性分布增多。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的不同程度的感染率、假体感染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分布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人工置换后假体不同程度的感染率对比
观察组人工关节置换后的假体感染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人工置换后假体不同程度的感染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人工置换后假体感染敏感性、特异性对比
观察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感染特异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人工置换后假体感染特异性对比[n(%)]
2.3 两组患者人工置换后假体下沉、骨溶解等表现的检出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易鉴别假体下沉、骨溶解、骨膜反应、内固定不稳等表现,在骨显像上主要表现为放射性浓聚,而对照组却能分辨各种表现。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普遍会发生假体感染和松动,这是此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而针对此类并发症的后续治疗,可采用翻修术改善关节松动,而针对感染情况,需要医师采取一期骨水泥填充和二期修复,目前核医学影像检查是诊断假体松动或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因为核医学影像反应呈现的是机体的病理变化,而非机体的实际解剖结构,所以假体伪影不会干扰到影像学结果,能够早期预防病变,是目前首选的诊断方法[6-8]。
综上所述,采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人工关节感染,具有较高的假体感染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感染特异性普遍较高,虽然在影像学分布率检查等方面不如CT 检查,但总体来说,在诊断人工关节感染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且该项检查费用较低,可实施全身检查,具有一定临床优势,但还需要跟其他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尽可能避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