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学术活动与学术期刊发展的互动共赢
——以文学评论核心期刊《当代作家评论》为例

2020-12-11李桂玲辽宁文学院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辽宁沈阳110032

关键词:学术活动当代作家评论家

李桂玲(辽宁文学院《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辽宁沈阳110032)

从文学作品诞生之日起,文学评论便相伴而生,它既有基于作品本身的解读,更有对潮流走向、宏观走势的判断和预设,可以说,文学评论是基于文学作品之壤而自成一脉的另一意义上的文学形态。当代文学评论类期刊创立的初衷,是要为这些评论作品提供一个相宜的展示平台,丰富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深刻理解这一发展目标,是当代文学评论类期刊应该把握好的核心方向。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新互联网传播方式不断挤占传统出版模式的生存空间,以纸质形式传播为主的学术类期刊,如何在新环境新形势下生存并高效发展,成为当下期刊出版人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此背景下,虽然学术类期刊面临诸多挑战,但经济条件差、关注度下降、合作资源短缺等,都不应成为其放弃学术立场,投向市场怀抱的理由。学术期刊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站稳专业立场,走稳学术路线。当然,做过多年学术期刊编辑的人都深有体会,此话说来简单,做起来却绝非易事。

在这样一个求新求变的时代,如何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始终保持其学术前沿性与权威性?经过多年摸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应在打造期刊自身的学术品质上下功夫,如积极策划组织学术活动,以活动促进期刊品质的提升,提高期刊在业界的知名度与权威性;以高知名度的期刊为旗帜,吸引更优秀的业界精英加入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学术活动与学术期刊发展的互动与共赢,从根源上保证期刊稿件来源的质量,扩大期刊知名度,打造期刊品牌,巩固期刊在其学术领域的核心地位与领军姿态。

《当代作家评论》作为一家创办了30 多年的文学评论期刊,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社会发展相伴而行,从杂志不同时期推出的评论专辑和主题论文中,可以感知到社会文化的革新变化与潮流更迭。也因此,探讨这份学术期刊组织发起的文学活动与当代文学文化总体发展状态的互动关系,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当代作家评论》是以发表当代作家、作品评论为主的文学类学术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以“坚持艺术信念,恪守学术立场,倡扬人文精神”为办刊宗旨。多年来,《当代作家评论》一直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两次获得“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称号,连续三届获北方十省市参评的“北方优秀期刊”奖,2013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连年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编辑部积极策划组织重要学术活动密不可分。编辑部每次精心策划举办的文学研讨活动,都会邀请到文学领域内的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参会。这些文学界精英汇聚的会议,正是思想交锋、成果交流的最佳场所。在这样的活动中,往往能够听到领域内最新、最精彩,也最权威的成果与信息。正是得益于成功策划组织的这些优质学术活动,《当代作家评论》才能够不断聚拢起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顶尖人脉资源,建构年度学术焦点话题,以多种形式打造期刊的专业品牌形象。

一、优质的学术活动聚拢行业顶尖人脉资源

20 世纪80年代,《当代作家评论》创刊之时,全国各地文学类期刊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长,到了90年代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时期,文学期刊分化、转型、停刊者众,而《当代作家评论》存活下来并逐渐成为文学评论界的品牌期刊。从《当代作家评论》的成功经验来看,大量组织优质学术活动,以活动促期刊发展,树品牌效应,可谓是其重要的经验之一,靠组织优质学术活动不断累积聚拢起来的行业顶尖人脉资源,是期刊不断发展进步的坚实基础。

历数多年来参加《当代作家评论》学术活动的嘉宾名单,几乎可以看到中国当代文学几十年间清晰的发展脉络与影像。作家方面,从四五十年代即步入文坛的王蒙、张洁等老作家,到起步于八九十年代的陈忠实、张贤亮、刘心武、蒋子龙、史铁生、张承志、韩少功、张炜、李锐、莫言、王安忆、马原、苏童、格非、贾平凹、阎连科、铁凝、迟子建、余华、范小青等新时期作家;评论家、学者方面,从李泽厚、黄子平、程德培、王晓明、蔡翔、雷达、唐晓渡、丁帆、程光炜、陆建德、陈思和、孙郁、南帆、陈晓明、王尧、孟繁华等资深学者、评论家,到吴义勤、郜元宝、吴俊、张新颖、洪治纲、黄发有、王光东、张学昕、敬文东、谢有顺、周景雷、杨庆祥、黄平、陈培浩等中青年批评新锐力量,都是《当代作家评论》学术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者。

对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作品的关注与评论,对重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流派的研究关注,一直是《当代作家评论》的办刊重点,要实现对专业领域资源的了解与掌控,首先就要从人入手。文学评论期刊,评论的焦点是作家,是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作家、评论家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分析引领的时代文学潮流与文学风气。要关注人,关注文坛动向,就要先从与作家、评论家交朋友,关心他们文学创作的每一个阶段开始。青年作家在创作刚刚起步时期,作品难免会有很多问题,但编辑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其创作的潜力与能量,形成对其创作前景的预判。例如《当代作家评论》对莫言、贾平凹、王安忆等人的关注从80年代创刊之初便已开始;对评论家吴俊、张新颖、谢有顺、黄平等人的关注,也是从其大学时代便已介入。一份期刊的成长,应该与投稿作者的成长相伴而行,期刊的发现与扶植是作者成长的第一步,作者的成熟,也给期刊以反哺。

发现和扶持有潜力的创作界、评论界人才,光靠单篇式评论,不足以形成评论合力。对此,《当代作家评论》从90年代初期便开始尝试创设个人评论专辑,为被关注的作家、评论家举办个人作品、学术成果研讨会、访谈会,并顺势向参会评论家约稿,这也成为《当代作家评论》在聚拢人脉资源方面的又一成功举措。多年来,《当代作家评论》先后举办过个人作品研讨会的作家就有贾平凹、艾伟、王蒙、莫言、王安忆、王手、阎连科、刁斗、苏童、格非、范小青、尤凤伟等。这些作家的成长,离不开《当代作家评论》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的大力推介。

《当代作家评论》有如此庞大的优质人脉资源做后盾,其组织召开的历次学术活动都能够更好地契合文学问题走向的脉搏,保证了学术活动的高品质,其学术底气自然也就更强大。优质学术活动对聚拢行业顶尖人脉资源,保证稿源稳定,提升稿件质量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二、专业的学术活动建构年度行业学术焦点

专业的学术活动,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只围绕现有学术话题进行延伸讨论,更应起到树立学术焦点问题、引领学术发展走向的作用,只有成为专业领域内前沿问题的发现者、引领者与研究先行者,学术期刊才能在众多同质化期刊里稳拔头筹。

这里仅以《当代作家评论》对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问题的思考与引领为例进行说明。中国长篇小说创作有着优秀的传统,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长篇小说的杰出代表。到了当代,尤其是20 世纪末21 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里,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一度出现每年过千部的繁盛场面。对这一状况,文学界众说纷纭,有赞其繁荣发展了文学事业的,也有贬损其滥竽充数、泥沙俱下者,不一而足。《当代作家评论》对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态势一直保持着冷静观察的目光。该如何评价与判断每年千部以上的海量创作态势,作家、评论者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创作、去评论,这些问题在短期内都没有恰切的解答。这个时候,文学期刊的判断与引领作用就应充分彰显出来。而这种彰显就需要借助学术活动之力达成。

早在2001年6月,《当代作家评论》就与《收获》联合在大连召开了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专题学术活动——“长篇小说文体对话会”,此次会议参加者有作家莫言、张炜、格非、阎连科、余华等,评论家有陈思和、孙郁、南帆、张新颖等。与会者围绕长篇小说的文体、叙事、语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后《当代作家评论》在当年第3、4、5、6 期连续设立“长篇小说探讨”专辑,先后共刊发32 篇文章,如张炜的《从“辞语的冰”到“二元的皮”》、格非的《文体与意识形态》、南帆的《文体的震撼》、孙郁的《文体的隐秘》等高质量论文,被《文艺报》《新华文摘》《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国内重要报刊转载介绍,转载达28 篇次,转载量占到了专辑总发文量的87%。新华社、《辽宁日报》等新闻媒体也对会议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

受此次会议学术话题的启发,评论家吴义勤撰写了《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1]一文刊发在《当代作家评论》,该文经由《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推荐,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奖。此次学术活动所产生的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反响,在相当长时间内还在文学界被反复提及,由长篇小说文体问题所激发出来的相关研究课题,在其后多年里仍在持续发酵。

几年后,《当代作家评论》与渤海大学、《作家》、春风文艺出版社联手,再次举办了有关长篇小说问题的学术活动——“二〇〇五小说现状与可能性对话会”,将长篇小说文体问题这一专业学术话题提到一个新高度,明确提出要“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此次活动在渤海大学举行,邀请到了作家莫言、贾平凹、阎连科、格非、林白、李锐、范小青、毕飞宇、东西、艾伟等,批评家陈晓明、南帆、王晓明、程德培、王尧、张新颖、洪治纲、谢有顺、周景雷等。新华社刊发了《中国小说创作的几个话题》[2]的新闻报道,《人民日报》《瞭望东方周刊》《北京日报》《辽宁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相继刊发了会议消息。会议结束后,《当代作家评论》适时推出“渤海论坛”专栏,连续两期刊发《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小说的现状与可能性”笔谈》上下篇,文章中莫言提出的“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的著名论断,贾平凹提出的“长篇小说要为历史负责,成为一面镜子”的观点,至今仍被文学研究者反复转引提及。

由《当代作家评论》发起的具有引领意义的主题学术研究讨会还有很多,如针对21 世纪初乡土创作大量涌现而召开的“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与乡土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针对文学批评数量上繁盛而质量上贫瘠问题的“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学术研讨会、“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讨会等,针对非虚构写作的界定与流行问题的“纪实与虚构:新时代中国文学的走向”学术研讨会等,都是直面问题,并快速做出反应的实例。这些会议,对文学界当时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与学理判断,有时还会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应对策略。发现问题,及时敲响警钟,身体力行,引领风清气正的批评风尚,成为《当代作家评论》重视其社会权利,担当其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三、多维的学术活动打造期刊专业品牌形象

《当代作家评论》多年来与高校、期刊社、出版社、科研院所等进行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以学术研讨会、作家进校园、论坛讲座、颁奖典礼、高峰会议等形式,不断增强自身的知名度,打造出具有专业品牌效应的文学评论期刊形象。

《当代作家评论》曾与苏州大学联合举办“小说家讲坛”“批评家讲坛”活动,与上海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大学文学周”活动,与全国数字电视读书频道、《文汇报》《钟山》《山花》等联合主办“中国原创小说月度、年度推荐榜”活动,与渤海大学联合主办“渤海大学文学周·文学高峰论坛”,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纪实与虚构:新时代中国文学的走向研讨会”,与集美大学联合主办“回顾与展望:中国当代文学七十年”高峰论坛等活动。联合高校开展的这些高质量的文学活动,将文学普及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以邀请著名作家、评论家走进校园,为高校学生做演讲、开座谈等多种形式,形成一种互动开放的文学现场,从而打破文学评论期刊一直以来“纸上谈兵”式的单调学理面孔,让期刊的公众形象更加灵活多元,也更有利于树立起期刊专业的、高水准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品牌。

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与响应,排队听名家讲座,直接向作家提问,向评论家讨教,索要签名、合影等,极大地激发起青年学子们对于文学的兴趣,尤其对于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可能是最直接的与研究对象面对面的难得机遇。这些备受欢迎的活动,不仅能产生正向的、良好的教育作用,也对文学新人的发现与培养,对于文学文化事业的激励与发展,产生积极正向的作用。

期刊专栏所刊发的作家学者们的演讲实录、访谈、专题评论文章等,在短期内会对该作家、学者形成集束式关注,从而实现热点话题引领效应,对作家经典化的塑造,对期刊专业权威形象的塑造,都非常有效。《人民日报》曾刊发《“批评家讲坛”受到广泛关注》[3]一文,专门对《当代作家评论》在高校设立文学讲坛的这一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肯定了这种学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将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中的价值观问题作为思考重点,自觉坚持了正确导向。这是从社会价值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对该项活动的充分认可与倡导。

《当代作家评论》多年来通过举办专业又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为期刊自身的发展积累了资源,夯实了基础,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繁荣文学文化事业的社会责任与学术初心。中国现代文学馆撰写的《2011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中特别提出,《当代作家评论》以文学批评的声音,在参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文艺报》发表的陈建功《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加强文艺评论工作》[4]一文,着重提到《当代作家评论》所做出的贡献。《辽宁日报》先后刊登过《杂志如何成为真正的批评平台》[5]《辽宁学术期刊的中国视野》[6]《一本文学理论杂志的样本意义》[7]等报道,对《当代作家评论》在当代文学事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结 语

实践证明,学术活动在为学术期刊营造专业氛围、聚拢行业专家、赢得优质稿源等方面作用明显。反过来,一个在业界树立起专业形象与良好口碑的期刊品牌,也是历次高品质学术活动的金字招牌,更能吸引优势资源的集聚,由此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形成以学术期刊为平台、学术活动为推手,可进行多方合作的多维度期刊发展新路向。这一发展模式,颠覆了传统单一、窄化的平面纸刊形象,将习惯隐藏于文字背后的作者群体、编者群体,甚至读者群体,汇集在聚光灯下,围绕中心议题,打破作家与评论家、作家与读者、评论家之间的壁障,开诚布公,加强学术问题的理解、交流与启发作用。在网络媒体雄霸天下的格局下,《当代作家评论》以实践经验,成功地诠释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期刊的互动双赢模式的有效性,为纸刊向权威性、专业化、经典化方向发展,与更多资源融合共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探索。

作家、评论家写作时面对的是自己的内心,期刊编辑在工作时,必须想象他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读者。因此,作家、评论家为自己的文字负责,而编辑在为作者、为文字负责的同时,还要兼顾出版方和读者受众,优秀的期刊、优秀的编辑都会从自身立场出发,适应时代变化,为期刊的长久发展、保持读者群粘性、树立期刊品牌而不懈努力。当下,受新兴媒介发展冲击而生存艰难的当代学术期刊不在少数,抱怨发行量的锐减、读者的流失、关注度的下降等,都于事无补,探讨如何利用自身特性与优势主动出击,寻求精准、高效发展之路,才是当务之急。

为适应新传媒方式与读者群体阅读习惯的改变,《当代作家评论》也在积极行动,主动寻找新型传播渠道。2018年,期刊微信公众号开通,定时更新平台信息,将纸刊部分优质内容制作成图文搭配、易于传播的电子信息,垂直推送,更及时、准确、有效地将信息送达读者群体,在扩大平台活跃度、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同时,刺激、拉动纸刊的线下订阅销售。2019年,为适应读者的网络购买习惯,《当代作家评论》又参与到线上微店营销的新浪潮中,让纸刊销售也搭乘上网络化营销的高速列车。目前微店新刊预售、过刊销售等都有不错的业绩,微店营销也成为期刊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优秀学术期刊的成功不是以居功自伟、故步自封实现的,而是以适应新环境、新形势、新变化,从自身情况出发,因势利导,在不断的蜕变成长中达成期刊品牌形象建构的。重视自身特色与优势,发挥专长,同时葆有纯粹的学术初心与敢于创新尝试的勇气,学术期刊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猜你喜欢

学术活动当代作家评论家
学会秘书长丘秉焱参加广东省科协第二十届学术活动月开幕式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卡尔维诺(素描)
学术活动
著名诗人、评论家 吴思敬
中国文艺评论家·谢冕
评论家杨占平
打破学科间壁垒 推进专业群建设
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用特色的研究
我国图情界的大数据学术活动与学术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