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照明设计研究

2020-12-11郝雪琴

缔客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照度色温陈列

郝雪琴

(鄂尔多斯博物馆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关键字]博物馆;陈列展览;照明设计

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聚集地,在文物的陈列展览、研究保护以及公众社会教育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现代社会,人们对文物藏品的欣赏能力逐渐提升,因而他们对文物展品的展览效果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文物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传统文化,因而博物馆的照明设计不仅要满足参观者的审美体验,还要避免文物遭到褪色和脆化等化学辐射损害。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考虑文物的特殊性质,并结合文物的展览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灯光设计,从而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其陈列展览效果。

1 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照明设计

1.1 根据展品的特性决定照度和色温

照度和色温在博物馆陈列展览照明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工作人员要根据文物藏品的自身特性选择适宜的照度值和色温。当照明设计的照度较低时,工作人员应选择低色温的光源,而当照明设计的照度较高时,工作人员就要选择高色温的光源;在博物馆展览的照明设计工作实践中,如果文物藏品对光辐射较为敏感,那么其展厅应采用3000K以下的光源,当文物藏品对光辐射不太敏感时,则一般选用5000K的光源。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要使得展厅的照明设计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满足不同藏品的自身特征以及展览的切实需求,防止文物藏品在灯光的照耀下发生色彩畸变。

1.2 突出展品的艺术气息

博物馆中文物展品的组成较为复杂,既包括对光较为敏感的棉麻丝绸、拓片手稿、壁纸彩绘,也包括对光不敏感的青铜器、石器化石以及珠宝陶瓷等。因此工作人员要对各个文物藏品的自身特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保护文物藏品的前提下设计科学合理的照明策略。一般情况下,博物馆的照明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一般照明、局部重点照明、背景照明、布展照明、夜间照明以及应急照明等多种模式。对于一般平面类展品的照明设计而言,其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的比值应高于0.75,其大尺寸展品的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的比值应高于0.3,当博物馆中文物藏品的照度分布不够均匀时,文物藏品的表面就会出现大量的光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物藏品的展示效果。目前,导致文物藏品照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主要为灯具照射角度较小以及栏栅格的投影等。而对于立体性展品而言,照明设计除了要满足照明需求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其花纹、形状、质感以及色调的影响,设计合适的阴影比例,从而使得文物藏品获得更好的立体效果。比如在雕塑类展品的照明设计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灯光阴影的有效使用,切实突出雕塑类展品的表情和姿态。在金属玻璃等文物藏品的照明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在展品的周围设置合适的照射角度,进一步消除文物藏品底部的阴影,切实提高其观赏效果。

2 博物馆展览照明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减少光学辐射对文物藏品的不良影响

历经时间的洗礼,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大都十分脆弱,部分藏品一旦遭受光学辐射的侵害,就会造成许多无法弥补的损失。目前,光辐射造成的损害主要可以分为化学损坏和热效损坏,其损坏程度主要取决于光线的光谱组成、照度以及照射时间。在博物馆展览的照明设计中,工作人员要尽量避免使用破坏性较大的短波,防止短波与有机展品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发生褪色以及脆化等不良反应。光辐射对文物藏品的热效反应主要表现在文物藏品吸收光能之后导致自身温度的升高,其照明系统的开和关导致文物藏品发生热胀冷缩。因此,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对文物藏品产生的不良影响,并结合博物馆文物藏品的自身特性选择适宜的光源,尽量减少紫外辐射与红外辐射的出现概率,为文物藏品的安全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 减少眩光和阴影对视觉效果造成的影响

眩光和阴影是影响文物藏品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因而应该得到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眩光主要是指视野中的亮度分布以及亮度范围不符合人们的视觉感受,主要可以分为直射眩光和反射眩光,为了进一步消除眩光对文物藏品展示造成的不良影响,工作人员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合理布置光源的方向和照射位置;其二,改变文物藏品的陈列状态;其三,增加遮挡光源的设施,将白炽灯转变为荧光灯或乳白色的射灯;其四,将吊灯的位置高度转移到观众的视野范围之外,避免光源直射观众眼睛。在博物馆展览的照明设计中,阴影会使得文物藏品的观赏效果被大打折扣,目前减少阴影的主要方法为调整陈列面与主光源之间的夹角,或者采用补光的方式减少阴影的不良影响。

2.3 重视照明方式对文物藏品的保护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博物馆展览中的照明方式和照明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博物馆展览照明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更重要的是保护文物不受外界因素的侵害。因此,工作人员在博物馆展览的照明设计中,要合理使用相应的配件或者照明技术,切实减少照明设备对文物藏品造成的不良损坏。目前,人体感应自动调光系统已经在博物馆展览照明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该技术主要是指当观众距离文物藏品1~2m时,该调光系统就会自动亮起周围灯光,而观众离开时也可自动熄灭,这种照明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展品的光照时间,进一步较少照明设备对文物藏品造成的损害。除此之外,光导纤维技术也在博物馆展览照明设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有效减少灯光中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占比,并且这种照明设计可以直接安装在展览柜的外面切实减少展览柜中的热能,并进一步提高其维修和检查效率。

3 结语

博物馆展览中照明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结合文物藏品的自身特性,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其展览主题以及艺术氛围制定科学合理的照明设计,从而有效提高文物藏品的展览效果,使大众获得更好的观赏体验,从而为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照度色温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地铁车辆照度试验方法和均匀性分析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学生台灯色温 不宜超过4000K
组合与构建
颜色也有温度吗
选择合适的色温
保护视力,我有智能调整屏幕色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