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传统文化源头活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寻
2020-12-11杜俏俏
杜俏俏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文化是人类发展中逐渐总结和积累的成果,包含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经过累积、积淀而遗留下的思维方式、价值认同等精神财富。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亟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思政教育之中,结合学校学生特点、办学特点,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进行传承与推广,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在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为代表的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主动转化成利于当代大学生良好核心价值观建立的良好思想基础,并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的路径进行探讨。
1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现状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是首要注重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加强以人为本理念,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继承过程中,重视个人创新性思维能力,将个人发展实际与民族精神、民族创新结合起来,将人民群众传统思维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通过大学生思政课程教育的开展,对其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使社会中每个人能更加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更好的规范完善社会良好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促进全面型人才的培养。其次,强调以和为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尚儒家伦理,最典型的象征便是以和为贵。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对待外民族、外国态度就可以看出“和”的重要性。包括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热潮中,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外交政策,在纷乱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保持自己发展特性,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与文化吸引力,促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良好传播。最后,我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还应加强社会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视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行为习惯、增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促进作用。道德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展现个人魅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强调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就是强调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贯彻落实《关于实施继承发展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工程的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融合”的总体要求,贯彻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必要性
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课程教育过程中需要与中华民族积极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合,贴合当代社会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可,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帮助学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利于民族凝聚力的聚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利于实现高职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建立,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快速稳步发展有着关键作用,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定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课程的融入,有利于学生在思政教育课程中发现自身社会价值与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传统教育中强调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务于集体利益。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载体,把一帧帧历史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呈现到书本上,再发扬到中华民族每个人心中。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历史传承文化想要更好得到继承与发扬,需要全体中国人民齐心尽力的保护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相结合,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观念有着广泛意义。传统文化加入增加了学生对中华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再配合现代教育体制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扬发展,当代学生教育系统才会使学生更加有创造性的融入这个世界。
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意识和思想道德认知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才可以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更好的把握当下及教育资源提升学生个人素养和学习能力。高职思政课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来对待现阶段学生,目前部分学生基础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为普通,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思想道德行为需要进行严格规范与培养。面对这种学生教师应发挥教师职业素养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帮助此类学生在现有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升个人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立德树人理念思想教育的的遵守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利于帮助学生增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学习素养,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现实意义。在国家专业院校一直倡导人文素养教育教学的教育主题下,我国教育部立足发展立德树人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落实到每个校风建设当中,把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当下立德树人思想结合起来,坚持学校自主办学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不移的对国家培养德育优先的高素质型人才。
3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政课堂的主要原则
3.1 扬弃原则
我国长期并一直处于经济发展水平稳步发展阶段,这就要求国家在推广学校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要拓宽高职院校办学条件,鼓励支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融入到艺术类高校思政课堂教育当中。教育部应鼓励支持当地政府或民营企业多多引进新型电子信息技术,在拓宽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同时高职学生进行现代化信息教育,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2 时代性原则
想要提升当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规律与良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就需要加强学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读书学习是学生增加知识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实时创新发展技术信息的重要途径。再结合着当地职业学校存在着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用具陈旧,教学计划过于老套的现实情况,所以增加地方财政支出,提升当代思政课教育教学能力、补充当地教育机构进行高科技素质教育成为了我国财政支出的重点发展目标。
4 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与方法
在艺术人才德育教育过程中,浙艺始终坚持文化引领,实施“优秀文化浸润计划”,做出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益探索。近年来,浙艺从文化艺术类院校自身特点出发,重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分主题开展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教育,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做精名师校友文化,传承弘扬学校精神,激励学生立志成才、献身艺术。加强已经成立的“笛坛宗师”赵松庭纪念馆和“非遗”传承人沈凤泉江南丝竹音乐研究中心建设,继续挖掘“越剧皇后”姚水娟、“江南活武松”盖叫天、昆曲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等名师艺术家的高尚艺德和文化内涵,着力建设戏曲名家纪念馆,通过润物无声的展览展示,让大师们的高尚医德在大学生身上代代传承。
除了吸收和传承大师先贤的高尚品德,还有诸多路径可以参考:
4.1 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国家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提升学校对国家培养素质教育人才的重要性是倡导立德树人观念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校应跟上经济时代的潮流把培养对国家社会有用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目标,把国家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校风标准,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核心,贯彻落实教育教学科学发展观,实现职业院校帮助国家社会持续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4.2 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政课外教学方式
现阶段高职学生想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仅需要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更需要加强对自己思想道德建设,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良好行为规范和法制思维的培养。例如,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高职思政教学课程融合过程中,“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体系及相关的传统法治思想和观念,应以“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因人而变”为原则,结合学生的年级、专业和认知特点,围绕生活、交往和学习中的道德问题,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情感困扰、校园贷款考试的完整性等特点,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人民创造精神文明的重要果实,是整个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重要介质。在悠久文化传承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传统文化传承的地域性。随着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口号被日益打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国人的骄傲,更是世界上历史传承的见证者和宝贵遗产。
4.3 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给予了精神力量,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提供了指导意义。中华优秀文化与思想课程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在感知、体验和创造中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可以使学生把精神文明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社会生活发展有着深刻久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先进、健康精神传承的代表。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相反腐朽文化作为糟粕需要社会过滤掉这些残渣来保障整个民族的健康发展。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学生精神世界,使学生身心发展都得到了提升,增强了学生外在气质和修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标准和精神力量。这种灵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继承方式在丰富校园学生生活的基础上,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隐形教育方式,更加有利于思政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学生当中的渗透。
4.4 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新媒体助益传播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昌盛的复兴,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文教育看成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在立德树人观念下实施素质化教育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品质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立德树人教育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把学生带入到全国思想建设热潮当中,让学生紧跟时代潮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以立德树人为基础把提升自身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利于培养起高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要明确自身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专业院校的设立就是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所以学生应重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把提升自身能力作为关键点。学生在课堂氛围中应尊重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应主动积极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良好行为品质。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校企合作项目操作时,学生应把握住良好机遇进行学习补充和能力认证,若是自身学习能力不足以匹配当地企业项目发展现状时,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身学习认知的不足进行及时改正,便于在实际经验操作下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