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为何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经济体
2020-12-11黄榜法马婉晴
黄榜法 马婉晴
(石河子大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21)
引言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突出的地位使得研究的学者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国样本来研究主要的商业主题和理论。然而, 研究发现,目前许多文章基本上假设中国是一个新兴经济体,然后继续采用这一概念,而没有检查中国实情是否仍然符合这一描述。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讨论。
一般而言,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有三个要求:
(1)经济是低收入的。
(2)快速增长的经济可能意味着制度不稳定。
(3)这个国家依赖经济自由化作为其主要的增长引擎,经常伴随着低成本的生产。
现在,我们将详细研究定义中的每一个元素,并讨论为什么它们不再符合今天的中国。
1 低的收入
据世界银行计算,1970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20美元,远低于每天1美元。但到2019年,世界银行报告称,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以当前美元计算)将突破1万美元大关,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因此,它不符合新兴经济体的这方面定义。
2 稳定增长
最近二十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形成了一种稳定性,平均GDP增长仍相当稳定,在5%-6%左右。这种稳定的GDP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不寻常的。
中国已能实现并保持非常稳定的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里,中国的GDP总体上实现了稳定的年度增长,只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大衰退等短暂的例外,当时出现了重大的经济放缓。因此,中国现在再次经历了稳定的增长,但不是过度快速的增长。
快速增长的存在与制度不稳定有关。在中国经济改革初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社会经济变化导致了中国制度的相关变化,包括法律和社会制度。从1978年开始,在最初的改革中,法律或社会机构往往并不存在,但从基本的农业改革和生产配额达到后出售剩余农业产品的权利开始,改变经济的动力得到了推动。因此,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中国的制度不稳定,因为法律和金融机构努力跟上经济改革、外国直接投资和蓬勃发展的创业部门。
但今天,中国的法律和金融机构相当稳定,并在不断改善。这种稳定性反映在政府的声明政策中,即关注和谐社会,或一个很少不稳定或破坏的社会。因此,中国经济的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和社会制度已相当稳定,这一背景与新兴经济体的定义并不相符。
3 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市场自由化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积极地从严格的中央控制转向更大的市场导向。这些改革推动了这个国家最初的经济增长。然而,今天,中国已经发展了一种一贯的经济方式,将强大的市场导向与国家的强大作用相结合。有一些公共政策声明强调中国的市场导向。然而,作为一个实际问题,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已经稳定或可能增加。举例来说,今天的中国非常注重向价值链上游移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世界技术领导者。政府的这一努力的一个关键因素不同于美国的私营企业家推动技术发展的努力。在中国,收购和改进技术的国家相关实体通常会推动价值链的向上移动。因此,虽然市场自由化最初推动了经济增长,但现在政府政策在推动经济向前发展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因此,我们看到中国不再符合新兴经济体的要求。
把目光从新兴经济体转向有抱负的经济体
我们认为有志于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经济体有三个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1)中国是一个寻求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中上收入经济体。
(2)经济增长积极稳定,体制稳定。
(3)经济组织可以从强烈的市场导向到混合经济取决于国家的具体需求。关键是经济组织与该国的文化和历史需求相匹配,特别鼓励创新和新企业的创造。
因此,有抱负的经济体既不是新兴经济体,也不是高收入经济体。该类经济体稳定并在增长,但收入仍落后于高收入经济体。有抱负的经济体的制度基本稳定,但仍在演变。因此,有抱负的经济体的法律制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发展,但法律的适用仍然可能不稳定。总体而言,该类经济体仍在继续发展,但在寻求迈向高收入地位的过程中,它们面临的问题与新兴经济体截然不同。
4 结论
这篇文章试图进一步探讨对新兴经济体的新话题的讨论—如何定义它们,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研究,因为它们走上了多条道路,从新兴经济体的地位,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和中上收入地位,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总之,学者们应该在研究时重新审视中国这一雄心勃勃的经济体,同时继续完善对雄心勃勃的经济体的理解,因为这将对该类国家在寻求经济增长和改革带来的重要改善和解决关键问题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