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2020-12-11魏汉武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明生态

魏汉武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一、生态文明视域中的文化产业

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打造乡村家园的必经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遵循。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唤起政府、社会与大众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对大自然有了新的认识和探索,人们对大自然不再只是一味地索取或者征服,而是要自觉地将人类归位于大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要发展,就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每一个自然人的要求,也是对法人或者其他非法人组织的要求。只有全社会都形成一种共识,即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的行为才能得到更好的规范,破坏自然环境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依法处理,才会形成持续良性的生态关系。过去我们经常说,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在生态文明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懂得,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都是硬道理,生态文明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给社会、人们带来的诸多负效应就足以证明这一点。现在、未来我们应当选择的道路是既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又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尤其要将生态方面的负面效应降至最低点,最大限度实现经济、环境的双赢。

如同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的那样,公平正义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制度基点。当前,有人片面地认为,经济要发展,就得容忍一定程度的环境的破坏,这种理念在需要破坏环境才能发展经济的逻辑里有一些自以为是的理由,他们认为不破坏环境就不能发展经济,所以要容忍。如今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在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的条件下,同样可以发展经济,比如生态经济项目、文化产业项目。但是,社会大众的容忍能到什么程度,这种程度怎么衡量,标准是什么,又不好确定,比如是采取刑法的标准还是行政法的标准还是民法的标准抑或是道德的标准等,难以判断。保护生态的制度应当被制定出来,而且要以看得见的形式让这些制度得以实现,这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位的要求[1](113)。

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不同时代、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解释,单从哲学这一角度来讲,文化就有人造说、人化说、精神说、符号说等等,各种解释都有其合理性;产业,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概念。人们认为,人类社会从第一产业农业开始,目前已发展到五大产业;文化产业,有人说是第三产业,也有人说是第五产业。我们可以参考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理论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做进一步的分析。在中国,公共文化产品来源于政府和社会,由二者共同提供;另外,部分准公共文化产品和全部竞争性文化产品则来源于市场,由市场提供并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被称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避免相互掣肘是促进其均能够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文化产业的发展呼唤生态文明建设。曾经一个时期,我们将发展就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发展就是硬道理。为了发展经济,往往无视、漠视或者不重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大肆掠夺式开发,致使各地方生态文明和文化产业的生态链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一是急功近利,短期思维、短期行为泛滥,缺乏对生态文明应有的尊重。只重视眼前利益,疯狂开发的背后,无视传统的信仰,漠视传统的生态道德,急功近利膨胀导致生态破坏严重。二是短视行为突出,缺乏科学规划。在经济利益驱动和政绩考核视野下,一些项目只图眼前、不顾长远,盲目发展,未能长远规划,未能采取保护措施,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化资源的流失和破损。上述问题的出现,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生态文明重要性的反面说明和必要性的问题警醒。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的应有要义,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产业相比较于其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较少和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突出优势,呈现出生态化的特征。但是,纯粹的单一的文化产业又很难形成市场效益,需要与其他产业通过渗透、拉动等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进一步推动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78)。

二、生态文明视域中河南文化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文化产业以生产精神产品为主,具有文化科技含量比较高、自然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污染相对较少等特点。文化产业发展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科学底蕴。我们要以科学、生态发展观为指导,把全国文化产业建设与河南地方历史文化相融合,把河南中原文化产业的继承性和独特性相结合,科学地处理好文化资源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的相互关系,从科学的角度制定生态发展规划、优化整合产业构成比例、提供创新人才支撑、谋划特色发展路径等方面对河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河南省文化产业科学发展领域的拓宽,对于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目前,河南对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还相对比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其发展的路径探析方面,而关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与发展关系的专门性研究不多。我省学术界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还是相对滞后,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统一的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尤其是2018年以来,河南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一)生态文明视域中河南文化产业现状

1.着力顶层设计,营造生态发展大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多部门联动,完善引导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涌现出小樱桃、豫游纪、嘻多猴、洛阳礼物、嵩阳文化等本土文创品牌,推动了河南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实力、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制定出台一系列宏观规划,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持。据《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省文化生产分类指数、文化供给分类指数居于全国前5位;文化发展指数排名全国前10强[3]。

2019年1月23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成立以来召开了第一次年度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河南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作了重要报告。该报告显示,在2018年我省文化产业成就的突出表现就是生态文化产业深入推进,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生态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成绩突出。2018年河南省认定29家第七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大部分为生态文化产业项目,濮阳市杂技文化产业园就位列其中。其二是我省精品文化产业项目,集中推进了一批生态产业项目,且成绩斐然。2018年,郑州市国际文化产业园等一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落地生根;河南动漫《小马过河》获得2018年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作品奖,实现了我省在此奖项中零的突破;我省动漫作品《我是发明家》被评为2017—2018年度国家重点文化及出口项目。其三是文化创意产业消费的拉动力增强。2018年河南省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河洛文化大集,参与文化企业270余家,产品近3000种,接待游客8万人次。参与主办首届中原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活动,中部7省和一带一路30多个国家1000多家参展商,参与人数近4万人,效果较佳。其四是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发展有序平稳。2018年度河南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多项全省性质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大检查及摸底活动,全省全年累计共出动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综合执法检查人员达到63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场所22.9万家次,立案调查4,239家,办结5450件。同时,对全省8000多家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综合评出A级文化产业场所近500家[4]。

近几年,我省相继出台若干政策与法制法规,为文化产业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维护和培育了文化生态,对振兴河南传统工艺、壮大文化产业均具有重要意义。

2.特色生态文化品牌项目。河南高度重视生态特色文化品牌项目建设,以“老家河南”为品牌引领,打造了一大批生态文化产业项目。各地市依照本地历史文化渊源在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开封市组织申报朱仙镇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一举成功,同时打好特色文化牌让杨家将文化历久弥新;濮阳市杂技团多措并举着力打造杂技品牌;汝州市全力打造曲剧文化产业品牌;舞钢市着力打造水灯民俗文化品牌;汝阳县依托酥酒文化、恐龙文化、炎黄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的底蕴和影响打造群众文化品牌;驻马店的伏陈醋依靠古法酿醋铸成特色文化产业创意品牌;郑州惠济区提出要把古荥大运河打造成全省旅游集散地。2018年3月10日郑州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师范学院举行,会议倡导建设文化产业必须始终如一遵循绿色生态理念。

3.特色乡村建设项目。2020年1月,我省评选出第二批文化产业特色乡村,通许县长智镇岳寨村等20个乡村入选,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达到40个[5]。这部分乡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文化氛围浓郁、发展前景良好,已经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群。

原阳县韩董庄镇草坡村成为黄河岸边的农民画家村,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三门峡陕州区西张村镇庙上村等七个文化产业创意村上榜“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许昌襄城县三个行政村被命名为特色文化产业创意村,这些村庄是紫云镇黄东村、张村和汾陈乡赤涧付村;鹤壁浚县郑厂村,满山的石头会唱歌;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八百农民画牡丹;浚县西杨屯村盛产泥塑文化产业创意工艺品,年销售额2600万元;民权王公庄村积极打造“中国画虎文化第一村”;濮阳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发展休闲生态观光农业,开发民俗特色产品和一批具有革命战争年代纪念意义的红色旅游商品,拓宽红色旅游市场。

(二)河南文化产业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政府投入不足,社会资金准入门槛高。政府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主导,国有资金是推动文化产业的根本保障。尽管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但仍有大量缺口,与发达地区相比有明显不足,电影、电视剧、动漫等产业发展滞后,精品少,依此发展速度,打造“文化大省”与“全国文化高地”仍然任重道远。政府投资的项目,审批周期长、限制多,好不容易通过了审批论证,往往为了赶进度见效益,严重短视,仓促上马,追求短期效益与经济效益,以致放弃了其教化功能与社会效益。

在此领域我国对社会资本高度管控,对非公有资本投资该领域门槛高、壁垒严,民营和境外资本进入该产业有严格规定,以致其很难进入该市场领域。

2.专业人才匮乏,生态文化产业后续发展乏力。一是缺乏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我省文化产业尤其是生态文化产业起步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精、专综合高端人才。二是思想陈旧保守,人才使用与培养机制滞后。沿用老一套的用人模式,大量归国留学人员和社会精英却推到了体制之外。在管理和决策层,存在着队伍老化、思想僵化、理念固化的现象,极不适应当前常变常新的市场经济形势。

3.急功近利的开发模式和开发能力不足,导致文化产业生态链断裂、文化内涵缺失。文化产业利益相关者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建设中的生态问题危机四伏。一方面是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下,对文化产业的超负荷开发,缺乏有效监管,造成对人文生态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是杀鸡取卵的方式赚取利润,不经深入挖掘就急功近利地把有价值的文化产业推向市场,以致原滋原味的文化内涵荡然无存、走样变质。

4.开发模式雷同,挂羊头卖狗肉现象,导致重复建设与文化产业浪费。文化产业应该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有的地方,文化产业的开发却大量存在着思路单一、缺少创意、模式雷同等现象。盲目开发与重复建设,造成资源闲置与资本浪费,不仅发挥不了文化产业的集群作用,还会带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吸纳社会资金,培养专业人才,打造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政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和决定因素。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用好每一笔政府投资,打好“老家河南”这张牌,大力发展能够勾起乡土记忆的“老家文化”,充分开发“圣贤文化”“商业文化”“农耕文化”“禅宗文化”“武术文化”“杂技文化”,同时,精准扶植影院、实体书店等一批公共生态文化服务项目。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出台各项政策和文化产业规划方案,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以便准确引导投资意向,为民营文化企业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和民间经济以多种方式进入该领域,让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也能够分享生态文化产业的创新红利。同时,要洋为中用,借助外资的优势和运营管理经验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形成互补,通过部分股权转让等方式吸引外资进入我省文化产业市场,逐步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人才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生态文化产业也要培养一批懂专业、懂投资、懂管理、懂文化的高端专门人才。首先要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其不断掌握领域内新知识、新动态、新方向、新业务,以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需求;其次,要把适度引进专业人才纳入人才发展规划并尽快实施;第三要创新用人机制,对于优秀人才要敢给地位、敢给待遇,甚至给官位、给身份,充实高层管理决策队伍,以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二)树立生态消费观,促进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

大力宣传生态消费观,以调节、促进、带动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生态消费行为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性的消费活动和发展模式,具有可持续性、人与自然共生性、全面的物种多样性的人文特征。生态消费观的理论底蕴是人类的物质需求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范围限度,这个限度要以自然环境能承受和自净化为准绳,而不能是仅仅为了形象工程和生活奢侈无限地战天斗地、侵占荒野。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不能单靠法律,还需要发挥生态伦理的作用,修复当前处于亏损状态的环境生态系统,其基本内容是在消费观念上要从物质享受第一,过渡到重视精神追求。在消费模式上要从低物质消耗转向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创意生活追求,在运行机制上要从道德和政治、法律和产业政策、科技和财税等方面加以综合保障提升。所以,政府要加强生态文化产业生态消费观念的宣传和教育,促进公众对文化产业生态化转型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公众的参与度;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等新媒体优势,通过新手段和新技术将文化产业生态消费理念传播出去,逐步使其深入人心;建立和健全监督监管机制,对文化产业项目的立项、运转,要加大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的信息公开力度,维护公众对环境建设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接受舆论监督。

(三)以生态保护为基石,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生态化

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的交织,使原本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的文化产业又添加了生态属性,并且在这些属性中要将生态属性置于更为重要的地位。例如自然规律要求的生物多样性法则,就要求人类与其他物种和谐共生。因为,文化产业的生态属性,不仅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还为人们的生存与生活提供了生态环境和生活必须的空间,因而也就成了文化产业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升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水平,就要在宏观上以生态文明战略为指导,科学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在微观上要通过推行强有力的生态标准,促进和规范文化产业企业无论是从工艺上还是在科学技术上,实行绿色生产和生态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再利用程度,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还自然界本有的平和,留与子孙蓝天净土,使现在、未来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6](112)。

(四)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建构文化产业发展完善生态链

无论是国内市场抑或是国际市场,无论是进口抑或是出口,文化产业都要保证文化产业链有效生态化运行。在文化产业链运行过程中要融入生态链,完善文化产业废物处理、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体系,形成循环利用链条[7](277-278)。文化产业发展生态链要以往复循环再利用的科学发展模式,付出成本更少,产品更加健康,竞争力更强。在文化产业系统的内部与外部,都要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生态链增长模式,统筹国内与国外文化产业的两个市场,在出口硬件产品的同时,要注重提升软件产品的比例。文化产业的壮大离不开其背后强大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支撑[8](5)。传媒业要弘扬社会正能量,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同时,针对不同的文化产业资源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有的需要绿色技术支持,例如数字产品;有的不需要过多的人为活动,例如文物保护;再如,有些稀缺的、不可再生的文化产业资源,要以保护为主、修复次之、开发禁之,这就需要依托赖以存在的载体文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产业的开发等因素对当地社区原生态文化的负面影响和破坏。

(五)完善政策法规

对于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要以自然规律为准绳,以保护和修复为理念,以子孙后代的蓝天净土和历史文化为终极目标。同时依照当代市场规律,完善产业政策与法规。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健全投资担保体系,建立多元投资融资机制。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与生态保护协调机制,文化引领与驱动,创新性开发和保护性发展相结合,科学优化和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化结构。积极宣传、倡导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主导,全民学习、参与的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保护效应。

(六)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加强文化产业生态园区建设

根据国家层面要求,要在现有土地法律法规制度的框架下,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又有指导意义的文化产业生态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地方层面,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意见的指导下,立足区位优势,从实际出发,深入挖掘当地文化产业资源,谨慎细致地谋划,广泛征求意见,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多方融合与促进,科学衡量,找出文化产业生态园区建设的最优方案。政府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生态园区的主导作用,完善文化产业创意平台,对现有文化产业生态园区,进行科学整合,以提高现有基础设施、文化产业人才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9](140)。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推进鞍山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我见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对不文明说“不”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文明歌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