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翻飞益处多
2020-12-11梁丹丹图片提供
文/梁丹丹 甘 琴 图片提供/壹 图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健身活动,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集市上就有专卖毽子的店铺,明清时期开始有正式的踢毽子比赛。毽子制作简单,用一小块布包住一个铜钱,上面扎上几根鸡毛,便制成了常见的鸡毛毽,也可用沙包代替。踢毽子的场地可大可小,不受空间限制,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人数可多可少,既可独自运动,也可多人比赛,甚至还可设网开展毽子比赛,形式多样。
踢毽子是充满趣味性的健身运动,但现在的青少年或儿童喜爱这项传统运动的不多了,反而是很多中老年人“怀旧”地翻出毽子、毽球来运动。其实踢毽子好处多多,而毽球更是发展到了国际比赛的水平,能长期坚持或作为运动方案的其中一种,对强身健体是很有意义的。
踢毽子的益处
1.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
与其他运动最大的区别在于,踢毽子是用一侧下肢、一只脚来踢的。单足站立本就可以锻炼到平衡能力,单足站立的同时还需用另一侧的腿和脚击打毽子,这就需要躯干和下肢的肌肉协同收缩,调整身体的重心。人体有一种姿势调节的反应,踢毽子时正好可以诱发这种反应,提高站立时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如果是踢花式毽子或进行多人毽球比赛,对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要求就会更高,因为还需要跑动着去接毽子,可以锻炼动态平衡的能力。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有助于预防跌倒,减少跌倒带来的拉伤、扭伤甚至骨折等风险。
2.提高心肺耐力
踢毽子的运动强度在3 ~4MET(代谢当量),毽球偏向于竞技性运动,运动强度更高一些,最高可达到6 ~7MET,总体都在中等强度左右,是很好的刺激心肺功能增强的有氧运动。只要维持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一般每次运动时间在30 ~40 分钟,每周运动不低于3 次,就能够保持对心肺功能的积极影响。对于喜爱毽子运动的中老年人来说,长期坚持踢毽子能够明显改善有氧耐力和运动能力,也就是运动的时间可以维持得更长,日常生活中没那么容易觉得疲劳,会觉得精力更加充沛。
3.全身运动均衡训练
踢毽子时需要进行抬腿、肢体屈伸、身体弹跳等动作,双手稍微悬空保持身体平衡,眼睛时刻注意毽子的方向。眼、手、腿、脚等身体部位,每一部位都有运动的时间。
经常踢毽子,能够增强肌肉、骨骼的功能,从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另外,踢毽子的时候有节奏地摆动双上肢,肩、背部肌肉和关节都能运动到,对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肩周炎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踢毽子不但能提高人体腿部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度,还可以有效消耗人体的热量和脂肪。
4.提高反应速度
人的反应速度与其健康息息相关。国外研究人员选取5000 多名年龄在20 ~59 岁的成年人,对他们进行了为期15年的追踪随访。数据分析发现,与反应时间处于平均水平的人相比,反应较慢的人早亡概率高出25%。伦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认为,反应速度的快慢,代表着中枢神经和其他系统的运行状况;来自爱丁堡大学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格拉斯哥分会的研究者称,反应速度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敏捷度,并测出智力状况,而智力又是人整体健康指数的重要标志。
经常踢毽子能锻炼反应速度,使反应更加灵敏、迅速。因为毽子落下时,需要及时反应并准确判断毽子落下的位置,同时调动身体肌肉、调整关节运动去接住毽子。
适宜练习人群
大部分人都可以在室内或公园踢毽子,但是下列人群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1.下肢骨关节炎患者
有慢性骨关节炎的患者,尤其是膝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范围过大可能会导致疼痛,如果突然进行踢毽子运动,更易受伤,应慎重。
2.下肢无力、平衡能力差的人群
如果单足站立不稳,贸然进行踢毽子运动就很容易摔倒。我们进行任何锻炼时都应尽量避免运动损伤或摔倒。如果想踢毽子而平衡能力又比较差,可以先进行步行、快走、慢跑等锻炼,逐渐提高全身平衡和协调能力后,再进行踢毽子运动。
3.有运动损伤的人群
曾经发生过肌肉拉伤、扭伤的人,应彻底康复后再进行运动锻炼,否则在踢毽子过程中,大步跨步、快速伸膝、踢腿都有可能再次引发肌肉及肌腱韧带的损伤。
踢毽子的注意事项
1.做好热身运动
在踢毽子、毽球之前,一定先做5 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以全身的牵伸运动和小范围跑步为主,感觉到身体微微发汗为宜。热身运动能够大大降低拉伤、扭伤等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
2.挑好运动形式
踢毽子一个人或多个人都可进行,但难度大小不一样,开始运动时先选简单的一个人踢,掌握技巧后再去练习花式踢毽,技巧娴熟后可以参加多人毽球竞赛。这是由于毽球飞行速度更快,并且场地中间有网,力量要求也更高,当然也更容易受伤,不要贸然尝试。
3.选好场地和毽子
场地应平坦,在室内清除杂物,远离桌子,室外清除小石子,防止崴脚。另外毽子可以选择重一些的,踢的时候更加容易掌握方向。运动时衣物也应宽松透气,不能妨碍抬腿、屈伸膝等动作,使动作更加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