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调节机制
——以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集训队为例
2020-12-10陆宇正
陆宇正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23)
随着社会发展转型和岗位竞争压力的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中职生作为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组成部分,他们既有青少年的共性特征,又具有不同于普通教育领域学生的特殊心理。而中职生群体中又有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在集训队中参与技能训练的参赛学生,这些集训队学生肩负着在技能竞赛中“争金夺银”的使命,他们有着相较于普通中职生更多的心理压力,从而面临更多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因此,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应更加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笔者通过对浙江省某职业学校153名集训队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此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找寻发展的方向。
一、集训队学生心理问题的表征形式
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愈加严格,这便对中职生的动手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使得中职生更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从而引发各类心理问题。通过对中职学校技能竞赛集训队学生开展调研活动,发现中职集训队学生主要在“学习与发展”“关系与情感”“自我认同与自我同一”三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见图1)。
图1 中职学校技能竞赛集训队学生心理问题表征维度图
(一)学习与发展:学习习惯较难成型,无法适应高强度训练
被选拔到学校集训队参与技能竞赛训练的中职生往往在技能掌握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他们的动手操作水平会明显高于普通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工作场景中的现实问题,并能较快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然而,集训队中的训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对于绝大多数集训队学生而言,面临的是更高强度、单一化的技能训练,面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专业化问题,也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将这些问题逐一攻破,这对大多数原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中职生而言,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压力与不适应。有学者对普通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普通中职学生中具有较严重的学习压力的比例为2.3%,具有中度问题的比例为14.4%[1],而本研究发现集训队中具有严重学习压力的中职生比例达到5.6%,中度问题为42.6%。其实,在脱离了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管理后,这些学生在面对全新的训练目标、训练方式以及训练内容时,不能第一时间改变以往的学习模式来适应集训队中高强度的训练,从而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与学习。调研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当他们感到学习压力较大但指导教师没有及时做好心理疏导时,他们会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烦躁等,从而影响接下来的训练。
(二)关系与情感:过分注重人际关系,情感呈现矛盾性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加快了校园文化的迭代与更新,身处在青春期的中职生面临着更加复杂化的生长环境,他们的情感也呈现出矛盾性、贫乏性以及不稳定性。我国中职生的生理年龄普遍在15~18岁之间,他们正处在少年向成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间段中职生的身心发展迅速,学习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思想虽然较为活跃,但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2]。然而,中职生在这一阶段的自我意识逐渐开始觉醒,他们会有较强的人格自尊,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尊重与理解,从而呈现出过度重视人际关系的情况。对于集训队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接触最多的并非班级同学,而是每日朝夕相处的队员,因此他们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和特殊。调研结果显示,有12.1%的集训队学生认为无法处理好与其他组员的人际关系,22.8%的集训队学生表示与指导教师的关系并不融洽,而由于人际关系造成的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的学生达到了问卷总人数的11.3%。由此可见,针对当前中职生,尤其是对中职学校中集训队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各中职学校亟需以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职业发展特征为依据,积极开设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
(三)自我认同与自我同一:强调个性的展示,职业选择易受干扰
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让学生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因此中职生从入学到毕业,都有一种潜在的技能提升方面的危机感。激烈的就业竞争和技能竞赛竞争,会使集训队成员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得他们在职业选择、人生定位、个体认同等方面产生偏差。而这种偏差源于中职生缺少自我认同和自我同一,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成熟,对自身的评价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因而常常处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之中[3]。特别是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有24.5%的集训队成员对自己适合何种职业、能够完成何种岗位任务等职业定位感到迷惘,这表现出他们极大的盲目心理、从众心理等矛盾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想象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不协调情绪下,很容易导致较严重的心理波动,使得学生情绪变化变大,这将不利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集训队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影响集训队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受到各种主客观、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主要原因主要涉及“生长土壤”“栽培环境”以及“内部机理”三方面因素。
(一)生长土壤:家庭教养方式影响中职生心理
家庭提供的生长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尤其是对中职生的成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4]。首先,一些中职生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与生活放任不管,基本没有形成必要的家庭约束。个别集训队学生由于缺失了家庭规则的管教,不愿意留在班级中接受班主任管理,才选择来到集训队中参加相对松散的集训,这样的学生很容易形成强烈的“个人神话”,即形成“别人不能理解我正经历的一切”或“我能应付一切”的观念,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众不同的,在技能训练中他们相信自己是独特且无懈可击的,很容易变得不懂得尊重指导教师和其他组员,变得比较任性,很难适应集体化训练[5]。其次,还有一部分家长用较为严格的方式管教子女,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这些学生的家庭环境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命令和指责,他们由于从小被强迫做许多不愿意去完成的事情,在进入中职学校后常常表现出自卑、懦弱的性格特点。除此以外,溺爱、家庭离异、体罚虐待等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形成严重的不良心理。
(二)栽培环境: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其中的硬件环境、学习环境以及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首先,许多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未开设到位。许多地区的教育部门仅将考评的内容设置为学校的硬件设备、学生就业率与升学率,并不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使得很多中职学校在相关工作中保持消极观望的态度。其次,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对中职生产生的心理问题认识不足,他们往往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倾向,有些班主任还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为思想道德问题,反而加剧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导致后期的干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再次,师资队伍薄弱以及经费投入不足也制约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当前,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较为充足,但职业教育领域的相关教师素质却参差不齐,专职教师较少,具有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的专业教师比例更少,影响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内部机理:个体成长与现实发展存在矛盾
造成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内部机理”较为复杂,但从心理因素看,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个体成长与现实发展产生暂时无法调和的矛盾。首先,中职生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但其本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这种自立与自制的矛盾会使他们想得到更多的自由,但事实上他们的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在经济和学习上还依赖于家庭和学校,还要接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其次,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在情绪上往往表现出热情、开朗、活泼的形象,但又容易意气用事,不善于克制自己强烈的情感,急于将这些情感宣泄出来,当在学习过程中碰壁时又很容易形成强烈的失败感,产生消极的自卑情绪。同时,中职生还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在信息化时代,他们很容易沉迷于互联网世界,最终导致个人情感的沮丧和现实中人际关系的障碍。
三、调节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应用机制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需制定合理、科学的实施策略,还需不断摸索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发挥职业教育培育身心健康的技能型人才的正向作用。
(一)加强宣传力度,开辟青少年心灵沟通多种渠道
成立健康教育管理委员会,由多个主管部门组成,明确分工,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新闻媒体部门要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做得具体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要完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中职学校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相应的解决途径,从学术层面给予中职生更多的关爱。还要做好资源的整合,积极开辟未成年人心灵沟通的多种渠道,在学校和社会建立心理咨询室,组建好心理健康辅导的教师团队,定期开展公益性质的心理咨询活动。同时,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质量保障,对于心理教育策略与行动上存在的分歧,学校可大范围征集改进意见,以此来为下一步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
(二)搭建教育平台,形成家校联合的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家校联合的教育平台可加强双方的联系和交流,促成家校的合作和互助。首先,要明确家校双方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责权,明确“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支柱”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对中职生的心理教育活动,使得青少年学生能够全方位接受心理教育的熏陶与指导,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要以学校为主导,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使得心理教育成体系、变常态。集训队学生容易受比赛结果的影响,而出现心理压力问题,学校要重视集训队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积极开展相对应的心理教育活动,使相关的心理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与此同时,学校要让专业的心理教师走进家庭,与家长取得联系,加强沟通,使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状况有所了解,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制定不同的家庭解决策略,使得家长也在心理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共同解开心结,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6]。
(三)重视心理调适,融合集体化指导与个体化疏导
指导教师要考虑学生特性,对集训队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对于集体的心理调适,要区分好学生现有的技能水平,判断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心理差异,不能主观地从技能水平上直接评价选手的心理情况,要通过专业的心理技能量表来评价心理调适的完成情况。对于个体的心理调适,指导教师在日常的集训时就要密切关注选手的心理发展,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异常,就要主动与学生开展访谈活动,以此为契机进行心理疏导。如果指导教师无法较好完成心理疏导工作,要及时将学生转移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让专业的心理教师完成心理疏导工作[7]。同时,面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指导教师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指导的言辞,以防止学生心理压力过大造成心理问题加深。
(四)学会自我调整,寻求解决情绪障碍的内驱力量
学生是心理问题调节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完全要依靠指导教师进行心理问题的解决。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时,应本能地寻求自我解决的内驱动力,在完成集体心理调整的训练后,集训队学生需要自主强化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较为积极的人生态度。例如,有些集训队学生常常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技能竞赛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沮丧,甚至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困境、心理问题,此时学生可以在平时训练自己的抗干扰能力,甚至在意识层面直接忽略干扰源,从而加强自身的抗干扰能力。总体而言,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某种方法,来解决当下已有的心理困境,以此提升集训队学生对自我心理的强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