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020-03-12王春明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理性道德意义

陈 林,王春明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一论断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共产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也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其健康、自由、全面、充分发展,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创造条件。因此,笔者以为,当前高校应当把幸福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大力培养大学生创造幸福、感悟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关系

追求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人类的一切社会生产活动、作为个体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获得幸福。人们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最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落实在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人类追求幸福的历史,追求最大程度的幸福是人类自古至今的希望与期盼。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2]。这就是说,幸福就是人对当下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表示满足的心理状态。通常说来,要实现这种心理状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拥有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二是人满足于自己所处的生活状况。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个人如果不具有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所谓的幸福就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了。同时,一个人如果没有主观满足感,即使其拥有再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表明,幸福并不是纯主观的,也具有客观性,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追求幸福并不是要人抛弃自然的物质需求,只注重那种所谓的纯粹的精神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说,纯粹的精神快乐只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是一种虚假的幸福。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幸福并不是感官快乐和物质享受,真正的幸福是与社会的真善美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个人的高尚道德情操联系在一起的。幸福表现为“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心理和谐,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完满的状态,是快乐与意义、创造与享受、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物质生活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3]。所以,一般认为,人的幸福在于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在于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幸福和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幸福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促使人获得幸福的重要方式。幸福并不是人生而就有的,也并不是人人可以获得的,幸福的获得需要全社会共同去“创造”,需要每个人努力去“经营”。而“创造”和“经营”幸福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教育,教育可以引导和帮助人通向幸福的光明大道。幸福在主观上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然而,这种愉悦感和满足并不能靠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和本有的认知能力来获得,否则人类只要停留在原始状态就可以获得幸福。这种愉悦感和满足感必须通过人的理性能力来感悟和体会。人的理性能力越强,其对幸福的本质体悟就会越强,其感悟和体会幸福的能力就越强。人的这种理性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具有。所以,幸福离不开教育。一般认为,教育在促使人获得幸福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帮助人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二是帮助人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必须指向人的幸福,关涉人的幸福是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虽然教育与其他社会生产劳动一样,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但教育的对象却是具有生命、情感和理性的人。教育对象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具有人本性。所谓“人本性”,就是教育活动的最终价值归宿必须落脚在促使受教育者能够生活得更好,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生活幸福。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勿需置疑的。”[4]通常认为,与动物的本能存在不同,人的存在是一种意义和价值的存在。所谓“价值和意义的存在”,就是人会“追问”和“反思”,人会问“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着”“我应该怎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关于人生命的学问,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帮助人提升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和引导人实现生命的幸福。事实也是如此,一般说来,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质量越高,这个人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就越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就是幸福地教育学生如何得到幸福的生活”[5]。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关于人的现实存在的哲学,它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价值、意义等根本性、终极性的问题,表现为对人的人格、尊严、理想的追求和关切,对人的生存、需求、地位的关注,其实质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考,对人的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追寻[6]。这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关注人生存和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反思和促进。所以,与其他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最具人文精神的教育,更应该关注人的幸福。有学者指出:“幸福作为人生目标在德育内容上的落实表现为幸福感的体验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或者说,道德教育内容中应有对幸福人生的充分的展示从而创造出体验和创造幸福的机缘。”[7]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乃是不言而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在过有意义的生活中获得人生的幸福,这也是高校把幸福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根本原因。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内容

既然幸福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内容。那么,什么是幸福教育呢?“所谓幸福教育,就是一种将幸福视为最核心和最终极的价值理念的教育。”[8]一般认为,幸福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大学生将来的幸福奠定基础;二是使大学生在当下的教育过程中获得幸福。幸福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决定了幸福教育并不是一种类似于知识或者技术的传授,而是一种价值观念、情感理性、道德人格的培养。所以,幸福教育具有“不可教性”与“可教性”相统一的特点[9]。所谓“不可教”是指幸福并不能像获取知识或者技能那样可以直接通过教育者的外在灌输而获得,幸福的获取最终只能靠大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体会和感悟,离开个体的生活实践,任何人都无法给予个体以幸福。所谓“可教性”,是指幸福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以帮助大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进而帮助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追寻幸福。如果幸福完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或者说完全不可把握,那么幸福就成了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了。所以,幸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教的,但是这种“教”更多的是一种帮助和引导,主要是告诉大学生“什么是幸福”一类的价值理念。大学生在获取这种价值理念后,并不意味着他能获得幸福,其是否能获得幸福关键在于他自己能否在生活实践中去践行这种理念。但是,也要认识到,尽管大学生在获取关于幸福的相关价值理念后,并不意味着其能获得幸福,但这些价值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生主动去追求幸福,这也是社会之所以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所以,幸福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可以追求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是立足于现实,并超越于现实的理想。且正是由于这种理念是一种理想,所以其具有价值引领作用。那么,这种教育理念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作为教育理念的幸福教育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幸福教育是要引导大学生向自由迈进。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自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谓的无拘无束,而是指人要“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自己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10]。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拥有不受强制地以自己的方式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的自由”[11]。人之为人的首要之处“不在于他拥有理性,也不在于发明了工具方法,而在于能选择,人在选择时而不是被选择时才最成为自己”[12]。幸福和自由也是紧密相连的,自由是幸福的内在要求,幸福的人必定是自由的人。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可能通向幸福,如果一个人所做出的行为都是被动的,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所以,有学者指出:“只有确立了‘个人自由’,个人的生活才能免于依赖和奴役,并为自己的生活切实地负起责任来。因此,它构成了人的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重大前提。”[11]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幸福教育的价值指向必须是引导大学生向自由迈进。

自由就意味着选择。人的生活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人要学会在多种可能性的生活道路中选择一条最有意义的道路。然而,选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现实生活的各种利益会羁绊人的选择。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选择往往是不自由,甚至一些在常人看来是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选择都不自由。如果人是迫于外在压力而做出某种选择,即使他的选择符合德性的要求,他也不可能在践行这些德性时获得真正的幸福。人要做到自由的选择就必须排除外在的利益的羁绊,凭依自己对生命真切的体悟来判断抉择。“人作为独立的存在者是凭借自由选择而昭示自身的存在,人也只有在选择中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13]这就是说,人只有通过自由选择,才能真正地一步步向有意义的生活迈进,认识生活的意义,并积极投身到有意义的生活中去,生活也才能更幸福美好。在这种意义上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启蒙,启发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引导其成为自主自觉的人,帮助他们学会自由选择,教会大学生过幸福的生活。

自由也意味着责任。选择和责任是一体两面的,没有无责任的选择,选择就昭示着人要承担责任。“一个人只要选择了一个事件,他就得为这一事件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他不能把责任推诿于他无法控制的条件,把自己的选择及其后果说成是不可避免、命中注定、迫不得已、随波逐流的,等等。”[14]所以,自由并不是无条件的,自由更意味着责任;自由度越高,责任也就越大。人必须在追求自由过程中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其他人;人在做选择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与需求,也要考虑他人的生存与发展。唯有如此,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逃避责任实质是人对自由的一种“反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产生不道德的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的责任感的缺失。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他们的自我担当能力,教育引导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责任能力的人。也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具体说来,第一,要引导大学生对自己负责。一方面,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培养敬畏意识,敬畏内心的良知和外在的道德法则,切实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反思中培养人格品质、提升道德境界、构筑精神家园。第二,要引导大学生对他人负责。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关心他人,树立一种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共融性的价值理念。第三,要引导大学生对社会负责。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使命感,引导大学生在实现自己、关照他人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主动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还要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去思考整个人类的生存境遇,培养一种博大的天地境界精神。

二是幸福教育是要引导大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前文说到,幸福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向是引导大学生学会自由选择。这种自由选择的具体内容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一种具有正能量的有意义的生活,最终引导大学生在这种有意义的生活中实现幸福。幸福就在蕴含在生活中,寻找幸福必须在生活中去寻找,脱离了生活的幸福是虚假的幸福。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生活方式都能把大学生引向幸福之域,只有那种合乎社会道德的生活才能提升生活的意义,并使大学生在生活中实现幸福。因此,有学者指出:“人的生活必须充满意义,这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课题就是引导与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意义与充满意义。”[15]这表明,创造幸福的过程就是追求有意义的生活的过程,教育的意义就是帮助大学生在生活中去践行这种有意义的生活。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扎根于现实的生活中,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理性认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并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过有意义的生活中成就幸福的人生。这条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获得幸福的唯一路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要怎样引导大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呢?

第一,要引导大学生提升需求层次。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需求,这五类需求依次由低级向高级迈进。人在满足低级的生理需求后,就应当追求高级的精神需求。所以,有意义的生活是一种精神满足的生活。“幸福总是愿意与那些具有优异德性、惬意品质、积极人格的人为伍、相伴。”[9]真正的幸福总是和真善美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一般说来,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帮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能帮助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苦,促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幸福不仅仅是感性的愉悦,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去追求诸如正义、节制、诚信、勇敢、健康等能促进人生幸福的德性,不断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价值。

第二,要引导大学生实现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的统一。人的主体精神状态也是影响人能否过有意义生活的重要因素。作为主体的人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参与到生活实践中来,直接影响着人能否体悟到蕴含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一般认为,人需要做到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事实正是如此,人不能只有理性而无情感,也不能只有情感而无理性;有理性而无情感,人的生命就缺乏活泼的生机;有情感而无理性,人的生命就容易走向虚无。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尤其需要道德情感。情感是最活泼的精神,表达情感是一个人生命态度的“呈现”,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表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常认为,缺乏道德情感的道德认知永远只是一种外在于人的道德规范。一个人只有具备丰富的道德情感,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同时,也要认识到,人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情感层面上,没有理性作为支撑的道德行为是无法长久的。要想使人的道德情感能转化为坚定的道德意志和持久的道德行为,就必须在道德情感中加入理性的成分,使人形成以理性为主的道德良知。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大学生情感的表达,大力培养和提高与道德相关的情感,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和挖掘生活中具有教育意义的真实境遇与情景,使大学生在具体的境遇与情景中去体会、领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努力实现“在情感体验中评价人生、评价他人、评价周围的种种情境,选择人生价值的最佳发挥点,去振奋自己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生活的来临”[16]。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判断、选择与评价能力,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引导大学生做一个道德理性发达的人。要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掌握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伦理道德知识,进而使他们形成以理性为主的道德良知,并在生活中真切地去践行道德行为,努力过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理性道德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诗里有你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