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大里村国里屯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和建筑特征研究
2020-12-10黄思源谢小英
□ 赵 冶 黄思源 谢小英
1 引言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村落及其建筑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形态机制、建造技术经验,成为我国传统聚落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乡西北面的国里屯作为重点保护的民族村寨受到关注,在2016年被收录进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寨最初形成于明代,全村人口皆为苗族,是典型的传统苗族聚落。国里屯距离融水县城约145km,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到现在依旧保留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民风民俗、鲜明的特色文化以及拥有独特的苗族吊脚楼民居建筑群(图1)。研究国里屯苗寨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和建筑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和保护广西融水苗族传统村落。
2 国里屯苗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2.1 空间形态
苗族是历史上受压迫最深的民族之一,不断地退避、迁徙,使苗族人民对安全防御性要求高,因而他们多选住居于高山地区,素有“高山苗”之称[1]。国里屯建寨于海拔520m~630m的山脊及其两侧,整体山势为东北向西南走向,四面大山环绕,周围大山海拔高度在700m以上。村寨南面为两桥山,四周低,空间开放,村寨四周为梯田山林,村寨被两侧浓郁繁茂古树群包围。入寨有两个主要出入口,一处位于南侧,可通至乡镇,另一处位于东侧,通至国里新村,寨内道路作阶梯或斜坡状等高线层叠布置将建筑串联。梯田择在较低且相对平坦处开垦,宜于耕作。梯田上方、村寨两侧为大片古树林,与建筑相互掩映,形成坡上居住、坡下耕田的和谐景象。
村寨顺应等高线、依山就势,形成自然生长的聚落形态。从整体形态上看,特殊的山地地貌使村寨聚落同时出现两种布局形态:寨子主体部分是内凹的弯曲形,分布于山脊,有向心、内聚的感觉;村寨扩展部分是外凸的弯曲形,分布于山脊边坡,有离心、发散的感觉[2]。村寨择高险处修建房屋,朝向不固定在同一方位,表现出多向性特征,日照充足、空气流通,视野开阔、便于观察与防卫。村寨整体以芦笙柱为中心,位于山脊之上,建筑群由中心往东北、西南发散形成带状组团布局(图2)。
图2 国里屯村落图
2.2 村落演变
苗寨无论大小都聚族而居,多数一个姓氏一寨,或者一姓为主多姓结合[3]。国里屯现居190多户、900多人,包含有吴、贾、谢、韦等姓氏,其中吴姓为大姓,全为苗族人。不同姓氏的民居分布反映了国里屯发展的过程和选址特征。朝向对山区聚落有着重要影响,好的朝向朝阳并迎夏季主导风向,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保持村寨的通风[4]。村寨在建立之初,一般要确定好朝向,所以最早来到这里定居的吴姓分布在朝南的山坡上(现寨子北端),并在此修建芦笙坪,以其为中心顺着南坡修建房屋。聚落不断发展,不同的姓氏从贵州湖南等地逐渐迁入国里屯,第二批定居者贾、谢两姓迁来定居,继续以芦笙坪为中心的建筑群在南坡四周扩散,韦、石等姓则选择在了南部山坳处择址建房,不同姓氏间以道路为界聚族而居。随着人口不断进入,加之通往乡政府的道路在南边,人们在好的朝向与交通便利之间更倾向于选择后者,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到山脚并逐渐往对面朝北山坡建房。国里屯村寨的生长过程并没有终结在这个山脊之中,有限的土地使得当人口发展至一定规模时,聚落内的人们开始向附近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20世纪末开始,部分村民开始从旧村中分离出来,陆续迁到在村屯东面约1km处择址建新居,形成新村与老寨的分离(图3)。村落由北向南发展是朝向、交通等因素的综合选择,村落整体呈现出东北至西南带状组团形态。
2.3 公共空间
国里屯的边界主要由道路、梯田、山林、陡坎、溪流等自然要素锁定。由边界所包围的村落范围内,村落的公共空间位于寨子中心,主要由芦笙坪、新建戏台、球场组成。其中芦笙坪为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它在村寨总平布局上大致处于几何中心的位置,苗族酷爱芦笙,自古以来在建村立寨时,首先就是考虑在村寨中心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格的芦笙坪,它的建立代表着苗寨文化精神的核心,同时被称为苗族的心脏。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节庆活动,紧挨着芦笙坪新建起了议事亭与戏台、球场,它们与芦笙坪共同组成了村落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与道路的修建,压缩了芦笙坪原有场地大小,但它依旧是村寨内最重要的公共场所,是人们日常交流休憩,进行“打同年”、芦笙比赛等传统活动的场地。村寨以芦笙坪为中心向四周建房,辐射出蜿蜒起伏、与干栏穿插互动的道路,放射状的曲折蜿蜒变化丰富的街巷等线状空间串联整个村落。
图3 村落演变图
2.4 聚落道路肌理
国里屯交通系统富有山地道路系统的典型特点,道路组织与环境紧密联系,同地势的自然肌理结合,顺应地形,曲折蜿蜒,富于变化,道路交通布局形式受地形影响形成了形态自由舒展的树形结构。根据国里屯的调查测绘记录,其道路可分为四个等级,进入国里屯的入村公路路宽约6.4m,其道路顺大山走势或平坝走势进入村寨,村内主干道路宽在3.5m~6m之间,道路再连接沿等高线成“之”字形的次干道,宽约2m~3m,次干道再派生出多条小径通往各家各户的步行道,步行道宽度较窄变化较大,路宽可通行1至3人不等。不同尺度的道路左右自然伸展,房屋穿插,建筑与住宅的关系无论怎样变化都共同维持着大地原生地貌生态环境的自然性,形成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观感。
3 国里屯苗居建筑基本特征
村寨中的传统民居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房屋下部架空或部分架空,以支柱托起上部建筑,主要目的是防潮防兽以策舒适安全,因此又被分为全干栏式与半干栏式[5]。全干栏与半干栏式在形式、尺度、构造上基本相同,唯独半干栏底层进深减半而已,是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房屋一部分架空,另一部分搁置于坡崖之上,形成半楼半地的特殊形式。当坡度变化时,半干栏的楼地面比例可以随着地形调整,争取更多使用空间,既节省原材料又减少工程量,两种形式对比,利用坡道空间半干栏较全干栏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国里屯地形复杂,平地少,坡度陡,用地紧张,半干栏式建筑能够自如地适应山地因而也是国里屯传统苗族建筑的主要形式。
图4 国里屯谢宅各层平面图
3.1 机动灵活的平面形制布局
国里屯的建筑大多以半干栏为主,半干栏楼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坡度地形构筑,节约用地。建筑布局从上至下为底层,生活层和阁楼层。最上层为阁楼粮仓,存口粮储杂物生产用具等,中间层主要功能有堂屋、卧室、火塘、厨房、外廊等;火塘是作为生活起居的中心,很多的社交活动比如一般的会客、聚餐、家庭成员的聊天都是围绕着火塘进行。底层主要用于堆肥、圈养家畜和储藏,可架空一至二层台地。苗族大多以小家庭为单位,家庭一般不超过三代,规模普遍不大。以二至三开间的独栋小型半干栏居多。位于村寨南部山坡上的谢家房屋是典型代表。谢宅合理利用地形,不同落地柱分跨三层台地,建筑共四层,整体为半楼半地干栏的独栋房屋。建筑面阔两间带两偏厦共12.1m,总进深五跨共10.7m。悬山双坡屋顶,偏厦与正面敞廊带有披檐。底层位于最下层台地,进深一跨,层高1.8m,用于风干与堆放柴木;负一层半架空于第二层台地,进深两跨,层高3.4m,用于堆放杂物;一层前两跨架空,后三跨位于三层台地,层高2.1m,在此层开展农副业生产以及圈栏饲养家畜;二层进深五跨,层高2.2m,各向前后挑出0.8m、0.7m,是包含了敞廊、火塘间、卧室等主要生活空间的居住层。阁楼层主要用于风干粮食与贮藏,同时设有房间,可用作卧室(图4)。
谢宅的平面布局是百越地区典型的“前廊后室”式。前部为廊道,通过廊道可以直接进入后部房间[6]。谢宅从一层偏厦右侧的直跑楼梯上至二层后便直接进入“前廊”。“前廊”设于平面前部,为进深两跨,通面阔的宽廊,由栏杆围合,开放通风,常被称为敞廊。从敞廊可以进入火塘间、卧室等“后室”。火塘在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家人在火塘间围火取暖、家务会客以及兼做炊事。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家庭的代表,一般一个火塘代表一个家庭。谢宅在建房之初正是考虑了儿女婚配分家后另起炉灶的需求,分设两个火塘间。西侧火塘间为目前一家人仍共用的火塘,老人床便直接架设于火塘的偏厦内。谢家未分房东侧火塘间未使用,为谢家兄长一家卧室,卧室与杂物间围绕火塘间展开。敞廊架有搬梯上至阁楼层,阁楼层不设吊顶,顶部即为屋架,楼层后部分隔房间用作卧室与储物房,其余空间不设墙板隔间,开敞宽阔,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方便晾干谷物。这样的平面布局灵活,使用方便,是苗族人民通过智慧适应特殊的山地地形的成果。
3.2 穿斗斜梁结合的建筑构架
国里屯苗族建筑在构造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穿斗斜梁式结构形式。穿斗斜梁结合型木构架的做法是,落地柱之上的檩条直接架设于柱头,两柱间架斜梁承接柱间檩条,斜梁设木楔或开椀口以防檩条下移。如此,木构架中的檩子和柱子、瓜柱不必一一对应,这样可使室内分割显得更加灵活,可根据室内空间大小的需要随意搁放,从而获得更宽阔合理的室内空间,同时也节约木材。这也是跟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有着密切关系,苗族人民节日祭祀与聚会较多,很多祭祀活动都在室内举行,形成通透宽敞的室内空间能够满足祭祀以及聚会等活动需要的空间[7]。
国里屯苗族大部分住宅采取“整体建竖”的构造方式,即住宅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庇护结构成整体,柱子皆落地搭建。一榀屋架有5根落地柱,柱的下部直径一般在180mm~250mm,年代越久的柱子,其下部直径越大。国里屯地形复杂,平地少,建筑多建于20°~35°不等的坡地上。半干栏式能够适应不同坡度的地形,通过落地柱落在不同台地上,架空平面,在此基础上楼地面比例可自由变化,对地形变化做出回应,建筑协同地形的起伏紧密贴合建造。国里屯的半干栏建筑以中柱为界,可纵向分为三台地,长柱立在低的台地,短柱落在高的台地(图5)。落地柱纤细修长,长落地柱下端落于低台地,上端承接屋架檩条,可达细长1∶48.5。落于最上层台地的落地柱细长比一般在1∶32~1∶38。落地柱间距一般1.7m~1.9m。柱与柱之间通常为三步,间距为0.75m。屋架上的斜梁式是为了满足柱间檩条支点而设的。柱与柱之间由穿枋相连,穿枋横截面为矩形,高度一般为160mm,宽为65mm。檐口下部的吊柱与下层的穿枋相连,使得房屋结构更为整体牢固,檩条一般为圆杉木稍作加工而成,檩径在130mm~150mm,斜梁上开矩形槽口,檩条与槽口交接处开椀口处理,一方下滑,架设于斜梁之上。
图5 国里屯的木构架形式
3.3 错落有致的屋面形式
层次丰富的重檐组合以及屋顶的优美曲线是国里屯苗族建筑代表性的特征。国里屯苗族民居本身的屋顶形式主要呈现为悬山式和歇山式两种形式。其中一种是悬山式的屋顶形式,悬山式外观形制一般是由两坡顶拼合而成,坡顶上端由屋脊连接与压顶,在建筑山墙面偏厦上架设披檐遮挡风雨。这种屋顶形式构造简单,屋檐的出挑多依赖于挑出平面外坎的檩条与穿枋,其人字塔形结构明确,排水功能出色同时山墙面能免受雨水的侵蚀。另一种主要的屋顶外观形式为歇山式。歇山式屋顶是由悬山顶四周加披檐发展而来的,悬山顶与四围披檐合成一体,成为一个整体的屋顶[8]。屋顶形式变化不是太多,通过整体组合,不同位置的披檐与不同屋面形式组合后,使得屋顶形态丰富多彩。
4 结语
融水传统苗族村落应对复杂的地理条件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村落形态与建筑特征,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面对社会不断变迁发展,仍保持着其鲜明的聚落民居特点,本文着重于国里屯民居建筑的现状研究,通过实地测绘的方法,探索苗族民居的村落形态和建筑特征,为苗族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