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2020-12-10邓富
邓 富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辽宁 沈阳 110112)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发病率较高,多发于老年群体中,与骨质疏松有关,外界暴力作用下导致骨折,骨折会干扰髋部功能,导致髋部内翻畸形,甚至引发下肢外旋畸形,预后恢复时间较长,长期卧床不利于关节功能恢复[1-2]。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44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苏家屯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2例。对照组男41例,女31例;年龄55~76岁,平均(65.43±4.92)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32例,高空坠落20例,摔伤20例;AO分型为A231例,A341例。试验组男43例,女29例;年龄56~75岁,平均(66.65±4.88)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33例,高空坠落21例,摔伤18例;AO分型为A234例,A338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诊断标准;②新鲜骨折;③神志清楚且交流能力正常;④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开放性骨折;②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或者软骨损伤;③髋关节炎或髋部骨折史;④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锁定钢板治疗。接受系统检查,确定骨折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麻醉方式选择腰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平卧,臀部垫高,确定股骨上段外侧,设置切口,具体长度根据骨折情况确定,利用C型臂透视,进行闭合复位,取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股骨外侧放置钢板,钢板安放时需注意近端3枚螺钉可完全置入股骨颈及股骨头内部,并准确控制末端位置,保证其在股骨头软骨面下方1.0cm位置,随后沿着股骨干拧入螺钉,C型臂透视确定骨折对位和内置钢板螺钉位置,确定无误后对伤口进行冲洗,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试验组加用中药治疗。药用黄芪28g,党参14g,骨碎补10g,熟地黄10g,桃仁9g,赤芍9g,红花9g,丹参6g,当归6g,炙甘草6g。温水浸泡1h后熬煮至200mL,日1剂,服药2周。
3 观察指标
髋关节功能评估。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3],评估疼痛、功能、畸形和活动度四部分内容,满分设定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越好。91~100分为优,81~90分为良,71~80分为可,0~60分为差,于术前1天和术后2个月评估比较[4]。
并发症比较。包括髋内翻,骨折不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
疼痛程度评估。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0~10分评分,评估时使用带有0~10刻度的线段,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0分段代表无痛,10分段代表疼痛难忍,于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6周评估。
用SPSS24.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髋关节功能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髋关节功能疗效比较 例(%)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试验组 72 6.76±1.15 3.27±1.27 17.285 0.000对照组 72 6.73±1.72 4.23±1.12 10.335 0.000 t 0.123 4.811 P 0.902 0.000
5 讨 论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多发生于老年群体,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且随着年龄增长,其机体功能呈衰退趋势,并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加之骨折情况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6]。
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目的在于促使骨折部位解剖结构恢复,在内固定的辅助下促使骨折愈合[7]。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类似内置外固定架,近端设置3个孔钉,呈“品”字分布,以发挥三维稳定作用,可防止出现旋转不稳定情况,同时使用时无需预弯以预防钢板疲劳断裂,可保证粉碎性骨折良好复位,且切口小,接骨板使用时无需同骨皮质紧密接触,可对骨皮质与钢板间隙骨片上的组织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干扰骨折块血运,更利于骨折愈合[8-10]。
中药内服方中黄芪、当归和赤芍均可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力;骨碎补、熟地黄补肾壮阳和强筋健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骨碎补能够促使骨细胞增长加快,并对破骨细胞起到抑制作用;桃仁、红花和丹参散瘀止痛,活血通经;甘草调和药物。诸药配伍,发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功效[11-13]。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更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缓解疼痛,且并发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