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方穴位贴敷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研究
2020-12-10张海霞刘爱娟张智敏邓慕贞
张海霞,刘爱娟,张智敏,邓慕贞
(广东省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800)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好发于冬春两季,该病多属病毒感染,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炎症之后,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腹胀、腹泻,若治疗不及时则易发展为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对症治疗,常选用嗜酸乳杆菌片以改善肠道功能,缓解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2]。中医治疗腹痛主要由内治、外治之分,内治为口服中药,但小儿多难接受,外治包括穴位贴敷、推拿、按摩等。本研究用药物穴位贴敷配合小儿推拿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掷币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8岁,平均(4.91±0.70)岁;病程2~13天,平均(7.05±0.68)天。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3~6岁,平均(5.02±0.58)岁;病程4~10天,平均(6.92±0.80)天。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儿科学》[4]腹痛之脾胃虚寒证:腹痛绵绵,喜按喜暖,精神倦怠,食少纳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长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肠梗阻、阑尾炎等急腹症,肝肾功能不全,不能配合完成研究,对所用药物存在禁忌症。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114)0.5g,每天1次口服;四磨汤口服液(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044)10mL,每天3次口服。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用腹痛方穴位贴敷配合小儿推拿治疗。腹痛方药用木香6g,香附6g,吴茱萸3g,肉豆蔻3g,当归9g,延胡索6g,干姜6g。研磨成粉,用蜂蜜调成糊状,外敷神阙、中脘、关元穴,每次外敷2h,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小儿推拿揉一窝风、拿肚角、补脾经、摩腹、揉足三里、捏脊,每次30min,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
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退热时间,腹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采用腹部高频彩超检查肠系膜淋巴结直径大小。
依据腹痛绵绵、精神倦怠、食少纳差、大便溏稀等证候严重程度记0~10分,0分为证候消失,10分为证候加剧,得分越高提示证候越严重。
用SPSS21.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评价疗效。治愈:腹胀、腹痛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超声检查未见肿大淋巴结。好转:腹胀、腹痛等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超声检查示肠系膜淋巴结明显缩小。未愈:腹痛、腹胀等症状未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5 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20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72.00%。观察组治愈22例,好转25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4.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8.5755,P<0.05)。
两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d,±s)
表1 两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d,±s)
组别 例 退热时间 腹痛 食欲不振 腹胀对照组 50 2.85±0.91 5.93±0.93 6.34±1.06 6.05±1.07观察组 50 2.24±0.56 4.37±0.70 4.51±0.85 5.02±0.91 t 4.0368 9.4767 9.5238 5.1851 P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肠系膜淋巴结直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肠系膜淋巴结直径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肠系膜淋巴结直径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腹痛绵绵(分) 精神倦怠(分) 食少纳差(分) 大便溏稀(分) 淋巴结直径(mm)对照组 50 治疗前 8.74±0.79 7.68±0.73 7.09±0.68 7.53±0.78 11.68±1.87治疗后 4.66±0.58 4.39±0.60* 3.98±0.54* 4.17±0.59* 7.94±1.29*观察组 50 治疗前 8.68±0.82 7.72±0.70 7.13±0.65 7.48±0.82 11.73±1.85治疗后 3.12±0.39*△ 3.04±0.35*△ 2.75±0.32*△ 3.08±0.36*△ 3.19±0.62*△
6 讨 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外感时邪、内传于里,冬春二季以风寒之邪多见,感受风寒而致气滞寒凝、经脉受阻、不通则痛。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症见腹痛、腹泻。治疗宜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腹痛方中木香辛散温行、行气散结、消痞除胀,香附芳香辛行、善疏肝理气、解郁止痛,吴茱萸辛散苦泄、善散寒止痛、疏肝理气、燥湿降逆,肉豆蔻辛温而涩、暖脾和胃、固肠止泻,当归养血补血,延胡索辛散温通、行气止痛,干姜味辛性热、温中散寒、降逆止呕。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降逆止呕、固肠止泻之功效。
穴位贴敷属灸法的一种,是将特制药物贴敷于穴位借助药物药效、药性刺激腧穴,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故而选药多为芳香性、刺激性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腹痛、腹泻、咳喘、口疮等疾患,特别对于小儿腹痛具有独特疗效。穴位贴敷疗法穴位选取亦有较高要求,多选择距离病变器官最近穴位,如神阙、中脘、关元均位于腹部。神阙穴即脐中,为任脉要穴,靠近腹部,皮下有着丰富的神经血管,具有较高敏感度、较强渗透力且吸收快,寒证者以温热之药敷之则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6]。研究表明,神阙乃形成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能够向周身输布气血,对机体进行调控,同时还可调整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7]。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为任脉主要穴位之一,其皮下深部为胃幽门部,主治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胃部病证,研究表明刺激中脘穴能够增强或抑制胃肠蠕动,抑制胃酸分泌,从而调整胃肠功能,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8]。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属任脉要穴,为阴阳元气交汇之所,位置靠近肠系膜,刺激能温肾补脾、固肠止泻。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基础,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通过运用不同的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调达全身气血等功效[9]。一窝风穴位于手腕背侧掌跟正中凹陷处,揉之能散寒止痛、温中行气。拿肚角是指脐下2寸旁开2寸大筋处,是止腹痛的要穴,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具有良好效果。脾经穴是小儿特有的穴位,位于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清补脾经是指从拇指指尖来回推向指跟,具有健脾和胃、清热止呕之功效。摩腹是指对腹部进行有规律的按摩,腹部乃气血生化之所,摩腹能够补脾健运、培植元气,从而使气血生化旺盛。研究表明,摩腹能够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及消化功能,改善胃肠功能紊乱[10]。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为重要的保健穴,揉足三里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固本、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表明刺激足三里能够调整肠道功能,缓解急性肠梗阻、肠套叠等症状,同时还能提高疼痛阈值,缓解疼痛症状[11]。捏脊是指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捏拿脊柱,边捏边提并向前推进,捏脊疗法能够刺激脊柱两旁的夹脊穴,疏通足太阳膀胱经,从而达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等功效。研究表明,捏脊法能够增加毛细血管数量,扩大血管管径,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同时捏脊法能够刺激背部脾俞穴、胃俞穴,从而增强胃肠蠕动,增强小肠吸收功能[12]。
综上所述,腹痛方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能快速缓解症状,缩小淋巴结直径,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