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型前置胎盘38例临床分析
2020-12-10王湘平
王湘平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黔东南 556000)
近年来我国临床剖宫产技术不断改进,加之麻醉技术的稳步提升以及产妇实际需求的增加,产科的剖宫产率逐年递增,导致在产妇中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一旦医护人员对这类产妇在生产前后的临床处理不当,就很有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风险和后果,甚至直接对产妇和婴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为了更好地避免这类风险的出现几率,本文从本院中抽取一定数量不同前置胎盘类型的产妇作为研究样本,对其临床状况和资料给予详细分析和比较,下面是详细的研究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收集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前置胎盘病人中使用统计学方法选择38位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人作为研究组,同样随机选择38位普通型前置胎盘病人作为普通组。在研究组中产妇的年龄区间处于23~40岁,怀孕周数分布在35周~39周之间,平均孕次是(3.5±0.7)次,与上一次妊娠时间的平均间期为(3.2±0.8)年,其中高龄产妇,即大于35周岁的产妇有8位。在普通组中这些产妇的年龄区间为24~39岁,怀孕周数为35周~39周之间,孕妇的平均孕次为(3.7±0.9)次,距离上一次妊娠的平均间期为(3.4±0.6)年,其中高龄产妇的人数为9位。这两个小组的样本孕产妇在其他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含义,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个小组的产妇在生产方式的选择上均采取剖宫产,针对胎盘无法自动剥离的产妇,其处理方式为以手动形式进行胎盘剥离。
研究组的样本病人中有1位产妇请求医院放弃预约的保胎治疗过程,选择在入院后直接开始进行剖宫产;其中5位产妇是从其他医院急转到本院进行剖宫产的急诊手术病例;还有5位产妇在剖宫产中同时给予子宫全切术,4位产妇同时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本研究组的产妇在进行手术前有16位产妇出现程度不等的引道出血状况,医生紧急进行止血、抑制宫缩等治疗措施;有13位产妇在等待剖宫产期间出现无法紧急控制的大出血状况,最终采取立即进行急诊手术的方式解决。在这13位产妇中5位产妇在剖宫产中同时给予子宫全切术,4位产妇同时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剩下的4位产妇在手术后由于缝合工作开展及时,有效避免了子宫被切除的风险。研究组产妇中有3位持续等待治疗5天后主动要求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其中有1位产妇在手术中出现胎盘粘连情况,最终采用手动进行剥离,其中2位产妇出现胎盘植入,采取部分胎盘切除以及修补子宫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中有10位产妇产前存在持续的少量出血情况,医生及时进行保胎治疗,并在等待半周到一周后进行剖宫产手术。剩下的产妇没有出现生产前出血的状况。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在生产后对其身体状况、胎盘植入情况、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情况、子宫是否切除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导入专业统计软件中进行详细的分析,数据比较结果显示如果P<0.05则代表具有显著的差异,即存在统计学含义。
2 结 果
2.1 产妇身体情况对比
研究组中有13位(34.21%)产妇出现胎盘植入,有25位产妇(65.79%)出现产后出血状况,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2219±277)ml;9位产妇行子宫切除术,占比高达23.68%;22位产妇在手术中需要输血,占比为57.89%。
普通组中有2位产妇(5.26%)发生胎盘植入,有10位产妇(26.32%)出现产后出血状况;手术中产妇的出血量很少,仅有(412±201)ml;1位产妇行子宫切除术,占比为2.63%;5位产妇接受术中输血,占比为13.16%。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和产中出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中输血这些层面的比较中研究组产妇的状况显著优于普通组产妇,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含义。
3 讨 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主要指的是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再次妊娠时表现为前置胎盘,同时胎盘处于上一次剖宫产的切口位置。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产妇的安全生产甚至生命安全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在术前掌握产妇进行剖宫产需要达到的各项指标。同时大力宣传生育知识,降低剖宫产率,提倡优生,从而降低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