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12-10吴永娜

关键词:呼吸机呼吸衰竭通气

吴永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作为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的形成多与肺换气功能障碍、呼吸肌疲劳等因素有关[1]。有创机械通气是临床干预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可有效维持患者的正常呼吸,但其侵入性、创伤性特征,容易为呼吸衰竭患者带来一定的并发症风险[2]。集束化干预策略是在循证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完善护理管理方案。为确定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91例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9月收治的91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44例)和集束组(47例)。常规组男/女=25:19;年龄(50.6±13.9)岁。集束组男/女=27:20;年龄(50.4±13.7)岁。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护理。集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实施护理:(1)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的制定。选择6名具有丰富呼吸衰竭有创通气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组建集束化小组。该小组6名成员共同收集与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护理有关的文献,总结有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抑制并发症形成的护理管理措施,将其汇总成集束化护理方案。(2)实施集束化护理。①护理人员管理。为保障集束化护理方案的落实状况,面向全科护理人员开展培训管理。通过培训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护理技能水平,确保其能够为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提供规范、契合的集束化护理服务。②手卫生管理。每次给予呼吸衰竭患者调整呼吸机参数或进行管道护理前,严格按照手卫生管理要求洗手,减少经手传播致病菌并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风险。③呼吸机管道护理。加强呼吸机湿化装置温度、呼吸机参数的监测,将湿化装置温度控制于25~28℃范围内,以减少低温湿化操作对患者呼吸道的刺激;及时倾倒呼吸机冷凝水,降低VAP形成风险;按时更换呼吸机管路,避免呼吸机管路内细菌定植引发VAP。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软件统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呼吸功能

护理3d后,常规组通气量指标:PaCO2(41.57±4.16)mmHg,高于集束组(P<0.05);而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时间(8.73±1.69)d,长于集束组(P<0.05)。

表1 护理3 d后PaCO2及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时间(±s)

组别 n 护理3d后PaCO2(mmHg) 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时间(d)常规组 44 41.57±4.16 8.73±1.69集束组 47 35.22±5.02 6.28±0.95 t-6.42 2.84 P-<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常规组8例合并VAP,并发症发生率18.18%;集束组仅1例出现VAP,并发症发生率2.1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近年来,呼吸衰竭发病率持续升高。有创机械通气干预呼吸衰竭的原理为:迅速为呼吸衰竭患者建立外源性呼吸机机械通气通道,缓解患者因相关原发病形成的呼吸困难状况。目前,这种辅助通气手段已于呼吸衰竭患者群体中得到了良好的普及。

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护理工作的困难性体现为:(1)容易产生呼吸机依赖,不利于呼吸功能的康复。呼吸衰竭患者多需长期经有创机械通气进行辅助呼吸。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不断延长,呼吸衰竭患者合并呼吸机依赖的风险不断升高。此外,由于这种方法直接于体外建立呼吸循环,难以有效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因此,需借助护理工作的配合作用,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2)伴一定并发症形成风险。有创机械通气方法主要经有创气管插管,缓解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但有创气管插管的长期留置,容易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一旦护理工作存在疏忽,极易引发VAP。

呼吸衰竭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护理中,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应用优势在于:(1)刺激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集束化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可按照既往成功护理经验,依据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配合口腔护理、管道护理等措施,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本研究提示:集束组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时间(6.28±0.95)d,短于常规组(P<0.05)。(2)减少并发症形成。集束化干预策略中的手卫生管理、口腔护理等措施,均可减少呼吸道内细菌的定植,进而抑制VAP的形成。

综上所述,宜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护理中,引入集束化干预策略,以借助集束化护理方案的优势,促进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呼吸机呼吸衰竭通气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