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标准化作业流程的应用与实践

2020-12-10夏欣华张紫君

天津护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护士流程

夏欣华 张紫君

(天津市泰达医院,天津 300457)

2019 年12 月,湖北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2019)确诊病例[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靶点作用于肺, 病情恶化迅速。 临床分型为轻、中、重、危型。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由于其疾病高传染性以及大量侵入性治疗,使ICU 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存在着被感染的风险。

标准化作业流程 (Standard Oprating Procudure,SOP)[2]是将某一作业依照操作目的、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 通过明确一个任务必须执行的关键步骤和顺序步骤, 以确保其预期效果。 在护理领域,SOP 体现行业标准及地区特色,使护理技术同质化[3]。 哈佛医疗实践研究所,通过标准,界定是否为可预防的不良事件[4]。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SOP 在危重症护理及护理管理等领域, 展现了重要的作用,使各学科之间工作顺畅协调,为一线护理安全提供保障。

1 患者转运

1.1 转运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运,主要包括转入定点医院及转出病房两个部分。 吴新娟等[5]主编的《实用新型冠状肺炎护理手册》中,对这两类转运SOP 及护理工作要点,做了明确的阐述及规范。有关患者转运病情变化的第一篇文献发表于1970 年:在转运过程中, 有84%的心血管高风险患者发生心率失常。随后的研究报道[6],在院内转运期间,4.3%至70%的重症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事件主要与设备故障有关(39%~45%)。患者的生理指标恶化,包括低血压(47%)和缺氧(20%~29%)。 这些数据直至我国学者[7]2016 年的调查中并未发生较大的改变。 转运本身存在着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几个小时内患者病情可急剧改变, 生命体征恶化关乎患者安全;病毒本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更与其他在院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危相关联。

1.2 转运流程 魏磊等[8]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工作方案(试行)》为依据,结合其作为定点传染病收治医院的临床实践, 从细化工作、确保安全、重视防护、注意事项4 个方面,汇总分享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运流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运SOP,要从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三个阶段[6],保障患者安全,并防止感染扩散。 转运前阶段是患者转运的准备阶段, 流程重点在于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的评估。 医院间或科室间沟通确认、核对无误。 检查需要的监测仪器、保留必要的治疗并准备可能需要的物品。 转运阶段是风险最高的阶段。 流程设计应考虑相对独立的护送通道,轻症患者佩戴N95 口罩,重症患者给与储氧面罩及负压车等[5]。转运后阶段需要0.5~1 小时。 准确清晰交接后,连接监护装置,恢复常规治疗,重新稳定患者之外,转出单位及转运过程单位还应做好终末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运SOP,应尽可能详尽的制作应急预案,使用清单的方式罗列相关危险因素,以应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情变化及各类突发事件。

2 护理技术

2010 年国家卫健委颁布了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为护理技术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赵诺等[9-10]对ICU 护理技术进行了分类及分级,最终确定了包含基础护理操作、 重症护理操作、ICU 仪器操作等6 大类别,共计61 项ICU 护理技术。 在新冠疫情期间,与呼吸机相关的护理技术,是临床应用的焦点。

2.1 咽拭子采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 且难以通过CT 检测鉴别病原体。上下呼吸道标本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是诊断金标准[11],主要的核酸检测为咽拭子。咽拭子采集过程中,患者出现咳嗽、喷嚏、呕吐等症状,在相对密闭的微小环境中,形成气溶胶,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途经。制定规范合理、 且适用于医院临床条件的咽拭子采集流程,不仅可以提高这一诊断的准确性,更能使操作者的安全得到保护。潜艳等[11]利用院内负压病房设计咽拭子标本采集间、分时段集中采集、人员培训及考核等方式,从时间、地点、人员三方要素,规范咽拭子标本采集SOP,在多达11 000 余份咽拭子采集中,证明了这一流程的安全有效。

2.2 密闭式吸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造成患者肺部病理性改变,由于肺泡细胞变性、分泌物增加,阻塞了细小支气管,导致患者严重缺氧。 气管插管是为改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缺氧的重要措施,吸痰是此类患者的必要流程。 ICU 护士为患者吸痰,与其零距离接触,密集性最强,过程中可喷溅分泌物产生飞沫或气溶胶,增加新冠病毒传染的风险,许多护士也因此产生焦虑的心理。 制定使用密闭式吸痰SOP,可以减少因痰液喷溅而产生的飞沫及气溶胶[12],完善的流程保障,才能预防护士感染,缓解其焦虑心理。

2.3 防护技术 医务人员防护直接关系着疫情的防控力量,培训与监管是防控关键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医务人员的保护,做好疫情防控,有效降低医疗机构内传播风险。

2.3.1 高质有效 疫情期间,各类机构,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视频、图片、文字等)制作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随着新冠研究的进展,这些流程也在根据实时需要,不断更新,但在这些流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武迎宏等[13]在对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文件梳理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疫情期间,大量标准及流程的推出,许多SOP 存在着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暴露出我国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体系不完善的现状。 SOP 是循证与临床的结合,是医务人员防护指南,制定者需谨慎设计,反复试验,才能保证流程执行顺畅,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

2.3.2 舒适安全 设计SOP 不仅是标准及文件的执行,更需要体现人文因素。 从本次疫情中各大媒体的文字及图像反映出, 医务人员除保障基本安全的防护流程外,还应具有更多舒适且安全的产品。 北京护理学会于2 月发布的 《医务人员使用头面部防护用具相关压力性损伤防治建议》 从认识原因、 正确佩戴、减压措施、相关治疗4 个方面为头面部防护用品的使用提出指导。 医务人员需分清不同防护级别的应用场景,避免过度防护造成的损伤,必要时可使用一定的敷料、赛肤润等保护措施。

3 多学科合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病患者的救治, 包括有创呼吸机通气、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等,与之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是以患者为中心,由医师、护士、医疗技术辅助人员等共同完成, 需要科室及部门间的交流、协作与配合[14],SOP 制定及执行需要注重学科间的合作。 设计流程需要考虑多方因素,人员及科室的协调是使流程运行顺畅的基础。 会诊流程,是多学科合作的有力体现。 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时甚至需要调配各医院的医疗、护理专家,共同决策重症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因此,制定SOP 需要精确每一项流程及每一个步骤的实施者,相关设备的责任人、责任部门,才能保障流程运作、充分发挥SOP 的高水平及专业性。

4 流程更新

SOP 需要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巴西一项描述性研究发现[15],只有当护士们在有疑问时,才会有56.7%的护士使用SOP。54.02%的护理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 以及62.86%的护士认为,SOP 并未得到遵守。缺乏时效性是护士使用SOP 的障碍因素。在新冠疫情期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更新7 版诊疗方案,这7 次更新,体现着医务工作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入。 伴随着诊疗方案的完善,护理管理者也应调整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视角, 不断更新SOP 的流程步骤,配合医生诊疗,提高护理安全。赵晓宇等[16]根据在武汉疫区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验,针对动静脉穿刺、雾化吸入、咽拭子采集等不同种类操作,根据其可能存在的风险,总结出相应的防护应对措施。

5 小结

新冠疫情期间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必须以制度和规范为基础,结合新型冠状肺炎流行病学特点,利用现有的设备环境,依据最新的循证护理证据,以问题为导向, 通过步骤方式将碎片化的护理操作进行整合[17],指导护士行为,保障护理安全。使护士养成遵守流程及标准的习惯, 在疫情突发事件中, 理性的护理,规范的防护。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护士流程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