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结合综合模拟训练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10符晓红

关键词:模拟训练满意度临床

符晓红,张 艳*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从校园转向工作岗位的重要阶段,是护生沉淀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重要时期[1]。传统的护理带教方法已很难满足临床上对护理人才的要求,而新生的一些护理带教方式,如微课程、综合模拟训练等对于护理带教效果的提高,经大量研究证实,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笔者为了使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护理能力,探讨了微课程结合综合模拟训练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大致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配对实验设计的方法将我院近一年的实习护生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人,共计40人,均为女性。A组护生的学历情况为:8名大专、12名本科;B组护生的学历情况为:9名大专、11名本科,两组护生的实习时间相同,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能够形成很好的对比。

1.2 方法

两组实习护生的带教老师均由护师或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A组采取传统的模式进行带教:护生在入科时,先进行入科安全宣教及带教计划解读,之后安排带教老师。带教老师以实习大纲的要求为标准进行教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为,对工作中随机遇到的实际操作进行示范和讲解,每周定期安排小讲课对专科知识进行讲解且进行操作培训,护生在实习最后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即可。

B组则采用微课程结合综合模拟训练的带教方法:(1)微课程教学:由带教老师依据实习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微课,制作教学计划,收集资料,收集或编辑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幻灯片、视频或课件展示需要护生掌握的理论、操作知识,再现一些典型的临床情景,由带教老师给实习护生进行展示并讲解,并随时对护生进行提问,以加深其印象,课后鼓励护生进行提问,并将课件分享给护生以便其课后学习。(2)综合模拟训练:由带教老师选取典型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病例进行设计和模拟,在进行模拟训练前的一个星期,通知给护生即将模拟的病例,使护生提前查找相关知识,进行操作准备,在训练模拟中,训练内容包括护理评估、体格检查、护理评估、诊断、护理措施、病情监测、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带教老师全程陪同,随时准备进行提示与指导,模拟训练结束后,由护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

在实习结束时,由总带教老师统一出题,统一批卷,对两组护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考试,调查并分别统计患者对两组护生的满意度。

1.3 评价方法

统计并分析两组护生操作和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60~80分为合格;低于60分的为不合格。

调查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以OSCE的考核内容为参考,自制调查问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为0.9,调查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操作技能、服务态度、生活护理和临床护理能力以及所做的疾病健康指导、入院介绍、标本留取、相关检查、出院指导等工作是否满意。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级。调查问卷发放300分,收回283份,其中270份有效。通过所收回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所得的各项数据采取SPSS22.0统计学软件施行数据处理。 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期间,t值采取检验计量资料,卡方采取检验计数资料, 组间差异通过P值加以判定,其标准判断标准:如果所得P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如果所得P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成绩比较

B组护生的出科成绩明显高于A组(P<0.05),具体情况为:A组的20个护生中,成绩优秀的有10个(50.0%)、良好的有6个(30.0%)、合格的有4个(20.0%)、不合格的有0个(0.0%),总的优良率为80.0%;B组的20个护生中,成绩优秀的有15个(75.0%)、良好的有4个(20.0%)、合格的有1个(5.0%)、不合格的有0个(0.0%),总的优良率为95.0%。

2.2 患者对两组护生的满意度比较

患者对B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P<0.05),具体情况为:A组的20个护生中,满意的有12个(60.0%)、较满意的有2个(10.0%)、不满意的有6个(30.0%)、总的满意度为70.0%;B组的20个护生中,满意的有17个(85.0%)、较满意的有2个(10.0%)、不满意的有1个(5.0%)、总的满意度为95.0%。

3 讨 论

临床护理实习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学资源,而且也深受带教方式的影响[3]。“跟带教老师同班”是传统的带教方式,由于其没有科学的教学计划[4],带教老师往往只讲解其工作经验,不能很好地利用临床资源,随意性很大,而且这种带教方式很难调动起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导致整体的带教效果并不乐观。近些年来临床上兴起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微课程、综合模拟训练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两种。这两种教学方式的联合应用,对于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有十分显著的效果[5]。

经过以上的研究,发现将微课程结合综合模拟训练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能够显著提高带教效果,实习护生的出科成绩更好,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更高,如果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

猜你喜欢

模拟训练满意度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模拟训练(二)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
临床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