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经验浅析*

2020-12-10蔡宏波蔡宏宇梁国英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肝经肝胆肝气

蔡宏波 蔡宏宇 梁国英△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科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2.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据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过HBV,而这些人中约2.4亿发展为CHB[2]。CHB为我国的高发的传染性疾病,HBV携带者人数已突破1.3亿,且有15%~25%的CHB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3,4]。

目前对于CHB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5,6],尚无治愈的方法,其疗程较长,且病情易反复,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谢晶日教授为我国第五批、第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四十余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精湛,在临床获得较显著疗效。笔者将谢师治疗CHB经验总结于此,供广大医者借鉴及推广。

1 病机浅释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记载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谢师根据上述理论以及CHB患者临床症状指出,本病的中医症状在宏观上主要分为两类证型:一类属肝,一类属脾胃。

1.1 肝气郁结闭阻脉络为病 CHB在中医学中归为“胁痛”“臌胀”、“胆胀”等范畴,据《杂病源流犀烛》记载曰:“气郁……谋虑不决,皆令肝火 动甚,以致胠胁疼痛”。谢师认为,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患者平素如若易于恼怒,情志不舒,可引起肝气郁结,进而导致疏泄失司,气阻脉络,同时“气为血之帅”,气郁日久亦可引起血行不畅而瘀滞,肝气之郁结及瘀血停滞均可导致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胁痛由发。

1.2 脾虚与肝经湿热夹杂为病 胁痛亦为脾虚与肝经湿热夹杂之证。《景岳全书·杂证谟·胁痛》记载言:“胁痛之痛,本属肝胆二经……然而心肺脾胃肾与膀胱亦皆有胁痛之病”,谢师亦指出患者平素喜食肥甘,饮食不节,或嗜烟酒等易于损伤脾胃,脾虚则其健运功能失调,进而导致水湿内蕴,湿浊停聚,日久复可导致热邪内生,湿热相搏,壅塞肝经,肝失于疏泄与条达而致胁痛。

1.3 肝脾肾三脏亏虚为病 《诸病源候论》曾指出:“胸胁痛者,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谢师亦指出胁痛的病位为肝胆,又与脾胃及肾有关。肝脏居于胁下,胆络属于肝,故胁痛必责于肝胆,而肝肾亦同源,肝郁化火日久必灼肝阴,而肾精亏虚,水不涵木亦可导致肝阴不足,脾胃居于中焦,可运化水湿,脾胃虚衰亦可化生湿热上遏肝胆,下不能将精微物质散布于肾,进一步加重肾之虚衰及肝阴之不足,终致肝脾肾三脏亏虚,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谢师亦指出,因肝与脾胃关系密切,并且CHB患者经常出现属肝和属脾胃的错杂症状,故临证时必须分清主次,兼顾全面。

2 辨治特色

2.1 疏肝理气、祛瘀通络为主 《证治汇补·胁痛》曾记载言:“治宜伐肝泻火为要……疏散升发以达之”。谢师认为胁痛的病因主要为“痛则不通”,肝气郁结日久,闭阻脉络,气不行血,复可瘀阻脉络,脉络壅塞而不通,不通则痛,且病位在肝,即发为胁痛。故在治疗上谢师善用柴胡、香附、苏子、佛手、元胡、沉香、荔枝核、旋复花、桃仁、川芎、川楝子等药物,以达疏肝理气、祛瘀通络之功效,治疗效果显著。

2.2 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为要 《金匮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谢师认为肝与脾胃关系密切,其生理相互影响,病理相互关联,当脾脏虚弱,其运化功能失调可导致湿邪内和瘀滞,同时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故更易为湿邪所害,湿邪蕴久生热,故其发病中脾虚夹杂湿热之证较为多见。在治疗上谢师善用豆蔻、草豆蔻、砂仁、薏米、焦白术、苍术、板蓝根、连翘、黄芩、栀子等药物,以奏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效果尤著。

2.3 祛邪切勿伤正 谢师指出,肝病日久的患者,病邪久羁不去,耗伤正气,正气亏虚,无力助气血运行,血行不畅,瘀血停积,瘀血痹阻肝络。温热疫毒入侵,长时间蕴结于肝,以致肝体失养,肝用失调,子病及母,日久及肾或素体肾虚,水不涵木,最终肝肾阴虚,肝肾同病。同时脾胃虚衰亦可化生湿热上遏于肝胆,下不能将精微物质散布于肾,进一步加重肾之虚衰及肝胆不足,导致病情虚实夹杂,正虚邪恋,疫毒胶结,病情迁延难愈。在治疗上谢师指出CHB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因此总的治疗原则是和中守方,缓缓收功,善用生地、枸杞、黄芪、太子参、五味子、川楝子、甘草等药,在祛邪的同时滋补肝肾,柔肝缓急,顺肝木条达之性以显其功效。

3 医案举例

患者,男,51岁。首诊于2016年11月30日。以右胁隐痛10年余为主诉就诊。患者既往有CHB病史10年,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测结果示:HBV DNA 2.03×108copies/ml,谷氨酰转肽酶(GGT)48.51 U/L,余正常。现患者面色少华,形体适中,右胁肋偶有隐痛,纳可,寐可,排便次数不规律。舌质紫暗,苔黄腻,脉沉滑。处方:水飞蓟、薏苡仁25 g,焦白术、苍术、田基黄、板蓝根、连翘各20 g,桔梗、木蝴蝶、柴胡、佛手、苏子、砂仁、延胡素、肉豆蔻、草豆蔻各15 g,黄芩、栀子各15 g,金钱草35 g。共7剂,水煎服,1剂/d,300 ml,早晚分服。于2016年12月7日二诊,服药后诉右胁隐痛减轻,大便可,寐差。效不更方,继续上方14剂,水煎服。1剂/d,300 ml,早晚分服。于2016年12月21日三诊,服药后诉胃痛减轻,胃脘偶有不适,伴嗳气,大便2~3次/d,偶有胃脘胀满。在上方加海螵蛸25 g,浙贝母20 g。7剂,水煎服。1剂/d,300 ml,早晚分服。于2016年12月28日四诊,服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大便1~2次/d,偶有乏力。上方去木蝴蝶,加玄参15 g。继服14剂。于2017年1月11日五诊,服药后诸症均有好转。舌质暗红,少许腻苔,脉沉弦滑。上方加黄芪、太子参各15 g。予14剂,水煎服,1剂/d,300 ml,早晚分服。后随诊,患者自述病情趋于稳定。

按:该患者中医诊断为肝胆湿热型胁痛。其感染病毒后多有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横乘脾土,或者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的病理机转。除脾虚外,其另一个病理因素主要为湿邪,湿热疫毒入侵,久蕴于肝,致肝失濡养,加之子病及母,日久及肾而致肾气亏虚,水不涵木,致肝肾阴虚、正虚邪恋、疫毒胶结,病情迁延难愈。治以疏肝健脾,燥湿解毒。以柴胡、苏子、佛手等疏肝解郁;以肉豆蔻、草豆蔻、砂仁、薏米,焦白术等健脾化湿;以苍术燥湿;以板蓝根、连翘、黄芩、栀子清热燥湿解毒;金钱草利胆;田基黄、水飞蓟抗病毒;延胡索理气止痛。患者连续服药后,其生化指标降至基本正常,症状消失。

CHB其发病主要以肝气郁结闭阻脉络、脾虚与肝经湿热夹杂以及肝脾肾三脏俱虚为主。谢师指出,由于本疾病的病因病机及病位病性复杂,病情迁延,因此在治疗时应明确辨明湿、热、郁与肝、脾、肾虚的关系,在疏肝理气、祛瘀通络、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同时切勿伤正,适度应用扶正与祛邪,以此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

猜你喜欢

肝经肝胆肝气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疏通一下肝经
侧卧养肝气 仰卧和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