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军运用虫类药治疗偏头痛经验整理
2020-12-10黄疆川王天鸣赵建军
黄疆川,陈 青,王天鸣,赵建军*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疾病,以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搏动性跳动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发病率较高,且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西药虽可以较快的缓解发病症状,但容易反复,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效果欠佳且治疗费用昂贵,不利于广泛应用。而服用中药对于减少患者发病次数,减轻疼痛程度等,具有明显的效果。赵建军教授临床治疗偏头痛经验丰富,处方中常加用虫类药以提高疗效,效果显著,现将其运用虫类药治疗偏头痛的经验整理如下。
1 偏头痛“瘀血阻络”的特点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慢性疾病,病程较长。叶天士认为“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临证指南》),李用粹亦有“瘀塞经络,与气相搏,脉满而痛”(《证治汇补》)的论述。赵师认为,病程日久则多兼“瘀血阻络”的特点,即所谓“病久入络,久病多瘀”。而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脑为髓海”,为人体至高之处,无论疾病发展过程中因何种原因致使瘀血阻络,脑窍不通,皆可出现头痛等临床表现。现代对偏头痛的临床研究中亦发现,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的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正常人,且血小板聚集功能也明显亢进,表明瘀血与偏头痛的发病密切相关。[1]
2 虫类药总论及治疗机理
虫类药是动物类药的别称,是指药用动物的干燥全体、除去内脏的动物体或部分、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生理或病理产物以及虫类加工品。性喜攻逐走窜,通经达络,搜剔疏利,无处不至[2]。赵师认为,偏头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多具瘀血阻络的特点,若单用草木之品治之,常有力轻而任重之感,非虫类药不能疏络剔邪。正如叶天士谓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虫类药走窜之力迅猛,多具搜风化痰通络之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较之草木之品更甚一筹,故针对“瘀血阻络”的特点,选用虫类药加入处方中,常可出奇制胜,以建其功。
3 常用虫类药论述
赵师临证处方中常选用全蝎、蜈蚣、僵蚕、地龙、水蛭、土鳖虫等治疗偏头痛。僵蚕化痰之功较强,《本草思辨录》谓:“僵蚕,味辛气温而性燥,故主湿胜之风痰”;全蝎、蜈蚣祛风通络之功较为显著,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云:“全蝎色青善走者,独入肝经,风气通于肝,为搜风之主药”。临证时两者常相须为用;水蛭、土鳖虫活血祛瘀力强,走窜穿透力甚,皆属活血破瘀峻药,对于瘀血较重者用之效果明显;地龙则息风止痉作用明显。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全蝎的镇痛效果明显,无论是外周还是中枢给药,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土鳖虫短效镇痛作用比较好,地龙则具有长效的镇痛作用;水蛭则具有极强的凝血抑制作用,能高效抗凝血、抗血栓形成 [。僵蚕则表现出较强的抗纤溶活性。
4 临证经验
赵师指出,应用虫类药治疗偏头痛虽具有量小而效大的优势,但仍要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否则用之不唯不效,甚至可能反受其害。虫类药多为力猛功专之品,若单用或久用则有耗气动血之弊,故临床应用时须依据正气之强弱及所选虫类药的药性,配以相应扶正补虚之药:如气虚则配党参、黄芪等补气;血虚则伍当归、白芍等养血;如全蝎、蜈蚣皆温燥之品,使用时宜配伍生地、麦冬等滋阴补液;土鳖虫、地龙、僵蚕、皆咸寒之物,应用时多配伍细辛、桂枝等温经散寒,如此配伍方使正不伤而邪自退,且可长期应用而避免其副作用的产生。此外,虫类药多属有毒之物,临床应用之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药物的炮制方法以及剂量要求。正如孙思邈所言:“胆愈大而心愈小,智愈圆而行愈方”,如此方可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