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西藏红色文化资源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2020-12-10牛燕军
牛燕军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陕西咸阳 712082)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历程中,凝结和铸就了以“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等为代表的西藏红色文化资源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藏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基因,大力挖掘并与时俱进地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不仅是传承和弘扬西藏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也是推进西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形势要求和时代呼唤。
一、运用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必要性
(一)西藏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部西藏红色文化的形成史就是西藏各族民众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史。充分挖掘和利用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丰富内涵,是新形势下不断增强西藏各民族“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要求和应有之义。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顺应了西藏人民和上层爱国人士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分裂阴谋、渴望解放和祖国统一的历史发展潮流,进藏工作人员和人民解放军通过开展反帝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工作,建立了拉萨市爱国青年文化联谊会、拉萨市爱国妇女联谊会、日喀则爱国青年文化联谊会等反帝爱国统一战线组织[1](P681),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强了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策动全面武装叛乱,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包括西藏爱国上层在内的西藏人民充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同解放军官兵站在一起,坚决反对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叛乱斗争,为维护国家统一、边防安全和民族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殊年代锻造的爱国主义崇高理想信念和革命品质,并没有在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被丢弃和遗忘。正是在这种宝贵历史经验和强大精神力量的感召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百万翻身农奴,团结各界爱国人士,排除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原奇迹。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而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爱国主义精神在西藏的具体体现,也将成为西藏各族儿女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西藏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开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进方向”[2]。西藏红色文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过程中,一方面,无论是“老西藏精神”还是“两路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特有文化形态在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以及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具体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西藏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西藏红色文化也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先进文化的思想源泉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是当代西藏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着新鲜血液和时代内涵。二者一脉相承,有机融通、不可割裂。所以说,必须从辩证统一的角度正确理解西藏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西藏红色文化时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背景出发,才能有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同样在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外延时,西藏红色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总之,西藏红色文化积淀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坚定西藏各民族文化自信与认同的源头,在引领西藏各族人民前行方向的过程中,成为构筑西藏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柱。
(三)西藏红色文化资源是巩固中国共产党在西藏意识形态主导权和领导权的有力武器
“用好红色文化,有助于强化‘四个自信’,进而有助于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西藏人民实现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的伟大实践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西藏上层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从大力开展反帝爱国统一战线到实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积累了符合西藏历史和现实特点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丰富经验。新时代、新形势下,分裂主义对西藏思想领域和社会基础的侵蚀不会停止,西藏的反分裂斗争面临的长期、尖锐、复杂局面没有改变,同时西藏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也呈现新的发展态势,面临新的考验挑战。
作为西藏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法宝和锐利武器,能否充分发挥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在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性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功能,直接关系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能否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袭,保障西藏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以及党对西藏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领导权等重大问题。
二、运用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学术研究的起步与发展
有关西藏红色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进展缓慢。目前专门针对西藏红色文化的研究相对薄弱,廖承英(2012)曾在西藏日报发文论述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但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进一步理论探讨或实证研究成果很难见到。
“老西藏精神”是西藏红色文化的结晶,最能反映西藏红色文化特色,学者从不同层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因篇幅所限,只能择要介绍著作情况。2017年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一书,是对“老西藏精神”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代表性学术专著。作者施俊伟从“老西藏精神”的形成发展、科学内涵、历史地位、时代价值以及传承弘扬等方面展开了研究。除此以外,作为一本专门以“老西藏精神”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刊物,《老西藏精神研究学刊》从多学科的理论与视角,对“老西藏精神”展开综合性研究,目前已经公开出版发行两辑。
探讨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二者之间关系的相关成果则较少。目前查阅到有两项相关课题,分别是西藏农牧学院教改项目“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与西藏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研究”,以及2017年西藏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以西藏红色资源为载体创新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这两项课题主要是从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与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入手进行研究的。论文方面,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仅有几篇论文是基于西藏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思路展开研究的。例如陈敦山在《新时期西藏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思考》以及《充分利用西藏红色资源做好全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的文章中,主要探讨了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工作方面的独特价值。
通过梳理分析可知,目前学术界专门针对西藏红色文化进行系统、深入、具体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探讨西藏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而西藏红色文化的功能和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教育领域,它与当前西藏社会各界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精准扶贫工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都有着密切联系,与时俱进地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着较大的研究空间,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西藏红色文化遗迹的认定修护
近年来,西藏当地政府加快了革命遗迹的保护、修复及建设进程。具体表现在:首先,加紧对西藏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展开调查认定,为相关保护开发工作的展开提供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2006年西藏自治区重要历史和革命文物调查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2007年西藏自治区“红色遗迹”抢救保护工作办公室成立[4],此后西藏各地(市)也相应成立了重要历史和革命文物调查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这些组织机构的成立,为开展西藏革命文物的摸底调查和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此基础上,自2009年西藏启动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楼等在内的首批共九个红色遗迹抢救保护项目以来,西藏红色遗迹的调查认定工作得到极大的推进。目前,西藏自治区共调查、登记革命文物点24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其他革命文物点184处[5]。其次,将已经认定的西藏红色遗迹,列入政府工作的总体规划,并投入专门人力、物力、财力展开修缮和保护工作,以充分发挥这些红色遗迹在开展新时代西藏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的特殊功能。
(三)西藏红色文艺作品的创作
西藏红色文艺作品是指以西藏各族民众在不同历史时期投身西藏革命、建设的感人事迹为题材,创作而成的包括影视剧、歌舞、戏剧、文学作品等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具体而言,以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包括:由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制作的十集微纪录片《老西藏精神》、央视军事频道播出的四集文献纪实片《老西藏精神》、由罗次作词,尼玛卓嘎作曲的歌曲《老西藏》等。以讴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包括:电视纪录片《川藏公路修筑纪实》《青藏川藏公路通车》、43集电视剧《雪域天路》、电影《天慕》、新编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等。以反映进军西藏阿里的“英雄先遣连”革命乐观主义、勇于用生命挑战极限和革命大无畏精神为题材的24集电视剧《先遣连》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文艺作品,是西藏与内地联系不断加深,军民团结日益紧密的生动典型,有利于提升西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四)西藏红色旅游的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红色旅游经历了从萌芽、初步发展到综合发展,再到全面发展的历程”[6]。西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孕育了丰富而具有特色的红色资源,但是与全国相比,西藏红色旅游的开发利用却起步较晚。如何将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与旅游开发有机融合,不断激发西藏红色旅游的社会价值和教育功能,弘扬和培育西藏各族民众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西藏各级政府逐渐加大了重视力度,并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具体体现在旅游景区及硬件设施的打造完善、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等方面。
旅游景区的打造及硬件建设方面:目前西藏结合自身地域特色,正在打造“一个核心景区、六大示范景区、两大重点发展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板块。一个核心景区即拉萨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楼旧址、拉萨烈士陵园、青藏铁路拉萨站、西藏军区军史馆、尼木烈士陵园等景点。六大示范景区主要包括:江达县岗托红色旅游景区、波密红色旅游景区(红楼、将军楼、十勇士纪念碑等)、那曲县革命烈士陵园、山南烈士陵园、江孜红色旅游景区、改则县英雄先遣连遗址。两大重点发展区分别是山南红色旅游区和昌都红色旅游区[7]。此外,对这些红色景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设施改造升级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主要围绕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45个红色旅游景点,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项目。
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丰富方面:文化内涵是决定红色旅游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围绕如何讲好西藏红色故事,使更多人能够了解西藏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底蕴,感受西藏红色文化的魅力这一核心问题,西藏各级政府通过积极推动西藏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特别是推动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挖掘整合各类西藏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形式多样、寓意深刻的精品红色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线路。例如,2019年西藏发布首条以拉萨和林芝红色旅游景点为主的“红色+”复合旅游产品和线路。同时,以举办红色旅游故事比赛、加大红色旅游讲解员队伍建设、举办红色主题文艺活动等为标志,相继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参与性强、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
西藏红色旅游的宣传方面: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进行推广宣传。同时,通过举办或参加与旅游主题相关的节日、活动、会议等,提升西藏红色旅游资源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例如,为推广当地红色旅游资源,2017年江孜县举办“英雄古城,魅力江孜—红河谷之旅”旅游推介会、2018年亚东县举办“第一届红河谷旅游推介会”等。
(五)西藏红色阵地的建设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也是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8]。就西藏红色文化资源而言,作为中华民族优良革命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开展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不仅可以促进西藏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也能为增强西藏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当前西藏各级党组织通过紧密结合重点实施的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等工作,实施红色文化进城市社区、进农村牧区、进矿山企业、进学校课堂、进宗教场所,不断推进着西藏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例如,阿里地区以创建“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为契机,不断提升高原边疆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山南市乃东区借鉴武汉市“红色引擎工程”,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红色阵地的建设;林芝市大力实施“政治筑心工程”,在抓好基层党建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等。
三、运用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创新西藏红色文化表现形式,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载体
“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而是落后于时代,必然会失去人们的喜爱”[9]。所以说,创新红色文化表现形式,是确保西藏红色文化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首先,与时俱进地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组建宣讲团和文艺团,开展西藏红色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活动,以及利用各类节日和活动,组织人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各类仪式性活动等形式,实现“请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其次,与时俱进地挖掘一批弘扬和践行西藏红色精神的典型素材,并创作成小说、书画、电影、戏剧等红色文化精品,以富有时代气息的红色经典向西藏红色精神致敬,加强西藏红色文化精品活动建设,创新西藏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西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载体。最后,将西藏红色文化与大众文化有机融合,增强西藏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和生动性,发挥对大众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功能。同时,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西藏各族群众对红色文化的参与度、认知度,让西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加接地气、聚人气。
(二)发展西藏红色文化产业,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效性
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创新发展的有效手段,而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是衡量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效果的重要方面[10]。西藏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树立科学、可持续、有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理念。西藏各级政府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中,要遵循保护与开发不可偏颇的原则,以对生态环境和历史原貌的保护为前提和基础,结合当地自然人文特色,建立科学、创新的发展机制,重点、差异化地实现西藏各地红色文化产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构建西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性节日、活动,修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等,在不断用红色文化惠民利民的过程中,将西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细落实。最后,市场化运营,是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更好发挥西藏红色文化资源独特而重要的教育功能的客观要求。在由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并完善《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11]的基础上,各地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彰显地方特色的、富有内涵的红色文旅品牌,并注重西藏红色文旅品牌的开发、营销和推广等环节,不断完善西藏红色文化产业链。
(三)拓展西藏红色文化传播交流的渠道,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影响力
首先,进一步优化传统媒体在西藏红色文化传承中的主导地位和功能。西藏各级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体,要在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在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引导西藏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西藏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当前新媒体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已经成为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渠道,对受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但是“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没有跟上新媒体的发展速度,有被边缘化的趋势”[12],为此西藏相关部门要积顺应时代潮流、牢牢把握发展契机,主动推动西藏红色文化传播主渠道从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的转变,不断拓展和深化发展空间。在探索“互联网+西藏红色文化”新模式、开展西藏地方红色历史资源的数字化保护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实现西藏红色文化传播在线上、线下形成强大合力,不断提升西藏红色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影响力。
(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西藏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教化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传承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13]。西藏各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西藏红色文化的传承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联系紧密。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西藏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载体和动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制定出台《深入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专家学者编排红色读物等方式,将西藏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尤其是融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让西藏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挖掘西藏红色文化资源的德育功能,增强西藏高校各族大学生“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理想信念。
另一方面,西藏红色文化也能够推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首先,围绕西藏红色文化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西藏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其次,通过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将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机融入西藏大学生的立德树人的各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最后,通过探索西藏红色文化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不仅可以拓展西藏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也客观上推动了西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