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0-12-10

关键词:品管圈口服心血管

侯 迪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河南 南阳 474150)

心血管内科属于重要科室之一,负责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因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情绪,而且治疗见效慢,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应激原,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感受,加上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不足,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此则需要做好护理干预[1]。本文对此予以研究,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50例患者,病例择取时间范围为2018年7月~2020年1月,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5例)中,男14例,女11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7~77(55.89±3.56)岁,疾病类型:3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心律失常、7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研究组(25例)中,男15例,女10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8~78(55.90±3.77)岁,疾病类型:2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心律失常、8例高血压、11例冠心病;统计分析组间一般资料,结果无意义,可作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组建品管圈护理小组,选出圈长,确定主题,对组内成员进行相关培训。①计划。先调查口服用药错误情况,了解护理风险事件,与循证医学结合,分析相关调查数据,制定护理计划。②执行。以通俗语言向患者讲解药物使用方法、时间、剂量等,并对药物药理机制进行介绍,说明用药禁忌,优化给药流程,针对医生及药师进行培训,对患者用药进行监督,做好警示和标识,对用药后情况进行观察。设置床栏,在走廊和厕所等位置加设扶手,并做好“小心滑倒”的标识,定时检查导管情况,定时翻身。③检查及处理。圈长指导并监督各项措施执行,对患者情况进行定期问询,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对照目标和执行结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纠正,提出整改措施,进入下一个循环。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口服用药错误发生情况;②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s)、(%)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口服用药错误发生情况对比

从口服用药错误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1例给药时间错误,对照组3例给药时间错误、1例给药品种错误、1例给药剂量错误、1例漏给药,研究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1例坠床、1例跌倒,对照组1例导管脱落或堵塞、2例压疮、1例坠床、2例跌倒,研究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伴随护理模式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心血管内科护理模式也逐渐发生转变,根据疾病特点,结合患者特点,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和错误问题,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2]。品管圈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首先建立品管圈护理小组,以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护理水平。通过执行护理计划,有效预防口服用药错误情况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最后通过检查和处理,可以进一步发现并总结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进入下一个循环[3]。本次研究中,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的患者口服用药错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可见品管圈护理模式的效果更佳。

4 结 语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口服用药错误事件发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品管圈口服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