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洲际英才学院为例

2020-12-10王中锋李恩菊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英才产教校企

袁 丽,王中锋,李恩菊

(1.2.3.陕西工商学院 酒店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洲际英才学院实践基地是2013年度我校与洲际酒店管理集团基于“共同规划、共构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原则和理念,立足现代酒店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依托,整 合学校、企业、省饭店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和优质教育资源,以协议形式缔约共建的二级学院,是我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的有效探索。

洲际英才学院实践基地是我校的教学单位,也是洲际酒店集团的组成单位,是互融共生的利益实体。

一 、洲际英才学院实践基地的时代意蕴:落实立德树人,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性选择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教育,是与产业状况、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产教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助力高职院校实现人才精准培养,解决学校人才输出和企业人才需求对接错位的现象。国家连续打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组合拳”,如何让政策真正落地,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学院历经七年的实践和探索给出了答案。

二 、洲际英才学院实践基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施方略

(一)校企责任共担,打造共生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洲际英才学院由洲际酒店集团高层管理者担任院长,我校专业带头人任执行院长,企业人员和我校教师共同承担人才培养暨生产经营工作,建立双岗双责、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收益共享的保障机制和制度体系,将之视为实体生存发展的纲;制定了各方面的规范、细则,将之视为生产运营之目;确立共同愿景,树立共同使命,成为互融共生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基地肩负与学校共育人才的责任,强化产教融合的统筹规划,建立了学校教育与酒店发展的战略对话机制,在育人过程帮助企业获得利益、学生实现价值,更致力于帮助学生在“英才学院”增值,不断吸引优秀学生到基地,带动基地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对接产业、依托行业、密切企业,夯实校企合作“朋友圈”。基地成立了由学校、洲际集团、省饭店协会三方共同组成的教学指导建设委员会,启动行、企、校三方深度合作,明确企业、行业协会在推进“引企入教”改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强化教学指导建设委员会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高屋建瓴式的方向引领,协调联动,通过联席会、座谈会、通气会等方式指导基地在行业人力资源预测、行业职业标准开发、职业技能鉴定、检查评估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在专业发展规划、专业标准制定、课程开发、教学效果评价、学生顶岗实习、共同培训专业教师等方面对基地进行指导和帮助,保障产教融合顺利开展。

(三)为我所育、为你所用,创新“双主体、全过程、三对接”培养模式。根据洲际酒店集团的人才需求,践行兼顾学生、学校、企业三方需求的培养路径,为集团量身培养稳定的、“无缝对接”的高质量酒店专业人才。创新“双主体、全过程、三对接”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以学院和企业为主体,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专业课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将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岗位性;协作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组织教学实施、技能培训考核;确保专业建设方向与企业发展一致,教学内容与技术标准一致,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一致。

(四) 围绕岗位人才要求,构建基于酒店岗位群需求的课程体系。基地围绕岗位人才要求,形成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动态融合的产教互动课程开发机制。校企双方按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等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坚持以酒店行业为背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注重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认同感、职业素养、创新意识的综合培养;构建了符合现代酒店业技能需求和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相互支撑、相互融通的课程体系。

(五) 厚植产教融合育人环境,创建校内外“学习酒店”。按“学校酒店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条件要求,在洲际酒店集团旗下西安皇冠假日酒店、西安中晶华邑酒店共建了前厅、餐饮、礼仪实训室;在校内则按照 “洲际教学酒店”标准共建了中西餐实训室、形体实训室、前厅实训室,及集教学+运营一体的12间客房实训室和悠然咖啡吧、禾木茶艺室协同育人中心,创建了导师带徒弟的真实实践教学环境。通过把教室搬进酒店,把酒店当作教室,将学生融入服务一线,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熟悉酒店服务的过程及管理的具体运用,在学中做、做中学,感悟真实的职业环境,参与酒店的生产运营,接受酒店的文化熏陶,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六) 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创建“学生——学徒——员工”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校企共同研制、实施招生招工方案,规范学校招生录取和酒店用工程序,探索创建了“学生——学徒——员工”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学生入校通过试学、申报、考核、面试等环节,进入英才学院实践基地学习,与学校、酒店三方签订就业保障协议,使学生在入校时就已成为职业人,学习酒店的文化和技术,毕业后直接到集团旗下酒店就业。实现了招生即招工,通过招生与招聘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培养工学一体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实现高水平就业。

(七)实施 ‘双导师’制度,推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了由校内骨干教师和酒店师傅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现教师与技师双向融合。基地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共同承担。确保师资 “融入行业”,培育趋向专业化、全面化。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上一门课程、带一支团队、抓一个项目、做一次展示、出一批成果,吸收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兼职教师参与团队建设。激励校内教师到酒店一线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兼以国家培训、出国研修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对口率,培育“上台能讲课,坐下能科研,进酒店能服务”的专家型教师队伍。

三 、洲际英才学院实践基地的建设成效

(一) 企业发展有了人才。7年完成了32个订单班或管理培训生班的培养,为集团输送“零适应期”的从业人才378人次,改善了酒店高技能人力资源缺乏的现状。根据用工反馈及毕业生跟踪调查, 酒店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8%以上。

(二) 学生就业不愁岗位。基地每一期“冠名班”形成伊始,集团酒店就已做好相关岗位的预留,毕业生可在集团大中华区250多家酒店选择岗位。基地的校企联合培养,确保学生实现了“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转换,实现了上岗“零距离”,基地毕业生被称为“免检人才”。

(三) 学生成长有了平台。作为全球前三甲的酒店管理集团,洲际集团着力提升企业知名度,“量”企业需求之“体”、“裁”学生培养之“衣”,致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七年向46人次优秀学生发放奖学金27万余元。截止2019年7月,8名毕业生已成为国际五星酒店部门经理(副经理),37名成为了部门主管,而酒店行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成为主管需要2-3年,成为经理则需要6-8年。

(四) 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基地“双师双能型”培养制度更加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专业能力不断增强,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校企人员“双聘工程”的广泛开展,建成了涵盖酒店一线岗位HR、餐饮客房等部门技术能手的近50人的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聘用洲际集团总经理以上职位的兼职教授8人,校内4名教师在各级各类行业协会或组织担任职务。七年来基地培训企业师傅1700余人次,选派学校教师到企业工作锻炼50余人次。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专任教师中,有“双师双能型”教师12名。

(五) 学校办学不愁生源。通畅的“出口”决定了旺盛的“进口”, 基地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良好素养坚定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信心,更赢得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充分认可,每年招生咨询阶段“英才学院基地”培养是最热门的话题,学校藉此不断获得优质生源。

(六)专业内涵建设实现突破跨越,标志性、引领性成果不断涌现。酒店管理专业于2013年获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2014年获陕西省高职专业综合改革首批试点专业。2017年,基地“管理培训生”杨廷岚代表陕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西餐宴会服务赛项获一等奖,是西北高职院校首次在该项目中获一等奖;同年9月,酒店管理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2018年,酒店管理专业获批国家旅游局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酒店管理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校企合作开发的礼仪类MOOC《美的必修课——大学生自我形象设计》被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在全球大型学分课运营平台智慧树运行4轮次以来,有全国50余所本科及高职院校的近50000人选修学习。

(七) 示范辐射效应凸显,智力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先后有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青海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等来校考察“洲际英才学院实践基地”经验。同山西省旅游局、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延安市旅游局合作,在人员培训、人力资源支持、经营管理咨询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服务及旅游精准扶贫。同政府、企业合作开展了《上海高星级酒店员工离职因素分析》、《榆林市农家乐品质提升工程项目》、《酒店实习生管理培训研究》等横向项目研究;同大荔县签订了《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依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进行全域旅游发展研究,把科研优势真正融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攻坚等工作,智力支持区域旅游发展,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

四、基于洲际英才学院实践基地项目的反思

(一)特点和创新点。1. 推进了产教融合深度。从育人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教学资源等多角度创新了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2. 探索创建了“学生——学徒——员工”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3. 践行兼顾学生、学校、企业三方需求的培养路径。通过培养方案共定、课程合作开发、人才联合培养,为企业量身培养了稳定的、“无缝对接”的高质量酒店专业人才。4.“双基地”一体化协同育人。提升基地的实践教学育人功能,实践课时达总学时的50%以上,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二)体会与反思。1.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活动,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培养出知行合一,服务供给侧改革,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现代服务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2.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必备基础。职业教育应主动推进供给侧改革,学习借鉴行业企业成熟先进的管理经验,深化教育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强化质量意识,优化制度体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锻炼一支敢打硬仗、坚守职业教育的人才队伍,培养出基本素质过关、职业素养合格、职业技能过硬的社会劳动者,服务经济发展。

(三)不足与深化。1.强化服务能力,真正形成产教技术协调进步升级的良好循环。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与各主体在人才培养、市场开拓、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融合深入而广泛,但技术合作创新和产业协调进步机制的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强化,需要学校继续强化服务能力,瞄定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解决困扰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问题,促进产教融合实体和合作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成果共享。2.加强产教融合在专业层面作为人才培养形式的针对性研究。本案例提炼总结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一些认识成果,但作为专业层面的一种人才培养形式,需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和成长过程中的具体机理、影响因子、核心环节等内容。

猜你喜欢

英才产教校企
诚聘英才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苏州:最高礼遇献给天下英才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沈阳体育学院诚邀天下英才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