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田密苗播种试验

2020-12-10唐晓飞

新农民 2020年22期
关键词:叶龄基本苗播量

唐晓飞

(黑龙江省红卫农场,黑龙江 佳木斯 156322)

1 试验落实情况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红卫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园区进行,草甸白浆土,地势平坦,多年老稻田。地号南区5*3:有机质32.7g/kg、碱解氮131.00mg/kg、速效磷30.8mg/kg、速效钾120.76mg/kg,pH值6.33。

1.2 供试材料

1.2.1 供试品种:龙粳31,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平均产量634.15kg/667m2,主茎11叶,生育日数130d,需活动积温2350℃,株高95.9cm,每穗95.3粒,千粒重26.15g,出米率71.3%,分蘖力中等,株型收敛,抗倒性强,耐冷性强。

1.2.2 供试肥料: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3个处理和1个常规对照,不设重复,每个处理90盘。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密苗播种为4月28日,插秧为5月15日,密苗较常规出苗快3~4d,出苗到插秧时间比常规育苗少13~14d,播种到插秧比常规育苗少17~18d。

根据密苗不同处理的秧苗素质调查结果表明:密苗处理的秧龄平均在2.5左右,较常规低1个叶龄;苗高平均为10.8cm,较常规低3.8cm;第一叶长平均为1.64cm,较常规低0.07cm;第二叶长平均为5.3cm,较常规低0.4cm;第三叶长平均为4.72cm,较常规低2.08cm;第一叶鞘高平均为2.68cm,较常规低0.42cm;1~2叶耳距平均为2.07cm,较常规低0.23cm;苗基部宽相差不大;总根数较常规平均低1.8条;百株地上干重和百株地下干重较常规对照平均低0.91g和0.47g。随着播量的增加苗高、第一叶长、第二叶长、第三叶长、第一叶鞘高、1~2叶耳距、总根数、百株地上干重和百株地下干重呈现降低的趋势,原因一是密苗处理在棚内的生育期较对照短;二是随着播量的增加播种厚度加厚,种子叠层,其中300g/盘的处理种子叠层现象最严重,造成种子出苗不齐,顶盖严重,营养土供应养分不足,楔子苗增多,秧苗素质降低;后期秧苗盘根不好,易散苗,增加了卷苗运输和机械插秧的难度。

2.2 不同处理株高和茎数变化情况

根据密苗不同处理插秧后本田调查结果表明:密苗处理随着播量的增加插秧基本苗增加,较常规洋马处理的基本苗平均高0.8株/穴;但根据6月25日和8月14日的茎数调查结果,密苗处理的茎数较常规平均低1.4株/穴和0.9株/穴,原因是密苗处理的基本苗中楔子苗较多,插秧后基本苗中较矮的楔子苗易淹苗;加上离乳期插秧,秧苗适应外界的低温能力较差,造成部分基本苗死亡,分蘖数量降低。密苗处理的株高随着播量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原因是离乳期2.5叶龄插秧较常规低1叶龄,本田插秧后叶龄始终较常规低1叶龄,使6月25日株高平均降低5.8cm,8月14日各处理均达到11叶龄后,密苗较常规株高平均降低0.7cm,差异变化不显著。

2.3 不同处理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由实验可以看出:常规产量最高为554.3 kg/667m2,其次是250g/盘的处理产量543.4 kg/667m2;300g/盘的处理产量最低为539.1 kg/667m2,较常规产量低15.2 kg/667m2,较250g/盘的处理产量低4.3 kg/667m2,较200g/盘的处理产量低1kg/667m2,200g/盘、250g/盘和300g/盘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不大,而穗粒数随着播量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龙粳31播量加大后本田产量较常规差异明显的原因是:2.5叶龄插秧较对照低1个叶龄插秧,本田追回1片叶需要消耗更多的土壤养分,且随着播量的增加,秧苗素质偏弱,延长返青时间,幼穗分化期土壤养分相对减少,每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产量降低。

2.4 各处理品质分析

由实验可知,受气候条件影响各处理的整精米率普遍较高、垩白米率较低。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差异。总体趋势是随着播量的增加整精米率呈现降低的趋势,原因是2.5叶龄插秧本田追回1片叶需要消耗更多的土壤养分,造成在同一施肥量条件下常规的有效穗数最多,整精米率最低。播量超过200g/盘后随着播量的增加有效穗数逐渐降低,晚生分蘖的无效穗增多,整精米率逐渐降低。

2.5 成本分析

根据成本分析表8及附表1结果表明,每1kg稻谷按2.6元计算:

常规播种135g/盘,每栋大棚种子成本1837元;密苗播种300g/盘,每栋大棚芽种成本3510元;密苗育秧增加种子成本1673元/栋;

密苗播种为4月28日,插秧为5月15日,播种到插秧育苗期为17~18d,常规育秧时间为35d,密苗育秧较常规节省17~18d育秧时间,节省秧田管理费用510元/栋;

密苗育秧减少二次防病费用300元/栋;

密苗育秧均费用121.4元/667m2,较常规197.7元/667m2节约76.3元/667m2成本;

综合产量效益和附表1成本分析,300g/盘密苗处理较常规净增效益少39.52元/667m2,密苗育秧亩均费用较常规节约76.3元/667m2成本,最终密苗育秧较常规育苗净效益增加36.78元/667m2。

猜你喜欢

叶龄基本苗播量
南阳市优质小麦豫农516播量优化试验
粘土地不同播种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0年富岛侧深施肥试验总结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
小麦新品种浚麦k8最佳播量研究
小麦播种密度对籽粒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
不同播种量与叶龄对无盘旱育抛秧水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