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
2020-12-10罗赟
罗 赟
(四川省南部县桐坪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南充 637300)
0 引言
我国因为有着较为广阔的地域面积,由此决定了不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存在明显的差异,当然,在地区进行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也应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措施。
1 农作物种植技术分析
1.1 播种前的准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为了能够保证农作物产量提高的同时,也有着极高的质量,此时在播种农作物之前,就必须有完全的准备,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加强选种环节的重视程度。要想能够保证农作物种植后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那么种植人员就必须选择高质量的农作物种子,确保种子有着极高发芽率的基础上,更是接下来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保证。在选种过程中,种植人员应该抛弃一些破损或者是有虫子叮咬等的种子,选用一些有着良好品相的种子。当然,因为不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类型具有明显的差异,此时也决定了选种工作的不同特点,种植人员应该结合本地区农作物种类下,对其颜色以及粒型等加以全面分析;第二,从土壤方面出发,我国大多数的农作物,往往需要较为湿润以及松软的土壤结构,希望能够全面收集营养成分的基础上,更是提高发芽率的关键。面对该种现状下,种植人员应该在农作物种植之前,先对土地灌溉工作进行把控,然后开展深耕以及翻土等处理,对存在的杂草加以全面去除,严禁因为较多杂草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的现象。
1.2 对种子的处理
所谓的种子处理环节,主要就是借助药物作用,对农作物实施全面的“包衣”处理,降低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例如,针对我国某地区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的农作物,可以融合适当浓度的化学药物,对农作物实施拌种处理,也就是行业人士所讲的“包衣”。从玉米农作物方面进行分析,种植人员通常会利用灵丹粉或者是福美双等药物,对玉米种子加以拌种,能够保证玉米幼苗免受地老虎以及根蛆等的威胁,更能够确保玉米幼苗时期有着较强的病虫害防御性能。当然,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农作物“包衣”环节的重要性,此时在种植人员完成该环节之后,严禁强烈阳光对种子的暴晒危险,同时,保持晾晒种子处于良好通风的条件下,以此才能够达到良好抵御病虫害的效果。最后,在农作物幼苗到后期的生长环节当中,最常见的就是白粉病的小麦以及水稻等,像棉铃虫、棉蚜等也是不利于农作物良好生长的常见病虫害形式,一旦农作物饱受病虫害的威胁,此时降低农作物产量以及质量的基础上,自然也会对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由此也就突出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2 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我国有着广阔的地域面积,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特点不同,自然决定了其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差异性,在对本地区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站在农作物生长规律下,结合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加以全面的预防。一方面在对农作物种子正式进行播种之前,妥善的进行种子的“包衣”处理,另一方面还需要融合本地区的气候等外界条件,实施的开展土壤的翻新等处理,维持土壤结构具有充足的养分,通过土地修整来加速枯叶、上季作物秸秆的腐烂程度,达到有效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基础上,也能够促使土壤结构具有较强的蓄水性能,达到农作物增产增量的目标。最后,还可以开展轮作种植的形式,促使土壤当中的养分得以均匀的分摊在农作物身上,降低病虫害的生存空间范围,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种植人员在应用药物实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必须把控好药物的使用剂量,先对农作物的受害程度等加以全面调查,根据获取到的数据结果在制定针对性的药物喷洒方案。
2.2 田间管理的防治
所谓的田间管理,主要就是种植人员融合耕地以及施肥等多个环节下,致力于营造良好农作物生长环境当中。做好耕地部分的管理工作,种植人员可以定期对田间实施除草工作[1],保证杂草不会分摊农作物的土壤养分;定期开展施肥以及灌溉等工作,维持土壤结构湿润度,降低干旱条件下蚜虫类病虫害问题的出现。
2.3 植物检疫
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鉴于多年以来我国行业人士推出了多样化的种植形式以及药物类型等,直接影响了病虫害出现的变异问题,更是导致病虫害的数量明显提高,像一段时间内,甚至还会出现一次比较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不利于农作物产量提高的基础上,自然也对农作物的质量有着不小的威胁。面对该种现状下,我国应该不断的制定完善的农作物检疫体系,对农作物的种植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2]。
3 结论
为了能够实现农作物增产增量的目的,除了应用合理的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外,定期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文章分别对农作物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依据的基础上,也能够全面提升农民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