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风险视野下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能力建设*

2020-12-10侯秋丽田丽芸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大学

侯秋丽,田丽芸

(1.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宝鸡市分校,陕西 宝鸡 721004)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兼济天下”的情怀,科学分析世界发展的局势与特点,客观勾勒风险的态势与表现,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设计了全球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线路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是社会主义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成为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能力建设的行动指南与行动纲领。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架及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能力建设的逻辑梳理

当社会主义中国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初,《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了全面科学的论述,随后将其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与《宪法》,也被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显示出其震撼的时代价值与强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

中国共产党人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以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己任,面对社会实际,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洁净美丽为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并设计了以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内容的科学建设路径。中国共产党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全球的和平发展和治理发出了坚定的中国声音,做出了前瞻的中国判断,呈现了科学的中国设计,拿出了可行的中国方案,贡献了靓丽的中国智慧。

(二)对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能力建设的认知

40年前,广播电视大学在“两条腿走路”教育改革思想的引领下,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诞生。多年的风雨兼程,广播电视大学秉持“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理念,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地市分校(工作站)三级办学单位向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发展中壮大成熟,并向四级构架迈进,已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命运共同体。与广播电视大学同义同语的开放大学的问世,将广播电视大学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传承、发扬、广大。开放大学前校长杨志坚先生讲,开放大学的办学成就之一就是“形成了‘构建国开共同体’办学模式”。①《开放大学章程》中明确的层级办学系统体制,就是对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最好解读。广播电视大学命运共同体向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转变,不仅仅是名字的转身,在本质内容上都有了新的飞跃,尤其是对能力建设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首先,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向高层次飞跃升华的客观,决定了能力建设的不断递进。回望开放大学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永不服输的开放大学人以自己的能力展示与作用发挥,以积极的态度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在锤炼自生能力的基础上,由早期初级的命运共同体向高层级的命运共同体靠拢迈进。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本质变化后,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变革升华也势必有所变革,由此决定了对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克服困难,消弭风险的能力有新的检视。加强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能力建设将成为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

其次,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能力建设是破译开放大学风险的文化密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现代远程教育带入一个“百花齐放”的新时代,多元的办学主体使开放大学告别了“一枝独秀”的昔日辉煌。开放大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及市场“红海”的残酷,决定了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面临着来自自身与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双重矛盾的挤压。我们客观的讲,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在发展中,自身能力的不足,能力整合、衍生、调适的不足,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都存在众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陈宝生部长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明确指出:“我们要警醒,目前的治理水平远不适应”。②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治理能力不容乐观。在实践中,这些问题会随时引发或显性、或隐性的、或综合的,我们曾经见识,或未曾见识的各类矛盾与风险,威胁着开放大学的安全发展。唯此,开放大学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在交流超越隔阂、互鉴超越冲突、共存超越优势中重视能力建设,加强能力建设,整合能力建设成为化解、消弭矛盾与风险的基本立足,也是开放大学科学发展、繁荣发展、安全发展、开放发展、美丽发展的“解码器”。

二、开放大学面临的风险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对风险的解释是“可能发生的危险”,“‘可能’‘潜在’是风险定义中两个主要的关键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取决于人为因素,取决于人对风险的判断能力和化解能力”。③因此,认知风险,分析风险,判断风险,才能有效的化解风险。十八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直面风险,不惧风险,接受风险考验,一再严肃的告诫党内存在着“四大危险”与“四大不足”。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再次语重心长地指出:“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④不仅展示了共产党人认知风险,承认风险的宽广胸襟与昭昭风骨,而且为我们设计了化解风险的“路径图”与“先手棋”。承认风险,着力化解风险是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与处事态度。

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开放大学客观地承认风险存在,分析、研判风险的现状,才是开放大学化解风险应有的态度。

1.内源性风险成为开放大学现存的风险的主流

所谓内源性风险是开放大学自身问题引发的风险。虽然开放大学有着四十年的发展史,但在自我革命、自我完善、自我建设、自我发展上存在着认识短缺、内力不足、机制不全、应变失灵、建设滞后、管理失位、内耗时有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开放大学从内部产生众多的风险隐患,成为阻碍甚至威胁开放大学生存与发展的主流风险。如认识风险、生存风险、管理风险、质量风险、规模风险、办学构架风险,网络安全风险,文化建设缓慢风险、科研后劲不足风险等等,可以说,能否有效地化解开放大学内源性风险关乎着开放大学的命运。

2.开放大学外源性风险的存在不容忽视

所谓外源性风险是开放大学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开放大学的生存与发展面对的是鲜活的社会,她自身不仅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同时也受到社会生活水平的制约,要接受社会的约束、考量与评判。从社会和治理的角度讲,开放大学在与社会接触与接受治理的过程中,鉴于外部环境变化,社会需求的变更,社会治理者与治理部门的种种原因,形成了开放大学的外源性风险的客观存在,时刻威胁着开放大学的发展。

3.综合性风险的权重比例不断加强

所谓综合性风险是内源性风险与外源性风险的结合表现。引发开放大学风险的元素往往不是单一的作用,而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类风险交织的结果。内源性风险占据主导,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相互叠加,且非传统风险不断衍生,随意性、多变性导致综合性风险的内涵不断变化且权重比例在不断攀升,成为目前开放大学风险存在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共商 共建 共享: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与路径

在开放大学的发展道路上,“命运共同体”的印记了了真切,以能力的作用与积累为自身的发展夯基垒石的轨迹清晰鲜明。开放大学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要有新作为、新进步,以“人类命运共体”的思想为引领,进一步锤炼、整合、衍生,建设自身的能力,化解各类矛盾与风险方是人间正道。

1.扣住共商,架构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能力体系

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是开放大学层级办学的基本构架,发展是共同体的共同发展,绝非某一个层级的单打独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开放大学40年风雨兼程的文化沉积。在新时代,以共商为出发点,逐一分析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育诉求、教育受众、教育环境,特别是分析自身与教育受众、教育环境的关系,分析自身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系,分析各层级办学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系,从而做出服务自身发展的正确判断,最终做出正确决策是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共同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构建以认知力、分析力、判断力、决策力为主要内容的逻辑能力体系,成为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能力建设的第一要务。既要构建开放大学本身的逻辑能力体系,更要通过自身逻辑能力体系的作用,明确决策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各类能力建设的指向与内容。当然逻辑能力体系的建设,需要开放大学最高层级的建设,更需要在此基础上不同层级独立性特征凸显的分级建设,但都必须紧紧围绕共同体的“共”字,通过相互协商、相互沟通完成,而绝非定于一尊的一家之言。共商下的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能力体系才会是科学、规范、有效的逻辑能力体系。

2.瞄住共建,架构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能力生态”体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与奋斗,这是共建的本质含义。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中有积极的作为,就必须紧紧围绕“共建”的落实,开展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各类建设,尤其是能力建设。简单的建设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独体能力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建设优质、生态、开放、共享,逻辑作用发挥的“能力生态”才是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追求的始终。它并非简单若干能力的简单组合,而是若干能力协调调适后的一种平衡,是若干能力在实践中积极应对变化,调适平衡共同发挥作用的良性状态。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在架构逻辑能力体系的基础上,面对自身命运共同体与现代远程教育命运共同体两个明确的主体,举整体之力,瞄住一个“共”字,积极主动的以营销力、影响力、控制力、表达力、选择力、执行力、应变力、质量保证力、心理疏导力、网络安全力、系统架构力、文化建设力、科研力、创新力、转型力、自信力、沟通力、评价力、自律力为主要内容的“能力生态”建设,架构起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能力生态”体系,实现开放大学的初心目标。

3.盯住共享,架构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美丽能力体系

构建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是为实现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及现代远程教育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安全繁荣与美丽洁净。通过开放大学自身能力的建设,直至“能力生态”架构的完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手段。能力建设是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共享。通过共商的逻辑能力探索,共建的“能力生态”构架,达到安全美丽的共享。因此,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共享的实现是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价值、发展、安全、合作的实现。以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以相互积极沟通交流的姿态,以合作共进的美好愿景,发挥“能力生态”的作用,消弭发展中的各类矛盾,防范各类风险,盯住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能力生态”作用成果的共享,实现开放大学命运共同体的安全美丽将成为建设“美丽开放大学”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支撑。

①杨志坚.中国开放大学之路[J].中国远程教育,2019(6).

②陈宝生. 落实、落实、再落实 [DB/OL].[ 2019-1-31]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131/c1006-30601536.html.

③王真.中国共产党抵御执政风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④习近平.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R].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大学求学的遗憾
命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