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12-10高航
高 航
( 沈阳市骨科医院麻醉科 , 辽宁 沈阳 110044 )
胫骨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下肢创伤中的一种,病因多是由于外部重力撞击导致的骨折。胫骨骨折容易并发血肿、软组织损伤以及血循环障碍等不良情况,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行走,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往的手术都是对患者单纯进行全身麻醉,但是术后患者苏醒时间过长,患者疼痛强度大,不良情况发生率大,患者对于手术过程满意度低[1-2]。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逐渐采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方式,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本研究针对胫骨骨折患者,探讨临床手术应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外科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4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4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42例胫骨骨折患者中男、女患者各为28例和14例,患者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为(36.4±3.5)岁;参考(ASA)进行分级:25例患者为Ⅰ级,17例患者为Ⅱ级;对照组42例胫骨骨折患者中男、女患者各有27例和15例,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为(37.2±3.3)岁;参考(ASA)进行分级:24例患者为Ⅰ级,18例患者为Ⅱ级;所有患者入院后经CT影像学以及病理症状分析均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均自愿签知情同意书。84例患者中无麻醉药物过敏者、无神经疾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者。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对照组胫骨骨折患者临床手术采用的是单纯全身麻醉措施。患者进入手术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给患者进行吸氧、心电图监测以及各项生命指标的检查工作,待检测结果均符合实验要求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具体的麻醉方法如下:医护人员协助患者体位为仰卧位,首先,给与患者肌肉注射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0.08mg/kg,之后再选择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0.03mg/kg静脉注射,强效镇痛药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初量静脉注射,神经肌肉阻断药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2.0-2.5mg/ kg静脉注射,骨骼肌松弛药罗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186)0.6mg/kg静脉注射[1]。观察患者精神意识状态,并给与生命体征监测,待患者完全失去神经意识后,给与患者喉罩置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保证患者呼吸顺畅。观察组胫骨骨折患者临床上采取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患者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更利于进行超声引导。对患者的腹股沟皮肤进行消毒,取好腹股沟动脉动点处,将超声探头缓慢放置在取好的动点处,将0.375%的罗哌卡因15ml于股动脉外侧三角区进行注射,即完成了对股神经的阻滞。然后再对坐骨神经进行阻滞,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将患肢缓慢托高,对患者的腘窝处进行皮肤消毒,取好腘窝处横纹近端点,将超声探头缓慢放置在取好的横纹近端点处,将0.375%的罗哌卡因15ml于坐骨神经远端处进行平面内注射,即完成了对坐骨神经的阻滞。最后,对2组患者都进行全身麻醉。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先给与患者丙泊酚4-9mg/kg静脉注射,后给与患者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1和顺阿曲库铵0.1mg·kg-1,两者持续泵注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瑞芬太尼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10分钟,而顺阿曲库铵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分钟。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临床护理措施相同,均不给与患者催醒药物,注意查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记录好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不良情况发生情况。
3 观察指标:针对2组胫骨骨折患者手术过程中所实施的不同麻醉措施,详细记录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丙泊酚用量、术后患者初醒时间以及术后患者拔管时间。术后观察患者出现呕吐、发热、食欲不良以及疼痛不退等不良情况症状[3]。
5 结果
5.1 2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一般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术中所使用的丙泊酚量平均为(486.54±65.23)mg,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术中所使用的丙泊酚平均量(698.32±91.62)mg明显要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t=9.612);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次苏醒时间平均为(6.32±1.23)小时,比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次苏醒平均时间(14.89±3.25)小时明显要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2.021);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拔管时间为(10.35±2.54)分钟,比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拔管时间(19.23±2.32)分钟明显要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3.001)。
5.2 2组患者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手术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1例呼吸抑制,1例出现轻微寒战,不良情况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中出现1例轻微恶心,1例恶心较为严重,2例出现呕吐,2例出现寒战,4例出现呼吸抑制,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3.8%,x2=7.1629,P=0.007。
讨 论
日常生活中由于患者发生跌、撞等造成骨结构发生锻炼的情况称为骨折,而胫骨骨折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多发于中下1/3的细柔部,该部位软组织薄,发生骨折后很快会生成瘀肿,阻碍了血液循环,导致出现骨筋膜间综合征,对其治疗不当时,极易留下不良的后果。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肢局部疼痛,骨折部迅速肿胀,患肢不敢负重,难以行走。临床长对于初期骨折患者,多采取中医治疗,活血祛瘀,消肿止痛[4]。严重者采取手术治疗,目前采取最多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开放复位内固定,这是由于胫骨骨折一般需要的康复时间较长,如果采取的是石膏外固定,必然会对患者的膝关节造成严重的损伤,不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
以往对于胫骨骨折患者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麻醉方式多为椎管内麻醉,但是临床现象表明,应用该种方式进行麻醉后,患者在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呼吸窘迫等不良情况明显存在,对于患者康复不利,同时,该种麻醉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临床医学提出了区域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该种方式可用很好的降低了对患者的损伤,但是该种方式却难以控制阻滞的区域,存在阻滞不完全的情况,限制了它的应用[5]。随着超导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可利用超声来引导进行区域阻滞,并且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采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可用有效的减少了术中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同时有效控制麻醉药物的扩散,引导其向着特定的目标神经扩散,避免了对其他正常神经的损伤[6]。使得手术过程中使用的丙泊酚量显著减少。相对于单纯全身麻醉的方式,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够有效的阻断坐骨神经疼痛感的传导,抑制了迷走神经,使得患者术后疼痛感有效降低,并且治疗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对于胫骨骨折患者,临床手术麻醉应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单纯应用全身麻醉临床效果更好,术后患者健康恢复更快,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对于手术过程更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