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友好图书馆建设
2020-12-09钟春华张诗雨陈一诗
钟春华 张诗雨 陈一诗
摘 要:建设国际友好图书馆,促进国家之间文明互鉴、文化交流,图书馆在提高国家软实力上大有可为。文章通过长沙图书馆多元文化馆建设的一系列实践与探索,进一步丰富了友好图书馆内涵,对友好图书馆建设作出了新的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友好图书馆;内涵;探索与实践;思考与展望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类已经走进了一个紧密相连、信息开放共享的新时代。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愈来愈冲破地域界限,交流合作愈加频繁,这不仅对促进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图书馆界充满自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宣传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的重要举措之一,更是促进国与国之间文明互鉴,文化交流合作的绝好机会。
1国际友好图书馆内涵、意义与作用
图书馆与国外城市、文化机构和图书馆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和交流合作,加强国外出版文献资源采集与收藏,加强馆员外语技能培训,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学习国外图书馆先进技术等即为国际友好图书馆内涵[2]。
1.1通过交流合作,资源共建共享,能丰富图书馆馆藏,节约外文书刊采购经费。
1.2学习国外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与服务理念。
1.3建立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精华,实现中外文化碰撞融合。我国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开展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外交事业具有继往开来的深远意义[3]。
1.4 文化传承和创新之担当。图书馆在公共外交活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始终担当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色与重任。近些年来,很多国家在接待外国首脑来访时,会选定以图书馆作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如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访华期间,到上海的第一站便是对上海图书馆进行参观访问。
2 友好图书馆建设之探索与实践
长沙图书馆作为城市公共图书馆,一直致力于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国际友好图书馆,打造多元文化服务品牌。
2.1交流活动国际化
长沙市图书馆“东亚文化之都”文献资源中心揭牌后,与日韩互动频繁。2018年与韩国龟尾市缔结友好图书馆,日本鹿儿岛松山副市长一行来长沙图书馆参观交流,并在“东亚文都” 资料汇编集上签字留念。通过文献互赠、设立文献专区、文化展览巡展以及馆员业务交流等系列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拓展图书馆运作新视野,共同创造有竞争力的图书馆。以历届“东亚文化之都”文献资源为支撑,以特色阅读推广活动为载体,以图书馆国际友好交流活动为平台,通过近两年的精心建设与推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强烈认可并被评为“长沙市2018年对外交流示范基地”。
2.2特色活动常态化
立足东亚,放眼全球,满足市民多样文化需求,开设“语言星球”、“长图Chatty you英语角”“Language Show英语沙龙”“雅思培训课”“外教英语口语课”以及德语班、法语班等多语种系列外语活动与学习课程,为市民提供免费外语培训交流平台。此外,为推广东亚文化之都文献资源中心资源,扩大“东亚文化之都”的影响力,长期开展走读世界之“东亚文都”系列日韩文化艺术推广活动和“一带一路”亚欧文明之旅特色多元品牌活动。
2.3空间布局多元化
多元文化馆设在长沙图书馆五楼,位于湘江边,通过馆内落地玻璃窗可俯瞰江景,馆内的装修风格汇聚多国元素,一桌一椅,一灯一柜都洋溢着异国风情,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内涵,互相独立又和谐交融为一体,其中有欧式古典风格的实木书桌和书架,以及东南亚风情木制吊灯和彩色条纹布艺沙发,一面书墙展架上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国友好城市的经过精心挑选的艺术品,有俄罗斯套娃、乌木雕刻、瑞士八音盒、Iittala玻璃器皿等。多元文化馆的阅览环境舒适典雅,空间设计与其他阅览室相比别具一格,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多国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打造更具仪式感的外文阅读环境。2017年,长沙东亚文献资源中心在此揭牌,大理石柱上悬挂着东亚文化之都资源中心牌匾,记载着多元文化馆设立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馆内陈列中日韩三国国旗,象征着中日韩三国友谊,并设立东亚文献资源中心图书专区和友好城市赠书专区,是了解日韩友好城市的宝贵资源窗口。
2.4文献资源多样化
多元文化館汇集多语种外文原版书刊,主要包括东亚文化之都文献资源和英、俄、德、印、西班牙语等语种图书以及海外期刊,其中以英语原版图书为主,各小语种图书为辅,馆藏外文原版图书共计100148册,海外原版期刊报纸74种,并在不断地扩充完善中。设在多元文化馆内的“东亚文化之都”(以下简称“文都”)文献资源中心,已收集整理历届“文都”文献资源,是展示“文都”创建成果,促进文化交融,打造具有国际品质,东亚风韵和湖湘标识的文化品牌。现馆藏相关“文都”文献中有历届“文都”当选城市建设资料汇编,日韩文物图片精选集,日韩活动相册,覆盖多个门类的日韩原版图书及征订了日韩杂志报纸。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持续丰富“东亚文都文献资源中心”资源。近期开放了外文原版图书外借专区,为读者提供有复本的馆藏图书外借服务,满足了读者对原版图书的外借需求。
随着国际互访交流加深,将扩大资源共享的范围,丰富共享的方式,加强实现并完善与国际图书馆网上电子资源的有效共享,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通过相关技术构建专门的数字信息库,实现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存[4]。
2.5服务制度规范化
多元文化馆以优质原版外文文献资源为载体,为读者提供独具特色的化服务,制定了具有多元文化特色服务规范。配备具有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馆员负责读者咨询工作,承担阅读指导、信息咨询、维护阅览秩序等职责,并定期进行读者文献信息需求搜集工作。针对外文资源的珍贵性和复杂性,多元文化馆的文献借阅方式分为开架阅览和开架外借两种形式,在保证贵重外文文献不流失的前提下提高文献流通率。服务台还提供外文词典,方便读者进行生词查阅,提高阅读水平。此外,为推广多元文化馆馆藏资源,定期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发送外文好书推荐。由于外文文献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外文导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不同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外语书目检索,帮助读者找到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方面所需的外语资料,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方式。
2.6人才队伍国际化
为保障多元文化馆资源建设和阅读推广活动长期有序进行,长沙图书馆按需设岗,配备了一批外语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不仅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还精通英语、日语、德语多门外语,为外文图书编目和采购、特色外语读者服务、多元文化馆阅读推广活动开展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学习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国际友好图书馆建设之思考与展望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公共外交作为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图书馆作为公共外交的理想平台将大有作为[5]。
3.1拓展合作渠道,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外事资源优势,主动与各国大使馆、领事馆、对外友协、外宣办等机构加强合作,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获得与国外更多图书馆合作的机会。
3.2发挥行业作用,提升交流效益。充分发挥图书馆行业组织作用,进行整体策划和协调,充分整合利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资源,避免重复和浪费,从而实现对外交流与合作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效益最大化[6],从而提高我国公共图书馆对外交流的效益。
3.3深化交流合作,促进业务发展。图书馆的公共外交,需要以促进和发展图书馆业务为基点。要因地制宜,利用各自优势,在广泛交往中促进专业活动水平的提升。通过与世界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自身在國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更好地开展公共外交,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增强中华文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7]。
3.4完善资源共享与共建机制,扩大网上资源共享力度。目前公共图书馆与国际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的合作方面还主要局限于书刊互换的形式,这使得馆藏资源共享的范围、共享的方式和途径均受到很大限制,没能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利用各方的馆藏资源,同时降低读者对国际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化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电子资源具有方便快捷的查询优势,能够极大地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深受读者欢迎[8]。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实现并完善与国际图书馆网上电子资源的有效共享,使读者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和下载国外文献。
3.5加强读者针对性需求调查和研究。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时对合作方当地读者的情况,包括当地读者的阅读需求、对各种图书馆活动的偏好、使用图书馆资源的习惯等作充分的了解和研究,满足读者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增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6确立国际视野,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国际交流离不开国际化的专业人才。需要一批外语水平过硬,能正确解读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并且善于对外沟通、交流及策划的人才,才能有效地向世界宣传和介绍中国。图书馆要培养青年员工的国际视野,为他们创造与国际图书馆界接触的机会,给予他们展示才能的空间,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图书馆的国际化发展结合起来,建设一支开展公共外交的专业队伍[9]。
参考文献
[1] 张福海.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求是,2018(21)
[2] 董媛媛.开放、合作、共赢——图书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新策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24)
[3] 郭 妮.图书馆在我国文化外交中的作用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17(4) .
[4] 吴宇琳.公共图书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探析.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3).
[5] 蔡 莉,沈 虹,沈丽云,吴建中.上海图书馆的公共外交实践与探索.图书馆杂志,2013(9)
[6] 林佳纯.公共图书馆对外交流与合作实践研究———以广州图书馆新馆为例.图书馆界,2018(2).
[7] 蔡 莉,沈 虹,沈丽云,吴建中.上海图书馆的公共外交实践与探索.图书馆杂志,2013(9)
[8] 周爱丽.中小型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 [J].图书馆学刊,2012( 7) : 22.
[9] 蔡 莉,沈 虹,沈丽云,吴建中.上海图书馆的公共外交实践与探索.图书馆杂志,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