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听写对日语授受动词习得的影响
2020-12-09江晓萍
江晓萍
摘 要:“语法听写任务”主要通过中日互译及小组合作产生语言交际中的信息差,实现Focus on Form。文章通过“语法听写任务”与传统听写法进行实验组与传统组的输出介入,一是探讨了初学者的日语授受动词习得情况,总结了初学者的日语授受动词习得的易得分点与易错点,也显示了文理科学生在授受动词习得上的差异;二是回答了与传统听写法相比,“语法听写任务”对授受动词的习得有何影响这一问题。
关键词:“语法听写任务”;授受动词;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G633.4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8-0069-02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提出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在课程内容上,“文化理解”作为其中的一个要求被凸显出来。它是指对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入理解与认同。大到篇章的理解,小到语法知识的体认,高中生的二语习得过程,实际上就是加深文化理解的过程。
授受动词隐含了日本的“内外文化”和“恩惠文化”等特点,常与动词「て」形以及敬语搭配使用,实用性与灵活性强。但对日语学习者而言,其明显区分于中文语法的特征,使得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中文母语迁移的负面影响而产生误用,因而成为日语学习的一大难点。实际的课堂反应以及课后的小测结果都显示了初学者在消化、吸收、运用授受动词上的不足。因此,改进授受动词的教学方式,探讨一种适合初学者的语法教学法势在必行。
(二)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日语授受动词教学法(日语称“教授法”)的研究比较少。王春香在《“授受关系”的教授法研究》中指出,“用‘对比法解决授受关系中的‘授受方向性问题,即用汉语作为参照体,将日语作为客体,通过直接对比的方式来了解和掌握客体中哪些现象等于、多于、少于或不同于参照体”,还可以“用框线法建立授者与受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空间网”,同时强调要引导学生关注授受关系中的“内外有别”。该论文主要从对比意义的角度讨论授受关系教学法,没有从交际的角度做到“形式”“意义”“功能”三者的结合。
授受动词的教学法研究,涉及二语习得的问题,目前国内尚未发现有通过“语法听写任务”进行输出介入,探讨其对日语授受动词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因此本课题尚有研究的空间与意义。
(三)理论基础
语言项目有“形式”(Form)、“意义”(Meaning)、“功能”(Function)这三个要素,聚焦于“形式”“意义”“功能”三者結合的Focus on Form由Long提出,基本观点是重视意义的传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向语言形式,促进语言“形式”“意义”“功能”的结合。Focus on Form强调意义的传达,也就是会话双方须有信息差,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促进二语的习得。
传统的听写法只注重信息的传递和复原,无法产生语言交际中的信息差,故而无法实现Focus on Form。本研究对比“语法听写任务”和传统听写法对文理科学生日语授受动词习得的影响,通过对比探讨“语法听写任务”对日语授受动词习得的影响。研究问题如下:
(1)初学者的日语授受动词习得情况如何?
(2)与传统听写法相比,“语法听写任务”对授受动词的习得有何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二文理科两个日语班共89人为测验对象,文科班48人,理科班41人。测验对象的授受动词知识储备包括:授受动词、「~て」授受动词、授受动词结合敬语的衍生语法。以文科班为传统听写组(以下简称“传统组”),理科班为语法听写任务组(以下简称“实验组”)。
(二)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本实验周期为一学期。在教授完授受动词之后进行语法选择题的前测,以获得初学者对授受动词的习得情况。
第二阶段:以习得情况中的易错点为中心,收集、改编语法听写材料。
第三阶段:就同一篇语法材料,对传统组实施传统听写法,对实验组实施“语法听写任务”,收集并整理数据,以对比两种听写法对授受动词习得的影响。
第四阶段:实验后进行语法选择题后测。
三、数据分析及结果
(一)研究问题一——初学者的日语授受动词习得情况
分别计算各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在区分度的计算上,因对象是客观题,可以采用斯皮尔曼的等级相关系数计算方法,求得每小题得分与总分所代表的学习者实际水平的相关性,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整体上区分度高,见下表。
1.易得分点与易错点
「(~は)~に(てあげる)」是易得分点,由T5实验组和传统组0.09、0.11的得分率(注:得分率=X/W)可知,90%的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该句型。
「~からもらう」也是易得分点。虽然T6「(から)いただく」难度最大,且区分度不高(实验组、传统组p>.05),但「もらう」选择率都高于65%,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授受动词的方向性,结合T1考查「(から)もらう」句型的得分率,实验组、传统组分别高达0.8、0.68,可知,因为有「から」这个提示语,学生极易辨认「(から)もらう」这个句型。
「~くれる」、「~もらう」易混淆。T1中,继正确选项后误选最多的是「くれる」,实验组和传统组分别是15.1%和11.4%,说明学生容易混淆「~くれる」、「~もらう」这两个单词及其所构成的句型。另外「は」、「に」助词的语法功能是学习「~くれる」句型的难点。
2.文理科差异
据实验组与传统组同一道题不同的区分度可看出文理科的习得差异。据美国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家艾伯(L. Ebel)的区分度标准,大于0.3是良好,大于0.4为非常优良。理科班区分度的良好率是76%,文科班是 53%。
理科生较文科生更能明确分辨助词功能。T3中,考点为「~くれる」句型中的助词「が」,理科班得分率较文科班高,区分度较好(p<.05)。且理科班的错误选项是与正确选项有相似语法作用的「は」,说明理科生较文科生能更好分辨「くれる」句型中的助词功能。
易混淆的授受动词在文理科中呈现出差异。T4考查的是「くれる」,两个班正确率接近,分别为58.5%、54.5%。继正确答案之后,文科班选得最多的是「もらう」,而理科班选得最多的是「あげる」。说明对文科班来说,「くれる」与「もらう」易混淆,对理科班来说,「くれる」与「あげる」易混淆。
(二)研究问题二——“语法听写任务”与传统听写法对促进初学者习得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次操作中,“语法听写任务”与传统听写法都能对初学者的授受动词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语法听写任务”有效作用的发挥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情况。猜想有以下原因:
本实验周期为一学期,采用“语法听写任务”和传统听写法的次数仅为1次。实验周期短,次数少,“语法听写任务”优于传统听写法的效能还未能通过逐次的累积显示出来。任连萍等在《协作式听写的实践研究》中指出,“协作式听写(语法听写任务)不仅是提高学生听写能力或者是语法意识的教学手段,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口语、写作和互相合作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由此可见,“语法听写任务”对学生的二语习得会产生积极作用。如若增加实验次数,猜想或许能获得预想的结果。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语法听写任务”与传统听写法进行实验组与传统组的输出介入,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初学者的日语授受动词习得情况,二是与传统听写法相比,“语法听写任务”对授受动词的习得有何影响。对第一个问题,实验总结了初学者的日语授受动词习得的易得分点与易错点,也显示了文理科学生在授受动词习得上的差异,有助于教学活动的优化和改善。此外,实验表明,在任务执行周期短、次数少的情况下,“语法听写任务”与传统听写法都能对初学者的授受动词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两者差异不显著。要验证“语法听写任务”是否优于传统听写法,这需要执行多次任务去验证,而这也是通过本次实验反馈得到的优化方向。
参考文献:
[1]横山纪子. 二语习得研究与日语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王璐璐,戴煒栋.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综述[J].外语界,2014(5):29-37.
[3]毛文伟.日本的日语二语习得研究50年:回顾与展望[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3,1(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