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跨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0-12-09农玉娟

西部论丛 2020年13期
关键词:跨专业实训课民办高校

农玉娟

摘 要: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新产业、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给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地冲击与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更加广阔而清晰。面对新环境的挑战,民办高校教育基于综合改革、本土实践、自身更新的质量观正在逐步形成,为了更好地探索并研究这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社会逐渐认可和接受的民办高校教学成果质量观,为此深入研究其实训课课程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广西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为例,实训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现场实地观察。通过对教师、学生两个实训课教学行为主体为核心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访谈调查对民办高校实训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综合各项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整个研究开展作出结论性总结。

关键词:民办高校;实训课;跨专业

一、课程建设背景分析

当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国民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已成为我国发展的核心战略。国务院、教育部等陆续出台的包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 +”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除了企业内部进行再培养成长以外,另一方面作为人才培养输出的民办高校,在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上,除了优化管理类学科的理论知识教学外,更应该切合社会需求,加强管理类人才对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注重人才对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和实践运用,促进对复合型、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相比,管理类专业教育需要更应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社会实践又需要较大的投入,学生实践成本高,因此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便成为近年高校管理类学生能力训练提高的主要形式。

二、课程建设需求分析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飞速发展,随着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变化,校内原来的实训条件与企业岗位的真实能力要求存在差距,使得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相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综合性不够。

一是学校实验课主要以单专业实习实训为主,实验室建设也更多考虑的是各个专业的需求,缺乏相关专业实训的整体性设计,没有全面、完整、有层次地考虑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各构成因素。

二是各专业实践资料处于彼此孤立、分割的状态,没有把整个个实验室资源进行有效集约配置。

三是实训形式单一。

2.课程设计没有细化到职业岗位。

一是每个专业培养方向都对应着社会及企事业单位特定的工作岗位,如市场营销对应市场、销售等系列;财务管理对应出纳、会计、理财等系列。

二是学校目前开设的实验课基本都是统一的标准化内容,没有针对岗位的系统化训练,因此学生普遍缺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做好本职工作的认知及能力。

3.师资类型单一,缺少实训教师。

各个院校缺乏“双师型”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民办高校,获取优质师资的能力又不足。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教师很多都是学校刚毕业的硕士,他们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很难指导学生。笔者工作所在工商与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师资情况也是如此。教师不知道如何将实训和课程结合,缺乏大规模组织实训的能力。

三、课程建设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建设目标

广西外国语学工商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和会计学院开设的《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践》是一门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实践课程。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要求,并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渗透与融合的发展趋势,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引进北京方宇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在实验中模拟不同角色,训练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了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拓展学生实践知识的宽度,体验企业经管的整体框架,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奠定学生就业前岗位实践基础。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创业公司运营的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进一步深化经济管理实践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建设内容

通过一门实训课,就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以及经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训道具,理解企业的初始设定,掌握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划分以及各部门职员的职责;同时熟悉相关专业名词的含义;熟悉企业经营流程,根据自己在团队中担任的角色,掌握流程当中所涉及的业务操作;理解企业系统运营流程,打破狭隘的部门分割,经济与管理的跨专业结合,增强管理者的全局意识。我院设计的跨专业实训课程内容基本满足了以上的要求。整个课程有32个课时,排课时间集中在一周内。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实训,在实践开始时,开展动员大会,介绍活动规程、学生竞选企业CEO和工商税务银行负责人。竞选上的学生制作公司宣传海报,建设企业文化,其余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作简历、竞聘上岗。学生组成的模拟企业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中运营8个季度,体验企业从成立到正常运作、营利的过程,把过程中涉及的账目和具体操作进行记录,最后进行总结。具体课程内容如下:

1.跨专业综合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实践项目安排和活动规程,鼓励有做管理者诉求的学生大胆竞选虚拟企业CEO和工商税务银行负责人,锻炼学生的表达和规划能力。这一模块课程是以教师介绍活动规程开始,教师对虚拟市场环境各类企业(生產制造企业、贸易公司、物流公司、国际货代公司、媒体广告公司。具体每个企业公司的数量由每次参加课程的班级人数协调分配。)和商业服务机构部门的设置和介绍,学生在听完介绍,竞选企业CEO和工商税务银行等商业服务机构负责人之后开始谋划所负责的虚拟企业运营工作。

2.模拟企业初始成立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初始设定,掌握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划分以及各部门职员的职责;同时熟悉相关专业名词的含义。这一模块课程由教师介绍模拟企业中的各部门、各角色及角色职能情况;没有竞聘模拟企业CEO和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学生参加模拟双选会,加入已成立的公司和服务机构;学生担任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中的角色,体验相应岗位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要领;制作企业简介、营造企业文化、经营状况以及提出经营建议;然后进行系统初始状态的设定。课程使用仿真软件和企业实际运营时所需物料,模拟企业建立初始状态,各部门正常进行运作。

3.软件试运行模拟企业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规则的重要性,掌握方宇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模拟活动规则。这一阶段教师会先进行讲解操作规程,学生根据各自的角色进行操作,有不明之处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并解决。之后教师会开放软件,给学生进行试运营,熟悉平台软件的操作规程。了解市场规则和企业运营规则。市场规则,如销售会议与订单争取;市场开拓规则;市场开拓、产品研发、品牌建设操作规则示例;制定广告方案;市场竟单实际操作;订单卡片说明等。企业运营规则,如厂房购买、出售与租赁;生产线购买、调整与维护;产品技术投资与资格认证;产品加工;原材料订购与入库操作;筹资方式。

4.模拟企业运营(第一季度~第八季度)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经营流程,根据自己在团队中担任的角色,理解流程当中所涉及的业务操作。同时了解订单登记表、产品核算统计表、综合管理费用明细表、损益表以及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模拟企业经营第一季度到第八季度。

工作流程安排:年初4项工作;每季度11项工作;年末的6项工作。

正式经营:工作计划;内部流程控制。

模拟运营起始时间:第一季度----第八季度。

实践第一、二季度(感性经营):

(1)虚拟企业的经营流程 (2)填写订单登记表 (3)编制产品核算统计表(4)编制综合管理费用明细表(5)原材料订购与入库操作(6)编制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7)分析本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本年度公司的市场投入与收益比重。

实践第三、四季度(理性经营):

(1)控制现金流(2)避免采购的盲目性(3)制定生产计划(4)控制直接成本(5)企业经营的本质

实践第五、六季度(科学经营):

(1)市场营销计划(2)仓储物流(3)销售业绩分析

实践第七、八季度(经营感悟):

(1)战略目标分析(2)资产回报率(3)教师点评

学生在前面企业试运营对平台和企业运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企业运营,经过8个季度的模拟操作,学生全员参与、各司其职,理解企业经营流程,根据自己在团队中担任的角色,尽可能的掌握流程当中所涉及的业务操作,能够独立完成相关流程,在每个季度运营过程中总结工作得失。

5.跨专业综合实践总结大会

通过该模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回顾此次跨专业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总结模拟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由学生制作PPT,各团队代表进行10分钟左右的团队合作成果展示和虚拟企业运营总结。

四、课程建设总结

通过打造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企业运营管理的仿真背景下,通过专业能力训练、模拟岗位实训、模拟流程实训、就业创业指导等相关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经营决策能力、业务处理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内涵式提升。并可以实现如下创新:

1.不同专业实验教学模块的集成化。

通过整合各专业的实验模块,在企业运营管理的仿真背景下,学生可以参与企业或公司创建训练、经营决策训练、岗位技能训练与信息化系统操作的多层次训练与政务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多种类型的服务业机构和任务。

2.虚拟网络平台与有形实验环境相结合。

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构建仿真化的、虚拟的实验教学环境,结合学生线下实体环境的互动交流,实现了实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现代化。

3.把社会搬进校园,形成高度仿真的实验环境。

通过整合实验资源,建立高度仿真的实验教学环境,对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模拟经营及管理,可以有效地模拟企业管理模式,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缩短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角色、融入社会的适应期。

4.形成创新、创业、就业为導向的实验教学理念与方式。

通过专业能力训练、模拟岗位实训、模拟流程实训、就业创业指导等相关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经营决策能力、业务处理能力,提升就业、创业的素质,促进教学质量内涵式提升。

猜你喜欢

跨专业实训课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科类院校跨专业经管实验运行体系思考和探索
中韩合作办学中跨专业学生的韩语教学探索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训课教学研究
中职建筑专业实训课教学的开展
基于STS教育理念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效益的研究
立体趣味性计算机包装设计课程开发的研究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