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识“这一个”走向识“这一类”

2020-12-09叶希希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0年11期
关键词:形旁部首字形

叶希希

【设计理念】

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果掌握了部首的音形义,就比较容易识记与部首有关的生字,达到“举一形而统众形”之功效,减少死记硬背、机械摹写之苦,能极大地提高识字效率。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树之歌》是一首由11种树名组成的儿歌,其中8个生字带有“木”。用好教材,能帮助学生掌握以“木”为部首的一系列汉字。

【學情分析】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生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汉字的系统性、字与字之间的联系缺乏认知,往往孤立地、机械地识记单个汉字,容易出现识字难、识字慢、识字苦等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枫”等8个含有“木字旁”的生字。会写“杨、棉、柏、杉”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2.知道带“木”的字不管“木”的位置在哪里,都跟树木有关,初步形成以“木”为部首的汉字系统。

3.感知汉字的构字特点,感受汉字的奇妙,从而喜欢汉字,热爱中华文化。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联系旧知,谈话揭题

1.导入:前面我们学过《姓氏歌》《场景歌》,这些课文题目中都有“歌”字,你觉得这里的“歌”是什么意思?(读起来朗朗上口像歌谣;通过我们的诵读来歌颂;课文读起来有节奏,犹如唱歌一样好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歌谣。(揭题,学生齐读课题)这首歌谣咏唱了哪些树呢?

2.出示自读小贴士。

第二板块:借助树名,认识生字

1.思考: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树?

(1)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要求学生把词与图连一连。

3.从词语中把生字抽取出来: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4.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三板块:发现特点,总结规律

1.提问:你发现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形声字、左边都是“木字旁”)

2.把“木字旁”变红。

3.思考:为什么这8个生字都是“木字旁”?(都是树木的名字)

4.认识树名,出示图片。

杏树              李树            枣树               栗树

5.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树名。

6.从树名中抽取汉字:杏、李、枣、栗。

7.找一找:这些表示树名的汉字中,“木”在哪里?(“李、杏”中“木”在上面,“栗”字中“木”在下面,“枣”字中“木”在中间)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把“木”标成红色。

8.思考:请你比较一下两组汉字,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

第二组:

“木”当部首时,可以在左边,叫“木字旁”;可以在上面,叫“木字头”;可以在中间;还可以在下面,叫“木字底”。

9.思考:请你再比较一下这些字的字形结构,这些字中的“木”有什么不同?

“木”当偏旁时,字形变瘦、窄,捺收缩成点;在上面、下面当头或底时,字形变扁,撇捺舒展;在中间时,字形相对变长。

10.不仅树名带有“木”,树的不同部位也带有“木”。看图认读“梢、枝、根”。

11.用木头做的东西也带有“木”。看图认读“桌、桥、椅、梯”。

小结:跟树木有关的汉字都带有“木”。在不同的汉字中,它的位置也不同,可以在旁边,可以在上面,可以在下面,也可以在中间。以后看到带有“木”的字,就会想到它一定跟树木有关。

第四板块:根据规律,实践运用

1.看看图,猜一猜,然后做出选择。

2.结合生活,想一想,你的身边什么字会是“木字旁”的?

第五板块:指导书写,养成习惯

1.观察①②两组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第①组                              第②组

第①组中,“杨”和“棉”都是左窄右宽,“杨”左高右低,“棉”左右同高。第②组中,“柏”和“杉”都是左右同宽,“柏”左长右短,“杉”左短右长。

2.观察4个生字的关键笔画。注意含圆点的笔画。

3.提笔书写,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正、肩平、足安”。

4.反馈评价,标准如下。

【教学思考】

汉字是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字与字之间由于某个共同的部件产生联系。识字教学可以抓住这种联系来展开,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教案以“木”这个部件为原点,通过五个步骤的教学,建立了三个方面的联系。

一、看图识字——建立物与字之间的联系

设计看图识字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小学生以感性认知和形象思维为主,图画具有形象具体的特点,便于教学。本节课设计了三次看图识字。第一次,利用文中“树”认读汉字,拉近学生和文中事物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树名的记忆。第二次,借“树的部位”名称认读汉字,让学生知道这些名称也含有“木”。第三次,利用“木质实物”认汉字,进一步明确,用树木制作的物品也含有“木”。通过三个层次的学习,学生对“字”与“物”之间的联系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比较发现——建立字与字之间的联系

形旁、声旁互相组合,构成了汉字的形声字系统。如果学生一开始就能正确掌握形旁的内涵,就能以此为原点,建立汉字的纵向联系,做到“教一个,识一串”,识记汉字就不会感到吃力了。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渗透形旁理据,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归类识字。本节课,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些汉字的共同点是都含有“木”这个部件,都跟树木有关。不管“木”在哪个位置,都有表达意思的功能。

三、实践运用——建立形与义之间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汉字的字形可以为人们认识它所表达的含义提供某种提示。因此,大家普遍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我们常能根据字形结构或形旁推测字义,反之亦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看看图,猜一猜”,确定答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字可能是“木字旁”的,由字义去推测字形,帮助学生在字形与字义之间建立联系。

(浙江省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   325200)

猜你喜欢

形旁部首字形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贷”与“货”
系在绳上的“冬”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添一笔变个字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
同部首的字
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灵活性
哪些能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