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师音乐生学习兴趣的三个社会因素
2020-12-09李晓丽
李晓丽
【摘要】近年来,我国部分普通高师的大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甚至是消极懈怠、得过且过之现象很是常见。艺术类大学生这种状况尤为明显,要解决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不良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研究。本文主要从家庭环境、价值观差异、教师性别偏见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对音乐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生;学习兴趣;社会因素;影响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师的中一部分大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甚至是消极懈怠、得过且过之现象很是常见。其中艺术类大学生这种状况表现的尤为明显,部分同学课堂上不认真听课、课下不按时完成作业,请假旷课也时有发生等等。为此,相关领导部门和高校都在积极发动变革,如教育部提出了坚决取消“清考”,严格规范学校管理制度等要求。这种严肃考纪,完善考试规则的做法,必然给一部分同学敲响警钟,起到震慑作用,使其被迫去主动学习。然而要解决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以下称音乐生)学习的不良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研究。一直以来,相关部门和领导对此问题的关注侧重于教师的教学内容、过程、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主要是强调高校教师的“过失”。事实上,音乐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是一个心理与身体都较为成熟的个体,其学习的态度与兴趣除受到学校的教学环境影响之外,还受到社会诸多因素影响。本文主要从家庭环境、价值观差异、教师性别偏见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对音乐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一、学生的家庭环境影响
环境对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早期影响主要来源于家庭环境。家庭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成员中不仅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其社会的“遗传”因素。自然的遺传因素是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长辈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作用。家庭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和学习兴趣方向。
家庭环境在音乐兴趣形成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处于良好的音乐环境中,是否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是否受到美好音乐的熏陶。研究表明,早年受过家庭音乐教育的学生和未受过家庭音乐教育的学生在音乐学习兴趣上有明显差异。如音乐家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人,都是在良好的家庭音乐环境中成长,他们在音乐的学习和发展上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最终成为伟大的音乐家。相反,如果学生长期处于没有音乐的家庭环境中,就很难建立起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此外,这种差异还受到父母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爱好,以及家庭的和睦美满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二、价值观差异的影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家长在孩子心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得到什么的结果。对于孩子来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价值观,所谓价值观,教育心理学认为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判断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历史性、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人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同时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宣传的观点以及朋友、父母、老师和公众人物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可见,由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会影响到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不同。据调查不积极学习的高师音乐生,其价值观主要存在着这样两种:一是家庭主要成员价值观中有“金钱至上”的观点。家长长期给孩子灌输薪水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上大学就是为了掌握以后挣钱的能力,读师范专业也不是因为热爱专业或热爱教育,而是走向高校的敲门砖。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会认为教师的工资太低,不能满足自身的生活消费需要,毕业后不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因而他们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三、对教师性别的偏见影响
现实中部分家庭或高师音乐生认为女教师会比较受社会欢迎,男教师则不被认可。受古代“家有九斗粮,不做孩子王”的思想影响,部分男生不愿做“孩子王”,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据笔者对所带的高师音乐生调查,得出70%左右的男生明确表示不打算从事教师工作,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这种现象不仅是音乐专业,其他专业也有不同程度的类似情况。目前,安徽省各中小学教师中,男教师比例较少,有不少学校男教师仅占15%到20%左右。由于这些男生们不认同教师职业,对于高师开设的师范类音乐课程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影响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因素有很多,除以上讲的三个社会因素以外,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和探讨,对于学生学习消极态度的难题,不能只关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只有全面了解和分析,深入挖掘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原因,才能真正解决师范类大学生不努力学习的不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