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人物形象题型鉴赏及解题策略

2020-12-09陈宝友

广东教育·高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

陈宝友

小说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中经常涉及的问题,鉴赏人物形象问题,是高考语文命题的热点之一,包括以下三种题型: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含主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物象的作用三个角度),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文本中的必考题,这部分常常有两种命题形式: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在具体命题时,部分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答题时,应该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并且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同时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例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问题。

南 方 豪·路·博尔赫斯

①胡安·达尔曼,是科尔多瓦街市立图书馆的秘书,自认为是土生土长的阿根廷人。他的祖父是福音会的牧师,他的外祖父是被长矛刺死的作战步兵,在两个格格不入的家世之间,达尔曼选择了浪漫主义死亡的家世。达尔曼省吃俭用,勉强保住南方的一个庄园,那处产业原是外祖父家族的,他经常回忆的是那些香桉树和那幢已经泛白的红色房子。也许是琐碎的事务,也许是懒散,将他一直羁留在城市。年复一年,他满足于以抽象的观念占有这个庄园,确信他在平原的家在等他归去。

②一天下午,达尔曼买到威尔版的《一千零一夜》,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便匆匆走上楼梯,却不想谁油漆了窗子,忘了关上,害他划破了头。高烧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一千零一夜》里的插图在他恶梦中频频出现。大夫把他送到厄瓜多尔街的一家疗养院拍X光片,他坚强地忍受了那些极其痛苦的治疗,但是当大夫告诉他,败血症几乎让他送命时,达尔曼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失声哭了。过了不久,他开始好转,医生说很快就可以去庄园休养。难以置信的是,那天居然来到。

③达尔曼踏上了去南方的火车。列车启动后,他取出《一千零一夜》的第一册,这部书同他不幸的遭遇密切相连,他带这部书出门就是要表明不幸已经勾销,是对被挫败的邪恶力量一次暗自得意的挑战。明天早晨我就在庄园里醒来了,他想道,他有一身而为二人的感觉:一个人是秋日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进,另一个给关在疗养院里,忍受着有条不紊的摆布。

④列车吃力地停住了,没有停在惯常的车站,而是停在达尔曼几乎不认识的稍前面的一个车站,周围几乎是一片荒野,站长告诉他远处的一家铺子里也许能找到一辆车。

⑤达尔曼步行前去杂货铺,太阳的余辉把深切阒静的平原映照得更辉煌。店主说可以送他,为了消磨等车的时光,达尔曼决定在这里吃晚饭。 一张桌子旁有几个雇工又吃又喝,闹闹嚷嚷;一个非常老的男人背靠柜台蹲在地下,达尔曼兴致勃勃地打量着他,心想像这样的高乔人除了南方之外,别的地方很难见到了。

⑥达尔曼在靠窗的一张桌子旁坐下,就着菜喝了几杯红葡萄酒,突然觉得脸上有什么东西擦过,是一个用面包心搓成的小球,显然是有人故意朝他扔的。另一张桌子旁的人仿佛并没有注意他。达尔曼有点纳闷,当它什么也没有发生,打开《一千零一夜》,似乎要掩盖现实。几分钟后,另一个小球打中了他,这次那几个雇工笑了。达尔曼对自己说,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他大病初愈,被几个陌生人卷进一场斗殴未免荒唐。他决定离开,刚站起身,店主便过来,声调惊慌地央求他:

⑦“达尔曼先生,那些小伙子醉了,别理他们。”

⑧达尔曼觉得这些排解的话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起初,雇工的寻衅只针对一个陌生人,也可以说谁也不是;现在却针对他,针对他的姓氏,闹得无人不知。

⑨那个长相粗鲁的人摇摇晃晃地站起來,满口脏话,掏出长匕首胁迫达尔曼同他打斗。店主声音颤抖反对说,达尔曼没有武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始料不及的事。

⑩蹲在角落里出神的那个老高乔人,朝他扔出一把亮晃晃的匕首,正好落在他脚下。仿佛南方的风气决定达尔曼应当接受挑战。达尔曼弯腰捡起匕首,这一几乎出于本能的举动使他有进无退,非打斗不可。然而,这件武器在他手里非但起不了防护作用,反而给人杀死他的理由。像所有的男人一样,他生平也玩过刀子,但他只知道刺杀时刀刃应该冲里面,刀子应该从下往上挑。疗养院里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落到我头上,他想道。

?輥?輯?訛“咱们到外面去。”对方说。

?輥?輰?訛他们出了店门,如果说达尔曼没有希望,他至少也没有恐惧。他跨过门槛时心想,在疗养院的第一晚,当他们把注射针头扎进他胳臂时,如果他能在旷野上持刀拼杀,死于械斗,对他倒是解脱,是幸福,是欢乐。他还想,如果当时他能选择或向往他死的方式,这样的死亡正是他要选择或向往的。

?輥?輱?訛《一千零一夜》孤独地平摊在酒桌上,庄园在稍前面一站远等他归去。达尔曼手里紧紧地握着匕首,也许他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它,就出了门,向草原走去。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达尔曼这一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本题,小说一开篇,就描述了达尔曼拥有“两个格格不入的家世”:一个是作为福音派教会牧师的祖父,一个是作为作战步兵二团英雄的外祖父。在两个格格不入的家世之间,达尔曼选择了浪漫主义的先辈,或者浪漫主义的死亡的家世。这样看来,小店铺事件,激活了沉睡在达尔曼日耳曼血液里的先辈的英雄精神。达尔曼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立图书馆的秘书,一次小小的事故让他患上了败血症。在经历了一段生不如死的医院生活后,他幸运地活了下来,然后选择去从祖辈继承下来的南方庄园休养。南方的气息唤醒了达尔曼的生活欲望。在接近故园的一家小店铺里,他却意外地受到了一个恶棍的再三挑逗。他也曾想“忍”一下算了,但当店主莫名其妙地叫出他的姓氏后,面对死亡的再次威胁,他再次做出了生活的选择:毫无畏惧地捡起了一个高乔老头扔给他的一把亮晃晃的匕首。这是一个平日里忧郁孤寂的卑微的人,对死亡的向往式的选择,以及那种决然的赴死心境和勇气!

答案:现实中是庸碌的小职员,勉强保住外祖父的产业;性格温和、理性,本无意与人斗殴;但内心顽强,挺过败血症的痛苦;悲剧英雄,天性中隐含反抗现实的浪漫主义情结,向往外祖父一脉的家世,为姓氏而甘愿以生命为代价一战,以生命为代价追寻自我理想中的人生。

二、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的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在对情节产生推进作用。所以分析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应首先考虑与小说情节的关联。因为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必须考虑对小说主题的作用以及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因为这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而次要人物也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和价值。次要人物常常起到线索作用,可以通过衬托,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次要人物的出现还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取经 贾大山

在举国欢庆伟大历史性胜利的日子里,县委要在李庄村北召开农田基本建设现场大会。数千名农村干部,早早赶到披红结彩的会场上。王清智到底是个有心人。他不光是欢乐,更主要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李庄的工程上,自言自语地说:“喝!李黑牛这家伙真有两下子!”

我跟在他的身旁,不由笑着问:“老王,你说什么?”

他站住了,两道浅淡的眉毛向上一挑,演讲似的说:“我说人家李黑牛真有两下子!一、开工的时机抓得好;二、开工的声势造得大;三、三是什么呀?这里的沙岗,平啦;这里的沙壕,垫啦;在这又打高粱、又收豆子、平平整整、镜面儿似的河滩地里,谁知人家又有了什么鲜招儿?莫非……”

半月前,我随县委工作组一到王庄,就觉得在我所结识的农村支部书记当中,老王算得上最有水平的一个。可是,王庄既然有这么一个领导人,为什么在农业学大寨的行列中总是跟在李庄的后面跑呢?李黑牛是怎样的一个人?

大会开始好半天了,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现在,请李庄大队支部书记李黑牛同志介绍经验!”

会场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我扭头一看,咦,老王呢?四下找寻,只见他呆呆地蹲在人群的最后面,脸上红一块儿、白一块儿的。什么原因呢?

王清智为什么脸红

老王叹了一口气,慢慢叙说起来:

“咱村村北,也有一片河滩地。表面挺平整,肥土层太薄,底下尽沙子,庄稼长不好。去年十月,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一散,咱们村的老贫协和几个老农琢磨出个开膛破肚、掏沙换土、重新治理河滩地的方案。李黑牛耳朵长。我们开工没几夭,他就来到工地上,回去以后,他们才照葫芦画瓢地打响了重新治理河滩地的战斗。他刚才介绍的,不就是这一套?”

“后来呢?”我插问道。

“唉,别提啦!”老王又叹了一口气,“头年里,我到县里参加一个座谈会。报社要我写一篇批判唯生产力论的稿子。我一想,不写不好,羊随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儿不挨罚……”

我说:“你想过没有,你那篇稿子发表以后,当时会在李庄引起什么反响呢?”

“一、……”老王眨巴眨巴眼睛,“咱们顺便了解一下吧!”

张国河的介绍

张国河,是李庄大队的支部委员。老王提出了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张国河不满地瞪了老王一眼:“別看黑牛性子慢憨,心里自有主意。他常说:‘咱招数少,有事得请教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咱嘴拙,有事得调动全村千张嘴。大年三十黑夜,俺一家子正在炕头上包饺子,他来了,从怀里拿出一本《共产党宣言》。我眼前一亮,说:‘咱们马上开个支委会吧!‘不忙。黑牛又从怀里拿出两本书,一本是列宁的《伟大的创举》,一本是毛主席的《实践论》,放在我脸前。我说:‘这里面也有根据?黑牛说:‘有!”

“你们的支委会开了没有?”我问。

张国河想了想,说:“当时黑牛还是说不忙。正月里,他又花了几天工夫,专门找人聊天。至于聊了什么,你们最好是打听打听三队的饲养员赵满喜去,办社的时候他就是黑牛的一个膀臂。”

赵满喜的介绍

为了谈话方便,我向他做了自我介绍,说明了来意。赵满喜老人一听,呵呵笑了。

“你们哪里晓得当时的情况?对村北的工程,有添柴的,有撤火的,还有泼凉水的!去年初一,我约了几个对心思的老头,打算赶上大车到工地上拉几遭土,也算是表了表态呀!”

“我刚把车套好,黑牛就端着饭碗来了,他拿捏着嗓门说:‘只要革命搞好了,生产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他是拿反话试俺的心眼儿哩。我把他的饭碗一夺,气冲冲地说:‘当年打江山,光有步枪不行,还需要小米子呢,何况如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黑牛听了这几句话,乐得直咂嘴:‘满喜叔!这话为贵!你敢不敢把这观点拿到支委会上亮亮去!我说:‘拿到中央亮亮咱也不怕!黑牛说:‘咱一言为定啦!”

“你也参加了支委会?”老王问。

“扩大到俺身上啦。”

“那次会上……”

“黑牛倒没多说话,国河水平倒不低。”

“村北的工程……”

“没过破五儿,又开工啦!”

老王看了看我,叹服地说:“黑牛真有两下子!”

王清智的结论

我们道谢告辞。太阳落入紫红色的云层里。滹沱河大堤两旁,一株株高峻挺拔的白杨树染上了美丽的晚霞。老王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走了二三里路程,一言不发。

“老王,说说吧。”

老王两手向我一摊,说:“你看,今天咱向李庄学习的经验,正是去年李庄向咱学习的经验;也就是说,人家今天所坚持的,正是我去年所扔掉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啊,什么原因呢?要说老王有水平,真是有水平。他那两道浅淡的眉毛向上一挑,又产生了新的结论,一张嘴,竟然念出两句诗文:

要学参天白杨树,不做墙头毛毛草。

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王清智这一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回答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的问题,要从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推动情节等多个角度入手。从全文内容来看,无论是李黑牛,还是“张国河的介绍”“赵满喜的介绍”,都是由王清智串联起来的;从人物形象的塑造角度来看,原文“你看,今天咱向李庄学习的经验,正是去年李庄向咱学习的经验;也就是说,人家今天所坚持的,正是我去年所扔掉的”,李黑牛立场坚定的一面是由王清智衬托出来的;在主题上来看,原文“当时黑牛还是说不忙。正月里,他又花了几天工夫,专门找人聊天。至于聊了什么,你们最好是打听打听三队的饲养员赵满喜去,办社的时候他就是黑牛的一个膀臂”“头年里,我到县里参加一个座谈会。报社要我写一篇批判唯生产力论的稿子。我一想,不写不好,羊随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儿不挨罚……”,文章通过王清智和李黑牛做法的对比,赞扬了李黑牛这种积极学习经验,立场坚定,敢于执行的作风,同时也批判了王清智务虚的行为。

答案:①在结构上,王清智将作品中人物、情节串联起来,推动情节发展,使前后情节连贯可信;②在艺术手法上,王清智起到了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他“随大流儿”的务虚作风更凸显了李黑牛有远见、立场坚定的务实精神;③在主题表现上,本文通过王清智从李黑牛处取到的“鲜招儿”正是自己所“扔掉的”颇具讽刺效果的故事,委婉地批评了以王清智为代表的“随大流”、务虚的习惯做法,赞扬了以李黑牛为代表的积极学习先进经验、注重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的干部作风。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多方位的,它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既对人物形象进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直接描写,还可以通过渲染、烘托、衬托等间接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人物形象的描写,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通过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而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动作描写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推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能够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答题时首先要看题干要求和文本内容,确定答题是从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从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两者兼有,然后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或者间接描写对应的内容,看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指出运用这种手法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人物的哪种特点。指出使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再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答案整合。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周蓉从车站宽阔的大理石台阶上缓缓走下。

她的头发中有了不少白发,显然超过了她的实际年龄。容颜、体形却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胖瘦适中。长年辛劳,促使她善于调节压力,防止压垮了身体。她的脸庞依然动人,只不过一笑起来眼角就显出鱼尾纹。她很少笑,因为值得高兴的事情还是太少。那样一张脸与头顶隐隐的白发搭配在一起不大协调,女儿曾劝她染发,她也曾动过染发之念,但知道自已属于过敏体质,未敢轻举妄动。

珗珗说法国的染发剂很高级,不会让皮肤过敏,当然得请专业技师操作。

珗珗说服她并陪去了一次,她一听价格转身便走。她觉得太贵了,绝对不能接受。但她没说价格问题。

珗珗哭了,对她说:“对不起妈妈,太对不起你了,都是我不好,把妈妈拖累到了这种地步!”

当时,母女二人住在离巴黎不远的小城鲁昂,周蓉在那里一家最大的瓷器店做推销员。很快脱颖而出。除了她的英法两种语言水平和知识分子气质,还因为她来自瓷器的故乡中国,颇能讲出一套鉴赏瓷器的知识。其实,那些来自鲁昂市周边小镇和乡下的女推销员,对她相当排斥,但她的业绩受到老板的公开肯定,而她的亲和力也成功地团结了她们。她们后来赞叹说,如果只听声不见人,外国游客会误以为她是法语广播员转行,而她们自己只不过是普通法国人了!

后来她们来到马赛。她应聘到一家国际旅游公司做导游。公司原本安排地在亚洲区。她坚持做欧洲区导游。强烈的自尊心,让她太怕见到国内的熟人了。

公司主管问她,做亚洲区导游,经常接待自己的同胞,有什么不好呢?

她只得撒謊,说要求做欧洲区导游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同时学习德语和其他欧洲语言。

主管说:“您的想法值得尊重,但您更应该尊重公司的想法。”

结果,她还是被分在了亚洲区。

那一夜,她重重顾虑,彻夜难眠。

第二天,她将自己在法国出版的两部书送给了主管。这两部书销量都不大,一部名为《庄子和他的言行》,另一部是《老子和孔子有什么不同》,都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通俗读物。所得稿费,全用来供女儿上学了。

珗珗虽然心气很高,却未能考入巴黎大学,进了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学费比普通大学少不了多少。好在珗珗懂事了,体恤母亲的不易,不但节俭,还经常打工。即便如此,那四年里,周蓉至少身兼两份工作。

公司主管翻看了一下书,见都有她的法语签名,难以相信地问道:“您写的?”

周蓉点头说:“是的。我还准备写第三部书,一部向中国介绍法国及邻国风情风光的书,所以……”

“但这与您坚持要做欧洲区的导游有什么直接关系呢?”对方打断了她的话。

“如果您是一位经常旅游的人,那么您一定很想知道,一个您所去的国家与哪些国家毗邻?以便预先做出更系统的旅游计划。我无法离开法国,所以只能通过与欧洲游客的接触,间接了解一些法国邻国的旅游资源……”

那时,连她都几乎对自己的谎话深信不疑了。

“您等一会儿。”主管说,注视着她思忖片刻,拿着她的书走开了。

十几分钟后,主管回到了她面前:“您的要求可以实现了。”

他又说:“我的上司也希望获得您的签名书。”

她说:“会的,我很荣幸。”

他说:“他让我转告您,即使您并没写出计划中的第三本书,他也不会认为您欺骗了我们。”

“请替我谢谢他,他真是个好人。”她的内心充满感激。

请以周蓉这一形象为例,分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塑造人物的手法。塑造人物的手法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指对主人公的言行举止进行描写,即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侧面描写则是借助环境和他人进行衬托,即通过其他人物的评论等塑造人物。

本文塑造周蓉的形象用到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手法。外貌描写有,“她的头发中有了不少白发,显然超过了她的实际年龄”“她的脸庞依然动人,只不过一笑起来眼角就显出鱼尾纹”“她很少笑,因为值得高興的事情还是太少。那样一张脸与头顶隐隐的白发搭配在一起不大协调”,再结合“长年辛劳,促使她善于调节压力,防止压垮了身体”可知,国外生活给她的压力,给她的沉重感。

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她坚持做欧洲区导游。强烈的自尊心,让她太怕见到国内的熟人了”“那一夜,她重重顾虑,彻夜难眠”这是心理描写,表现她强烈的自尊心;“第二天,她将自己在法国出版的两部书送给了主管”“是的。我还准备写第三部书,一部向中国介绍法国及邻国风情风光的书,所以……”“如果您是一位经常旅游的人,那么您一定很想知道,一个您所去的国家与哪些国家毗邻?以便预先做出更系统的旅游计划。我无法离开法国,所以只能通过与欧洲游客的接触,间接了解一些法国邻国的旅游资源……”这是言行描写,体现了她的智慧。

侧面描写有,“珗珗哭了,对她说:‘对不起妈妈,太对不起你了,都是我不好,把妈妈拖累到了这种地步!”通过女儿珗珗的哭诉,表现了周蓉的节俭;“她们后来赞叹说,如果只听声不见人,外国游客会误以为她是法语广播员转行,而她们自己只不过是普通法国人了”通过其他店员的夸赞表现周蓉法语水平之高。

答案:①用外貌(肖像)描写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只不过一笑起来眼角就显出鱼尾纹”“那样一张脸与头顶隐隐的白发搭配在一起不大协调”写国外生活给她的压力,给她的沉重感。②用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周蓉坚持做欧洲区导游,表明她的强烈的自尊心,周蓉与旅游公司主管的对话,可以看到周蓉的智慧等特征。③侧面烘托,更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如以珗珗的哭和诉说来表现周蓉的节俭,用其他女推销员的赞叹来表现周蓉的法语水平之高等。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浅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一片叶子》中的人性之美
不懈的坚守,孤独的“上坟”
论沈从文笔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因素
浅析芥川龙之介“鼻子”的人物形象
共时性与历时性视点对小说人物塑造的意义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