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鱼
2020-12-09文、图/王云
文、图/王 云
五柳鱼是一道四川名菜。看到这个名字,您可能会认为和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有关,因为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但是“五柳鱼”的传说,却是有关另一位同样鼎鼎大名的唐代诗人杜甫的。
相传唐代“安史之乱”后期,杜甫几经辗转到了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于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杜甫在这里的生活十分清苦,由自己的遭遇和贫困处境,还时常想到天下的穷人寒士,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每日用素菜草果度日,当地都叫他“菜肚老人”。
一天,他邀几个朋友在草堂吟诗作赋,吟得高兴,不觉到了中午。眼看要吃晌饭了,他发起愁来,家中一无所有,拿什么款待这些客人呢?正着急时,忽见家人从浣花溪里钓上一条鱼来,喜出望外。心想,就请大家品尝这条鱼吧!他走到灶前,亲手烹制起鱼来。将鱼洗好以后,加上佐料放锅里蒸熟,之后又把当地的面酱炒熟,加入四川泡菜里的佐料和汤汁,和好淀粉做成汁,趁热浇在鱼身上,再撒上香菜就做成了。大伙儿欢坐一堂,见杜甫把鱼端了上来,伸筷一尝,果然好吃。朋友们边吃边聊,一会儿工夫,一条鱼吃得精光,可是这鱼还没有名字呢!于是大家就为这鱼想起名字来。有的说:“这鱼就叫浣溪鱼吧!”有的说:“叫‘老杜鱼’才合适。”杜甫说:“陶渊明先生是我们敬佩的先贤,而这鱼背覆有五颜六色的丝,很像柳叶,就叫‘五柳鱼’吧!”五柳鱼就这样叫起来了,并成为一道四川名菜,一直流传了千年。
鱼肉味道鲜美,不论是食肉还是做汤,都清鲜可口、引人食欲,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比较喜爱的食物。海水鱼和淡水鱼味道各有千秋,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素,营养价值极高。
鱼肉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且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100 克鱼肉就可以提供人体每天所需蛋白质的一半。鱼肉还供给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A、维生素D 和维生素E 等脂溶性维生素。此外,鱼肉中还含有多种脂肪酸,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
五柳鱼
原料:鲜鱼,泡辣椒丝,香菇丝,葱,姜,蒜,绍酒,酱油,醋,精盐,白糖,香菜,淀粉,花生油,清汤。
做法:将鱼宰杀去鳍、鳞、鳃和内脏,洗净控水,两侧剞一字形花刀(间隔2 厘米),锅中水烧开,将鱼连同拍破的葱段、姜片,和绍酒、精盐一并投入,以文火煮至熟透盛盘。炒锅上火放底油,下入葱、姜、蒜丝和香菇丝、泡椒丝,稍炒后烹入绍酒、酱油、醋、精盐、白糖和清汤,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芡汁起泡时,加一点热油搅匀,浇在煮熟的鱼上,撒上洗净的香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