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护情境模块互动演练护理对肿瘤科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自护能力与并发症的影响
2020-12-09赵淑娟贠小丹
赵淑娟,张 莉,贠小丹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深静脉置管技术,主要从患者周围静脉导入,置入中心静脉的深静脉,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不仅可减少外周静脉穿刺频次,还可避免对患者静脉内粘膜造成严重损伤,逐渐成为长期化疗患者的普遍治疗手段;但是其应用过程中,若护理不当,则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阻碍病情的恢复[1]。基于此,本文对患者分别实施两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并对其进行对照研究,现将具体研究结果做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展开研究调查,调查期间共选择6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主要根据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33例患者中有13例女性患者和20例男性患者;其中患者年龄最大为68岁,最小为26岁,年龄均值为(47.5±19.8)岁。观察组33例患者中有15例女性患者和18例男性患者;其中患者年龄最大为70岁,最小为24岁,年龄均值为(47.3±19.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资料比较,组间数值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干预方式为对患者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并及时更换敷料等。
观察组患者接受自护式情境模块互动演练模块护理。(1)建立模拟演练小组。主要由护士长、医师组建一个模拟演练小组,根据查阅资料和自身临床经验,设置情境模拟演练案例,其中包括颅脑外伤、胸腹联合伤等,并确定演练流程。(2)开展模拟演练。由医护人员对已纳入的患者进行培训,要求2名以上患者进行模拟演练,让患者及家属明确自护方式和手段。(3)训练安排。医护人员首先需对PICC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讲解后作出示范,要求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演练。然后待患者及家属熟练后,对平时常见护理技巧进行提问,要求患者及家属经过思考、商议后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医护人员总结归纳答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主要从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每项评估分值为25分,共计100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数据处理
对自护情境模块互动演练护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处理,以(n,%)的形式表示并发症发生率,以(±s)的形式表示自护能力评分,组间对比分别采用卡方值和T值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局部感染患者有1例,细菌感染患者有0例,静脉炎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照组局部感染患者有2例,细菌感染患者有3例,静脉炎患者有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x2=7.7591;P=0.0053)
2.2 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观察组健康知识22.9±1.4;自我概念25.7±0.6,自护责任感21.6±1.6,自我护理92.7±3.7;对照组健康知识16.2±2.6、自我概念15.4±2.6、自护责任感17.6±4.9、自我护理71.6±5.6;(T=13.0338,22.1745,4.4578,18.0589;P=0.0000,0.0000,0.0000 ,0.0000 )。
3 讨 论
PICC置管属于一种有创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使患者应用的化疗药物经导管注入后快速进入血管被稀释,不仅能够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还能降低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2]。
然而PICC在操作过程中,需对置管位置进行评估,并在置管过程中实现规范化操作,严格控制感染等并发症,方能实现疾病的有效治疗。为此,在置管期间需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提高置管效率,减少对患者机体的损伤[3]。
自护情境模块互动演练主要通过建立自护小组,开展模拟训练等方式,让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并反复进行实际演练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护能力,加强对并发症等风险事件的防控,以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实施自我情境模块互动演练护理,不仅可提高肿瘤科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能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科学的输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