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2020-12-09夏铁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4期
关键词:椎体微创受试者

夏铁成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北京 102445)

0 引言

脊柱骨折为一类临床常见的创伤疾病。在此其中,又以胸腰椎骨折所占例数较多,其占整体脊椎骨折人数的50%以上。既往开放式手术方法耗时长,针对组织创伤较高、出血量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较于以往,当前我国医学技术有所进展。在这种情况之下,微创固定技术也成为了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1]。其有着恢复时间短、疼痛感轻微、出血少、创伤低等特征,已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究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92例外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通过CT等医学影像检查,明确为此类疾病,不存在神经损伤,受伤节段为T10-L5。排除样本:肝肾功能不全者、晚期癌症者、意识模糊者、临床资料不全者、拒绝参加实验调查者、血常规异常者、器官移植者、同时合并严重胸腹外伤或者需要接受头颅手术治疗者。在此其中,男60例、女32例。年龄为32.56-64.39岁,平均(37.38±1.62)岁。从致伤原因来看:重物砸伤12例、跌落伤16例、交通意外64例。所有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其分为对照、观察2组,每组各46例。经对比,2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以俯卧位接受手术。观察组受试者使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完成治疗,具体方法为:把导针以横置的方式放在目标手术区域之中[2]。做好标记定位工作。取用正中线旁侧视为切口,旁开4cm,长度大约为2.0cm左右。结合前后位具体图像、侧位图像,有效确定病患椎弓根的进针点。把穿刺针置入道受试者关节突以及横突汇合点之中。同时放入扩张器,使用脉头转对骨面加以打磨。保证其和空心万向螺钉完全相吻合。把中孔扩张器留置于原位,沿着具体的导针。留置空心丝弓,引入空心椎弓根螺钉。在透视环境之下确定螺钉位置满意,放入预先制作好的连接棒,同时放入顶丝,拧紧单侧顶丝以后对系统适当撑开处理,确定复位满意,移出导针,后冲洗、缝合伤口。对照组透视者使用SINO脊柱内固定系统开展治疗,具体方法为:在对患者开展手术之前,通过X线片全面确定垂直定位,并在其皮肤表面做好标记工作。核心为伤椎,于正中位置纵行切开,全面铺路受伤椎体。并在受伤椎体上下方各放入一枚椎弓根钉。结合具体的弧度,放入经过预弯处理的钛合金棒。等到椎体恢复到良好高度以后,有效撑开间隙并矫正正后方凸畸形,与髂骨横突间放入横连杆。常规留置引流管后对切口加以缝合。

1.3 观察指标。①分析2组受试者干预前后cobb角纠正详情、椎体后缘高度和椎体前缘高度对比详情。②分析2组受试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对比详情。

1.4 统计学原理。实验使用SPSS 20.0专业软件,对数据内的计数资料使用χ2计算,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若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Cobb角纠正情况、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前缘高度对比详情,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Cobb角纠正情况、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前缘高度对比详情()

表1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Cobb角纠正情况、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前缘高度对比详情()

注:和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和对照组干预后相比,**P<0.05。

项目类别 观察组(n=46) 对照组(n=46)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Cobb角(°) 18.0±4.9 8.9±1.8** 17.8±4.8 12.4±1.8*椎体后缘高度(%) 77.8±5.2 96.8±3.0** 75.4±4.7 90.4±2.7*椎体前缘高度(%) 53.7±6.2 96.9±3.9** 52.8±7.4 92.3±3.8*

2.2 两组受试者并发症、手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对比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02.4±31.2)min ,对照组为(149.6±40.5)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88.5±28.5)mL,对照组为(202.2±21.7)mL。两组病患均没有出现诸如内脏血管大出血、神经根受损、脊髓受损以及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对照组内复位后椎体回缩2力,螺钉打折弯曲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

3 讨论

无神经损伤性胸腰骨折为一类临床常见的脊椎骨折类疾病。该疾病主要因为严重创伤所引致。疾病的致残率较高,倘若患者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到之有效的治疗,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其正常生活。现如今,临床在治疗无神经损伤性胸腰骨折方面的方法主要为手术。其具体的进行原则为创伤最低化、术后康复最佳化。以此为背景,最近几年微创治疗方式在处理胸腰椎骨折方面取得了满意成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国外学者第一次应用了腰椎经皮穿刺固定手术对患者开展治疗。通过此法全面实现了腰椎经皮外固定技术。在此之后,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固定微创技术支持下完成植入首次实现了经手术疗法完成内固定以及复位。

所谓微创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最小的创伤以及生理干扰,进而取得满意的手术治疗成效。相较于常规性手术方式而言,针对患者实施微创手术能够取得出血量低、创伤面小的成果。此法能够在根本上减少受术者术后恢复时长。在对患者开展微创手术时,尽量缩减创伤面积并非最终的目的,更重要的手术目标在于在全面确保常规化手术疗效的基础之上,通过通道以及窥镜技术尽可能缩减术中创伤所引发的四周组织受损。经穿刺通路开展椎弓根内固定的原理具体为: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实现系统全面固定。通过微创的方法有效植入内固定装置,进而在根本上取得与之相应的胸腰椎骨折短节段立体化固定。

在患者完成相关手术之后,极易出现诸如腰部疼痛等不良症状。这种情况不但会对受试者的肌肉肌筋膜造成直接性损害,另外也会引发脊神经后支缺损最终造成肌肉失去神经支配,同时也会造成节段损伤的现象出现,进而体现出慢性椎旁骨筋膜综合症,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腰痛。全面对比脊神经后支以及前神经后支可以发现,其较为细小,于出椎间孔以后下位脊椎横突上缘、上关节突外侧长向后方和下方行走,能够具体被分成内外侧支,最终实现针对于该区域皮肤肌肉支配。诸多脊神经后支有着极为密集的节段脊神经后肢行走和四周小关节位置较为临近,其具体于背部深肌纤维以及腱纤维间。

在以往,临床针对于无神经损伤的胸腰骨折主要使用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虽然说此法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诸多临床文献证实:病患在接受此类手术之后需要长期卧床,因而非常容易引发诸如压疮以及积水性肺炎等等并发症。如果情况严重,还会继发脊柱后凸畸形与神经功能受损[3]。近几年临床研究表明,接受完开放性手术之后病患手术后发生远期腰背部慢性疼痛和僵硬等不良现象发生率较高。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和开放性手术会导致椎旁肌肉广泛性剥离有关。此类手术进行时间较长,引发椎旁肌肉牵拉受损时间较久,进而导致局部肌肉瘢痕纤维化以及坏死现象发生。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对胸腰椎后路结构加以解剖发现,实施开放性手术之后椎旁肌和脊神经后支非常容易受损,进而引发被深层肌肉失去营养供给[4]。

当前临床针对于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疾病,通常使用SINO脊柱内固定系统或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上述两者的椎弓根落定进入点、具体恢复原理和固定方法大致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患者的皮肤、肌肉、韧带受损程度水平。椎弓根螺钉固定体系为一类以3D空间调整为基础研制出的万向关节治疗体系。此法进行简单,能够经过螺钉双端6°或12°生理前凸积极调节,螺杆内螺栓套筒,进而提供满意的加压力以及撑开力。

相关报道指出:脊柱内固定系统能够通过自身功能,针对于人体前后中韧带以及椎间盘前拉力,全面恢复原本塌陷的椎体高度。缓解其对于神经根压迫。和SINO内固定系统相较而言,微创脊柱内固定体系不但能够降低针对于病患机体所造成的受损程度,同时也具备了更好的锚固能力。在复位过程中拉力较大,容易操作,优点诸多。这种装置能够有效固定脱位的脊椎。可为患者的病情恢复提供满意保障,积极提升了受伤椎体融合率,降低病患手术之后Cobb角丢失,避免形成假性关节[5]。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进行时间更短,P<0.05。

由此可见,针对于不存在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来讲,应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椎体微创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