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发生上肢血管栓塞临床护理与分析

2020-12-09张淑娟马慧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8期
关键词:患肢抗凝栓塞

张淑娟,马慧琴

(甘肃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甘肃 平凉 744000)

新生儿栓塞的原因非常复杂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根据血塞的部位、栓子大小、堵塞时长,患儿的症状表现明显程度存在差异[1]。患肢因动脉血流阻塞,导致肢体缺血,甚至坏死,该疾病发病突然,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将造成威胁,应当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予以精心的护理可促进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1例上肢血管栓塞患儿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加以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儿女性,于2019年11月13日20:12以36周早产,生存能力低下10分钟。为主诉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36周+6。生后患儿四肢末梢发绀,呼吸稍急促,反应欠佳,无呼吸困难,系早产,生存能力低下,遂转入我科。患儿未开奶,胎便未排,未按计划免疫接种,新生儿筛查未做。入院查体:T:36.4℃,P:133次/分,R:42次/分,BP:66/32 mmHg,W:1.58 Kg。发育幼稚,皮肤红嫩,早产儿外貌,神志清楚,精神及反应欠佳,弹足底哭声弱。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口周轻度发绀,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语颤无增减,叩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33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周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膨隆,肝脾无肿大,肠鸣音正常。四肢末梢略发绀发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大于3秒。四肢肌张力稍差,弹回延迟,下肢支撑力差。行血常规检验、血凝六项、血气分析。入院后予以对症支持治疗,经基础治疗,患儿症状有所缓解。11月19日下午五点患儿突然出现右侧前臂皮肤冰凉、苍白,肱动脉及桡动脉搏动消失,五指甲床青紫。

1.2 方法

1.2.1 成立治疗小组

该患儿为我科成立已开所收治的第一例新生儿动脉栓塞病例,考虑到无成熟的病历资料,我院成立治疗小组,并专人24小时专门护理,对患儿的病情加以确切讨论。

1.2.2 病情讨论

导致新生儿动脉栓塞的原因较多,有感染、早产、凝血机制发育不完善等等。桡动脉、肱动脉具有血流量大,易穿刺的特点,是新生儿采血的常用部位。虽然穿刺不易引起血栓,但早产儿凝血机制差,血栓形成风险更高,经静脉穿刺,动静采血,外周动脉、股动脉留置封管冲管后一旦发生血栓,则可能有肢体坏死风险。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腋动脉栓塞的可能性较大,建议行血管B超检查,若必要时行血管造影检查。

1.2.3 患肢制动

加强患肢保暖,调节暖箱温度,维持患儿体温在36~37℃,并将暖箱的湿度调节至60%左右,避免患儿脱水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将患肢平放,前期静止按摩,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后期轻轻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末梢缺血。喂养过程中注意姿势,动作应当轻柔,避免对患肢造成刺激。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须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1.2.4 溶血抗凝护理

新生儿的血管较成年人更细,且手术耐受差,不建议外科治疗,应当以抗凝治疗、积极溶栓为主。进行抗凝治疗前,对患儿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浓度进行监测。肝素为抗凝治疗的主要药物,用药剂量为75 U/kg,然后以28 U/kg/h维持。护理人员加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监测,用药后4h监测,并调整肝素的用药剂量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维持在60~85 s。

2 结 果

患儿右侧前臂皮肤温度恢复,皮肤苍白表现改善,瘀斑消退,桡动脉搏动恢复,肢体功能恢复,右侧患肢与左侧肢体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3 讨 论

新生儿栓塞的原因较为复杂,其自身凝血机制不健全,可因循环血液中有形成分在血管内形成异常血凝块导致,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和纤溶、血流变学等因素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凝血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抗凝功能和纤溶活性尚未被激活,发生血栓的风险较大[2]。桡动脉、肱动脉是新生儿穿刺的主要位置,在穿刺、采血、留置封管冲管过程中增加了血栓出现的机率[3]。根据相关研究得知,血栓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感染所致的败血症。可导致患儿有生命危险。

我科自成立以来只有一例早产儿上肢血管栓塞病例,此前无临床资料。考虑到患儿面临肢体坏死的风险,我院成立治疗小组,让全科医师对此病例进项深入讨论。经初步诊断为新生儿右上肢动脉栓塞。为进一步确定病理位置,采取右上肢血管B超,必要时血管造影检查,动态监测血常规、血凝、CRP等指标变化等措施。治疗上予以尿激酶溶栓、肝素抗凝、多巴胺改善微循环、前列地尔改善动脉微循环治疗,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加强一般护理,加强对动静脉采血;留置针的穿刺;冲管封管等护理方面规范操作流程,并强调患儿的保暖,注意喂养和患肢的摆放,能够较好的预防干预避免早产儿血栓的发生。

本次研究显示,对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实施进行的护理促使,患而肢体功能功能恢复,临床症状消失。由此可见本病例的护理策略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早产儿上肢血管栓塞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肢体功能促使早日康复,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患肢抗凝栓塞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伴房颤患者抗凝现状研究*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肉鸡支气管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与防治措施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