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在PICC维护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12-09周晓燕
周晓燕
(泗洪县中心医院,江苏 宿迁 223900)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PICC)已逐渐应用于肿瘤患者的静脉化疗中,可有效保护患者血管,而因患者认知不足,导致置管后依从性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我院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于PICC置管中,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50例PICC置管患者,置管成功后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位置在上腔静脉内,置管前1周内无发热或急性感染性疾病;排除置管部位有皮肤感染者、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置管时导管异位无法调整者、经调整导管末端不在上腔静脉内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8年6月,75例)及观察组(2018年7月~2019年12月,75例),观察组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32~79岁,平均53.7±8.9岁;对照组中男47例,女28例,年龄33~80岁,平均54.1±9.2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置管前风险评估、置管后责任护士给患者介绍PICC置管期间的注意事项、给患者讲解导管维护、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内容。
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首先成立PICC规范化管理小组,包括1名医师、1名护士长、2名肿瘤科护士及2名责任护士。置管前干预,由医师判断患者是否符合置入PICC,讲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通路的优势与不足,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血管条件、既往静脉导管情况从而选择置管方式。置管时干预,由肿瘤科专人行置管操作,严格行无菌技术,待置管成功后X线片显示导管尖端在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界处。置管后干预,首先建立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责任护士检查患者置管侧肢体整体状况与局部皮肤情况,护士长针对护理重点、难点指导讲解,提出预见性护理意见。主管医生结合检查结果、当天检验、患者日间体征、症状,补充、完善治疗方案,责任护士根据PICC导管规范化标准,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护士长督导责任护士的健康教育情况。并发症预防护理,指导患者学习置管后自我观察,若出现疼痛明显、局部发红、手臂肿胀等情况告知医师,导管留置期间对于血液高凝状态、凝血功能异常者及时告知医师,可预防性使用华法林、阿司匹林干预;指导患者通过握拳、抬臂、旋腕等型功能锻炼,若出现皮温升高、肢体肿胀、伴有静脉条索样改变症状时,告知主管医师进行诊治,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判断。通过观察静脉输液时流速变化,观察导管有无打折、扭曲情况,行静脉导管规范化维护,以预防导管堵塞;严格执行无菌换药原则行标准化管路维护,观察体温变化与穿刺点局部皮肤有无分泌物,若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置管小组讨论、分析、找寻原因,行静脉、导管血细菌培养,必要时抗感染治疗;最后由医护共同行心理干预,置管小组通过共情、移情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情感支持,以帮助患者加深置管了解,缓解其焦虑、恐惧情绪;给予患者出院指导,责任护士告知患者置管期间的功能锻炼方法、注意事项与观察要点,建立出院指导卡片,从而保持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两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中静脉炎者2例,静脉血栓者2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导管堵塞者5例,发生率为13.3%(10/75),观察组中静脉炎者1例,静脉血栓者1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导管堵塞者0例,发生率为4.0%(3/75),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者1例,占比1.3%(1/75),对照组非计划拔管者7例,占比9.3%(7/75),观察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3 讨 论
医护一体化是在相互尊重、平等自主、信任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与知识的前提下,以患者为中心,责任医师与患者沟通,共同决策,分担责任,给患者提供规范化整合式的一种医疗康复服务过程[2],本文分析了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PICC维护期的疗效,以为PICC维护期患者选择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本文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主要是由于医护一体化模式有医师参与,可使健康教育更有执行力,同时规范、完整的静脉化疗,也可保护患者血管,提高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从而降低了并发症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效果[3]。
医护一体化模式可提高PICC维护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