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对全冠修复后牙周健康的临床影响
2020-12-09赵青
赵 青
(合肥市口腔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在口腔疾病中,牙体缺损是临床常见症,通常针对牙体缺损情况,临床多主张实施全冠修复体修复。经全冠修复后,在患者口腔内修复体能长时间存留,使其能破坏原有的口腔生态平衡,而且还会改变口腔环境,基于此,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为保证牙周健康,全冠修复后及早开展护理干预工作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右下颌第1磨牙烤瓷全冠修复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全冠修复后口腔卫生状况中开展口腔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把2016年4月~2018年3月作为病理时段,选取我院接收的右下颌第1磨牙烤瓷全冠修复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把右下颌第1磨牙看作测试牙,并把对侧同名牙看作对照牙。72例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22~45岁,平均(35.6±2.4)岁。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被选患者年龄>20岁;经X线检查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牙槽骨吸收不显著,牙周健康;被选对象均知晓此次研究,并已在同意书上签字。
1.2.2 排除标准
伴全身系统性病症者;伴严重精神障碍病症者;中断此次研究者。
1.3 方法
把右下颌第一磨牙看作测试牙,把对侧同名牙看作对照牙,分别于口腔护理前后对患者的PLD(牙菌斑指数)进行检测。把测试牙牙菌斑指数均数可看作全冠组的牙菌斑指数值,把侧同名牙牙菌斑指数看作对照组牙菌斑指数值。经1周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将刷牙的正确方式展示给患者,牙刷尽量选择软毛,保证牙刷能向牙龈沟内深入,清除牙龈位置的污垢,根据顺利清洁全口牙齿。指导患者对牙线正确应用,应用牙线时可选择圈形法,使牙线贴合牙龈的边缘,直至牙沟内,与患者的牙面紧贴并反复刮动,清除菌斑。另外,患者要谨遵医嘱严格用药,禁止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实施3%双氧水冲洗患者牙周袋或牙龈沟,把碘甘油涂抹在患者伤口位置,根据患者口腔环境,对漱口水合理选取。在患者用餐前后,需指导患者漱口,防止菌斑累及。此外,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及时洗手,定期消毒器械,保证操作工作的开展是在无菌下进行。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防止交叉感染情况发生。
1.4 评价标准
选用我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量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定,>8 5 分为非常满意,8 5 Ⅱ6 0 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依照SPSS 23.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连续校正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77.78%为干预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干预后得到93.06%(P<0.05)。表1示。干预前,牙菌斑发生率为25.00%(18/72);干预后,牙菌斑发生率为8.33%(6/72),经比较,干预后明显低于干预前(x²=7.200)(P<0.05)。
3 讨 论
全冠修复是通过对粘固剂的借助,在基牙上粘固修复体,患者无法自行取下,所以,修复体四周的牙周情况能对患者整个口腔卫生情况产生严重影响。有报道显示,整个冠修复的牙,其牙周袋、牙龈炎及软垢沉积情况的发生较为严重,为避免全冠修复后提高牙周病变的风险,口腔护理工作的及早开展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右下颌第1磨牙烤瓷全冠修复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得出,全冠修复后口腔护理模式的实施,能使患者牙菌斑的发生率降低,改善患者牙周受损情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牙周健康方面,口腔护理的应用能将菌斑有效去除,能对口腔疾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保证牙齿健康。开展口腔护理时,通过向患者简单介绍病症的相关知识,能加深患者全冠修复后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性,使患者负性情绪的得到改善,对护理配合度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采取口腔护理模式,能使患者和护理人员对口腔环境良好维持的认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推动患者对牙周的检测,保证牙齿健康。
总之,患者经全冠修复后,给予其采取口腔护理干预,能使牙周受损情况的发生减少,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