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的研究
2020-12-09徐晓明
陈 永,徐晓明
(江西省煤田地质勘察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1)
1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关键要点
1.1 勘察设计工作要点
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中的施工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在此种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地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岩土工程的实际工作量也在大量增加,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勘察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正式的施工活动之前,应该安排专门的负责经理和勘察设计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的目标区域进行实际的考察和分析,不仅需要对地区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对地层厚度、地下水的实际位置以及地下水水位的可能变化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研究。在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有关的水文工作是其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勘察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首先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然后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中的数据信息,并准确的对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结合实际施工要求和其中的风险有针对性的对解决措施进行合理地规划,从而为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2 工程施工要点
施工单位在进行岩土工程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工作环节进行明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的施工活动,通过明确重点施工内容还可以提高整体的建筑施工质量和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一方面来说,当前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设工程区域岩层的实际性质进行准确的把握,对岩层的实际厚度、力学性质以及种类等进行明确,同时在进行有关此方面的勘察工作过程中,最常见的勘察技术主要为水文地质物探技术,通过使用此项技术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1]。除此之外,在勘察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超声波技术或者是地质勘探技术,从而对实际的勘测范围进行扩大,并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还需要强化地质钻探工作,因为一般情况下作业区域的地形地质比较复杂,如果能够对地质勘探技术进行合理地应用,不仅可以为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还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当前回转钻进法是最常见的地质勘探技术,在实际的勘测位置通过使用合理地设备进行回转钻进,将传感器安装在钻机上,从而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
2 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实践内容
2.1 地下水动水压方面问题
为了更好的用地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同时建筑工程高度也在增加,在此种情况下地下基础工程的深度也变得更深,因此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外渗发生率也变得更高[1]。地下水渗出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动水压,最终出现外渗问题。对原有的施工经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如果能够使得地下水水位保持不变,那么动水压也可以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但是随着当前岩土工程施工深度的不断增加,内部结构的实际应力也随之在不断地变换,同时压力传递到地下水的实际位置,最终导致动水压升高,进而在工程施工中产生了深基坑内部渗水等多个问题。
2.2 地下水位的动态监测
在当前水资源的分类中,根据水资源的位置对其进行分类一般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和湖泊等,而地下水则包括地下暗河以及毛细水等。由于降水量以及地表水的补充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地下水的水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3]。如果地下水水位出现大幅度的下降,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建筑工程地区发生地面沉降,而如果建筑项目下方存在此种现象,那么在沉降力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大面积的坍塌或者是裂缝等多种现象。所以,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首先勘察工作人员需要对地下水水位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勘测,然后结合有关的数据信息对后期水位的可能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地基加固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发生建筑结构失稳的现象。
2.3 地下水水位的上升问题
在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如果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就有可能会引发建筑结构出现沉降现象,但是如果地下水位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则可能会发生基坑渗漏水现象[4]。对原有的施工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建筑工程所在地区发生了强烈的降雨,在此过程中地下水系也会参与到整体的循环工作过程中,而地表径流和地下暗河则有着紧密的联系。大量的降雨,不仅会提高整体地面径流的高度,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其次,当前大部分岩土工程内部地质结构的实际吸水性比较强,在一些软土路基区域中,岩土工程内部的含水量达到了整体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由于下渗的作用,所以岩土内部结构的水资源会逐渐向着地下水水层不断地变化,最终对地下水起到补充的作用。最后,还有一部分岩土工程作业区与灌溉区域的距离比较近,如果在进行灌溉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地操作,也有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
2.4 地下水水位变化不规则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地下水位的不规则变化也会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5]。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变化不规则,所以工程内部的地质结构也会出现不规则的变化,可能会出现扩张或者是收缩等多种现象,同时在日后长期的建设施工中,岩土工程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并进而导致地基结构出现开裂。除此之外,由于地下水变化的不规则性,内部结构的固定元素还会出现流失,进而结构本身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一般情况下,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此类区域不能作为实际的施工区域,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具有较强稳定性的地区进行施工。
3 优化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有效措施
3.1 对工程勘察计划提前规划
在进行勘察工作之前,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应该结合施工要求对工程勘察计划进行合理地规划,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勘察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数据采集工作的质量和实际工作效率[6]。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阶段,为了进一步强化工作质量,施工单位应该安排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或者是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同时,在勘察的过程中可以将对待勘察区域进行合理地划分,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然后使用区域统计的方法进行有关的勘察工作。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勘察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目标区域周围的水文环境进行调查和探究,对周边水文情况对岩土工程活动进行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解决措施进行规划,为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2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降低错误操作的发生率,并且还可以提高整体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所以在进行勘察工作之前,相关的施工单位可以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活动,对工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勘察技术以及安全操作、责任意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7]。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勘察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仪器设备,所以对设备的操作也应该加入到实际的培训内容中。在进行勘察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参与人员的高质量性,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并进而为勘察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3.3 对评价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对综合评价服务体系进行完善,从而有效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数据信息的实际价值,并进而为岩土工程计划的制定提供数据信息保障。在实际的勘察工作过程中,技术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分析目标进行明确,然后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有关的数据信息收集工作。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先进的分析技术进行合理地应用,从而准确的判断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然后对处理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而为后续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4 对水文地质具体内容进行明确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过程中,对水文地质的实际内容进行明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而加快整体岩土工程实际的施工速度。随着当前我国勘察技术体系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要求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在实际的勘察工作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发展需求不定期的对技术体系进行更新和改进,如此一来也可以对整体技术内容的实用性进行提高[8]。除此之外,在对新的体系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强化信息收集工作,并对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汇总,结合实际需求合理地调整体系,进而提高体系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勘察计划提前制定可以为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可以降低施工中的错误出现率;对综合贫家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可以提高整体输的精准性。强化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的建筑施工速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