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自信 学术个性 学术使命*
——地方高校学报定位与发展路径抉择

2020-12-09韩廷俊

关键词:办刊学报学术

韩廷俊

(常熟理工学院 学报编辑部,江苏 常熟 215500)

地方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学术界基于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实际,在编辑意识与使命、作者队伍建设、办刊模式与路向、特色专栏建设以及评价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笔者认为,高校学报如果不能回归“学术”本位,不能立足办刊平台实际准确定位、分层办刊,就依然摆脱不了蜂拥而上的办刊窘境,最终只能重入窠臼。而这种重蹈覆辙只会加剧高校学报功能角色的疲软无力,进而导致办刊主体的学术自信不足与办刊使命缺失。

因此,地方高校学报只有准确把握自身的学术定位,增强学术自信,才能坚守学术阵地;学术定位只有立足校情实际与“学报”本位,凸显“地方”,才能凸显刊物的学术个性,形成刊物独特的学术风貌;学术定位的旨归是坚守学术使命,地方高校学报应凸显“地方高校”之科学研究与学术高地意义,注重挖掘、阐释和传播地域文化价值,促进地域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创新发展,以获取学术创新活力。如此,地方高校学报才能从社会功能角色的疲软无力和对自身境遇自艾自怜的双重精神困境中突围,重塑自我,走出一方天地。

一、科学定位地方高校学报,增强学术自信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四个自信”的重要理念,这对地方高校学报工作者的重要启示是,要坚守学术定位,增强学术自信。学术自信是指办刊人对刊物学术定位的清晰认知和自我确信,是对其所持办刊原则的自我认同与肯定。显然,合理的学术定位是学术自信产生的基础,也是学术坚守的前提;而有了学术自信,才有自觉坚守与追求的可能,这是推动地方高校学报创新发展的关键。

(一)学术自信来源于“自知之明”

学术自信的生成有赖于“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进行合理合法的学术定位。自信与自知是一对须臾不分的命题,自知之明是自信产生的重要基础,自信来源于积极的自知。诚如《老子》所言:“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自信”和“自知之明”并非是个体闭门幽思的产物,而是“比较的、参照的概念,是自我在某个参照物中所获得的评价和反应。这一比较参照关系表明,任何对‘自信’的说明都有必要进入超越自我的复杂语境中加以考量”[1]。基于此,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自信问题关涉“学术”与“地方高校”两个重要的关键词。

应该说,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灵魂,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学术”本身却是学术界提及最多而实际上并没有被充分理解的“最有用却又是最折磨人的命题”[2]14。简单地说,学术包含着“学”和“术”两个维度:“学”为了“求知”,其旨趣是追求真理;“术”为了“求用”,其目的是学以致用。即如梁启超所言,前者是“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后者是“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用者”。虽然梁启超一再强调“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二者如辅车相依而不可离”[3],但从中外学术发展史来看,“学”与“术”的统一融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或偏重一方,两者有时甚至是对立的。李约瑟曾指出,现代科学未能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与“术”的对立,这是“一个贯穿于各个时代、各个文明的老问题”[4]。可以说,“学”与“术”的“合”是一种理想境界,是学者们孜孜以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正是通过不断地调整、纠偏和廓清,努力臻于理想,人类的学术发展才得以多元化且深厚化。蔡元培就认为,“学与术虽关系至为密切,而习之者旨趋不同”,据此他提出了“学术分校”的改制主张:“鄙人为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两者有性质之别,而不必有年限与程度之差。”[5]笔者以为,此论同样适用于目前高校学报的办刊实际及其逐步凸显的分层定位问题。

(二)“地方”“学报”——地方高校学报应有的本位

虽然蔡元培的思想明显存在着“扬学抑术”的倾向,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大学教育的重要视角,即如何处理“学”与“术”的关系决定了大学的办学性质及其在高校建设格局中的具体位置,这是一种颇为艰难的抉择与定位。正如有学者所言:“尊学抑或崇术却是大学教育始终追寻而又难以自拔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办学理念上的偏差都与能否正确处理这一关系直接相关。”[6]自然,“学”与“术”的融合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但此处的融合并非表象的整体一律、平衡对称,而是在消除“学”与“术”的偏见对峙、执著于追逐“学”与“术”融合理想的前提下,进行尊学或崇术的合理分工后所达到的一种内在统一的自然状态。笔者认为,这是破解目前高等教育同质化、解决人才需求多元化要求的应然路径。当前,中国已然形成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型三种不同类型和特色高校并立的高等教育体系,它们的核心职能和发展思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研究型大学以尊“学”为主,强调精英教育和学术创新,致力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大学以崇“术”为主,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职业型大学则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着重培养技能型人才。笔者所指的地方高校并不是从其所属(在)地域来划分的,而是按其对“学”“术”分野认知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办学分层与定位的不同来划分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主要承担着为区域培养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它们大多属于应用型大学和职业型大学,而非研究型大学。因此,“地方”是其应然的特征与必然的选择。办学因“学”“术”的分歧或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类型或层次,以汇报展现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学报”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不同层次与差异。“大学学报应当回归本位,依据其依附学术平台的高低,各就各位,依据使命各司其职。”[7]与之相应的学术评价体系也应因类分等,层次分明,指标明晰,从而避免因评价“一刀切”而导致的“千刊一面、层次不清、雷同低效”的刊物同质化发展困境。

作为高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学报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所属层次。因此,地方高校学报必须依据其办学层次与校情实际,立足其现有学术资源,对“学”与“术”的关联进行正确认知,明确定位,将自身的学术工作置于所依托高校的历史背景和办学性质中,凸显其“地方”“学报”本位,关注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问题,服务高校教学科研,承担“学报”应然的使命与意义;而办刊者则要识别确定身份、角色、使命与现状,以坦诚的态度、开放的气度、反思的深度和内涵的厚度,坚守自己的办刊定位。只有这样,地方高校学报才能重塑自我,增强学术自信,从而最终走出狭窄固陋的专业眼界和目不见睫的自我迷失,迈向美好未来。

二、恪守地方高校学报本位,凸显学术个性

高校学报主要依托高等教育机构,要面向各学科、各行业,必然具有一种综合性。学报“千刊一面”、竞相求全的“杂烩”困境正因这一“综合”特性和“求全”定位而来。而一味求全责备,既忽视了各自的具体差异,限制了刊物特色的形成,也造成了学术深度追寻的艰难。因此,地方高校学报目前亟待进行内涵重建,从“身份”漩涡中突围出来。地方高校学报只有摆脱重点大学学报的“影响”焦虑,立足自身实际与办刊平台,直击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现实,恪守“学报”本位,才能凸显刊物的学术个性,重塑学术自信。

(一)凸显“地方”是地方高校学报内涵建设的关键

地方高校学报的内涵建设应恪守学术本位的指导原则,包含诸如办刊理念、学术使命、办刊特色、学术管理以及编辑队伍建设等复杂多维的内容。其中,凝练办刊特色、凸显刊物学术个性是促进内涵建设、努力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诚如著名编辑家邹韬奋所言:“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8]因而,地方高校学报要立足本校实际,积极了解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反复调研,缜密思考,找准刊物的发展方向与学术生长点,以形成刊物的学术个性与办刊特色。

早在2002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指出:“支持高校社科学报……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9]因此,地方高校学报必须立足办刊实际,凸显“地方性”。“地方性”与学术性是辩证统一的。这里的“地方性”是指学报所呈现的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地方特色研究,而学术性则体现为此地方特色研究所具有的学术高度与水平。所以,必须改变那种固守地方就意味着宏观性不足、学术性弱化的思维定势,努力寻求和突出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关注点和生长点,以显“地方”特色。例如,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相继推出的《苏州研究》《中国新诗格律研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宝卷研究》《语言类型学研究》《俗文学研究》等栏目,就较好地体现了“关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立足本校学术资源,助推地域文化传播与创新发展”的办刊宗旨。这样既能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也能贴近学界、服务学术生长,更能吸收越来越多的优质稿源,进一步扩大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从而形成刊物的地缘优势与特色。

(二)地方高校学报创办特色专栏的基本路向与要求

地方高校学报凝练办刊特色,培育刊物学术个性,必须以地方为支点,以学术性为旨归,具体可以在三个路向上权衡创办特色栏目。

首先是应用转型研究。目前的地方高校大多经历了从传统本科教育向应用本科教育的现代转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现有研究还多停留于一般性的总结,尚未上升到理论层面,更未转化成“学”。在此领域,地方高校学报大有可为。

其次是本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发展研究。进入21世纪,由于办学层次的提升和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摒弃了学科建设意识淡薄的观念,基于自身传统和现实昭示,开始有计划、逐步地创建、培育和发展一些优势特色学科。对于这些经过“孜孜集腋定成裘”的拓土维艰的努力而积淀下来并不断得到社会认同的学科资源,地方高校学报自然应该通过创办特色专栏,荟萃其思想,传播其智慧。

最后是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特有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的集中体现,它与特定地域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它仿佛是这片土地的生命印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要不断从中汲取生命的气息与文化的韵味。每个地方高校学报都应从各自的文化泥土中“吮吸着自己的生命”,保持独有的生气与活力。故地方高校学报应注重自身与地域性文化发展研究相结合,凝练办刊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学者考察了目前各个地方高校学报开设的地方特色文化专栏,归纳为五种基本模式,即“地方的山水特色文化研究”“特色文化遗址研究”“地方断代史研究”“当地的历史名人研究”“地方特色文化整体研究”。[10]

地方高校学报凝练办刊特色,培育刊物学术个性,还需要强调两点。

首先,地方高校学报在进行内涵式发展、创办特色专栏、凸显刊物学术个性的过程中必须贯穿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注。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根本,回归问题意识才是回归真正的学术。从某种程度上讲,地方高校学报在学术性方面的缺失主要体现为问题意识的缺失。一方面,这是由于一些办刊平台支撑不足,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不少升格高校自身底蕴不足,缺乏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优势学科与专业,缺乏较高科研实力与学术水准的师资队伍,因而不足以支撑学报的学术生长需求。另一方面,求大求全、蜂拥而上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进一步助推了学报生存境遇的恶化,“千刊一面、把关失位、烂文成堆”是不少学术期刊无法逃避的现实窘境,地方高校学报也无可遁逃。如此,地方高校学报必须立足实际,关注现实问题,增强问题意识与学术把关,努力突围。所幸的是,目前不少地方高校学报在建设特色栏目时已然采取了立足本校学科专业建设、关注地域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跨越“学科”界限、转向“问题”的办刊思路,设置专题研究,发现问题、投射问题、审视问题和剖析问题,体现出对特定学科或行业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与科学分析。

其次,应用转型研究、本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研究和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三个路向主要涉及的是客观条件,而真正能够决定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特色,“使之成为不与人重复、确有独特面貌的要素,是编辑的品质、学识、工作态度与作风等等,当这些因素作为劳动的物化形态体现在学报上时,就形成学报的整体的文化品位、学术层次和学风面貌”[11],即学报文化。学报文化是学报的根基和灵魂,是一个学报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学术观念和信仰追求,它指引和规制着学报的学术定位、价值选择和发展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学报需要凝练特色,彰显特色;更需要注重学报文化的建设与推进,发展特色,提升学术品格,实现新飞跃。

三、坚守地方高校学报学术定位,履行学术使命

(一)地方高校学报应明确自身的学术使命

1.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本质性功能

2015年2月,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出版工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12]。高校的功能被定位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笔者以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固然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而文化的传承创新则是高校的本质性功能,其价值正是通过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高效应的社会服务来呈现的。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因其强调崇“术”为主,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其教育内容与安排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更加直接,更加紧密;但如果因此而忽视或放弃高校教育的文化本性,蚕食高校教育的人文资源,则更容易培养出被异化了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是独立的现代社会主体。这就促使依托于地方高校的学报必须进行反躬自省和自我批判,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积极关注教育实际,关注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发展,积极彰显文化育人的使命与意义,以明确自我工作的学术价值与使命担当。

2.地方高校学报应成为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地域文化开始出现消解与断裂状况,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与地域文化的兴衰发展、增益转换息息相关、共生共荣的。因此,根植于自身地域的文化泥土,从中吮吸生命之气、精神之魂的地方高校学报,拥有相对深厚的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较高的介入度,自然就应成为地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核心,其存在价值和重要意义就被凸显出来。挖掘阐释地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品格和价值观念,激活传统文化因子,构建新型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理应成为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使命,也是其学术定位的旨归。

(二)地方高校学报要注重地域文化传播与创新

1.传播地域文化常识

文化的天性是传播,一种文化产生后只有经过不断的传播和创新,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社会变革往往会造成传统文化链条的断裂,“学习链条上的任何一个断裂都可能导致文化的消失”[13],而要重新锻造和接续却要付出极大的心血和努力。因此,地方高校学报尤应注重地域性文化常识的承续、传播与创新。这里要特别注意“常识”这个关键词。它不仅仅是指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优势者”所认知的“一些纯然的对事物的直捷本质的领悟;它是由纯朴的人创造的纯朴的事实”[2]11,即“人们外表所示和他们自以所为之‘是’或以之所引之有用的结论”[2]96,更是属于文化性范畴、一种文化体系。“常识不是一种幸运的技能,像打出的一记完美的好球;它是一种特别的心灵的框架,而更像虔敬或律法主义或伦理及宇宙论一样,在不同的地方它有其不同,而且有其不同的特质形态。”[2]12故人类学家吉尔兹用人们的“常识系统”来“探察用我们的心灵的一些更熟悉的区域去建构的秩序的王国”[2]96。梁启超则以相异于“本国之特别常识”的以欧美、日本为主体的“现今世界共同之常识”为文化标杆,以普及新的“国民常识”为启蒙核心,将报纸的重要宗旨直接定位为“输进常识”[14]679,传播常识。因为只有在获取常识之后,国民才可以“思虑通达,目光四射,后此随时随地遇有新发生之现象,或相同者,或相反者,或相近似者,皆得有所凭借以下判断,而所判断者不至大误,此常识之用也”[14]681-682。同样,对于地方高校学报而言,传播地域文化常识意味着要熟知其文化全貌,深谙其文化精髓,洞鉴其发展规律,这是构建地方文化体系、促进地域文化创新的重要条件。如此,才可以按照现代性的价值取向对地域文化常识中的文明或反文明因素进行明确辨析和优劣评定,激发传统文化中沉眠已久的精神力量,将之转化为鲜活的历史智慧和生命依托,并且通过慎重选择、严格把关,实现对地域文化未来发展动向的价值引领。

2.促成文化增值创新

文化传播可以促成文化增值。“所谓文化增值是文化在质和量上的一种‘膨胀’或放大,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和创新,是一种文化的原有价值或意义在传播过程中生成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的现象。”[15]因此,对于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地域文化常识,地方高校学报可以本着立足地域文化又超越地域文化的学术精神,在特色专栏的总体框架之下,设置专题研究,比如有关地域文化的发生学研究、流变研究、内涵与特质研究、保护与传承研究、现代化研究、产业化研究,以及地域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联研究等等,通过深入挖掘、深层分析、深度阐释,不断促成文化增值和创新,为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学术定位既是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的瓶颈,也是其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唯一出路。既然高等教育本身层次分明,有着各自的发展定位与服务对象,高校学报何不因类分等,找准自家的学术定位,增强学术自信;因境而异,关键在于立足自身处境与特色,各谋一块,错位发展,真正形成互通有余、共同发展的局面。如此,则何愁不能跳出“千刊一面”的局面?地方高校学报就应立足于本地文化资源与校情特色,坚守学术使命,回归本位,因物因人,挖掘阐释地域文化的现代价值,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如此,何愁不能拓展出一片全新的天空?

猜你喜欢

办刊学报学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