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探析*

2020-12-09刘大闯

关键词:三全育人育人活动

章 鸣,刘大闯

(苏州科技大学 团委,江苏 苏州 215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1]基于“三全育人”视角,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在学校行政部门的组织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辅导员、班主任的过程管理中,在特定的时间(一般是寒假或者暑假)根据事先设定的课题,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社会的支持,通过与社会接触,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个人能力,完成相关研究,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活动。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同时通过实践验证课堂所学的知识,这是每个大学生必须进行的一门社会课程,也是大学育人的一个“教育—实践—教育”的闭环。

一、“三全育人”视阈下的社会实践

1.从“三育人”到“三全育人”

20世纪中后期,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要求,进入新时代,再次提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2018年5月,教育部在“三育人”工作的基础上推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以新思政观引领改革”“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等要求,并依托“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2]这一系列概念、理论的提出和深化,显示了国家对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育人本质、方法、载体的不断探寻和研究,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重要途径。

2.“三全育人”的实践立场

“三全育人”格局中,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是基础。其中,实践不仅是体系的内容,也是体系正常运行和格局正常维持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手段。从概念来看,全员育人是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力基础和组织保障,离不开高校管理者、教师、服务人员等全体教职工,以及社会力量、父母家庭、学生的责任自觉和积极实践;全过程育人蕴含着全员实践、全方位覆盖的客观要求,包括学生踏入校门后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融入育人的元素信息和实践设计;全方位育人则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实践载体和手段,教师的课堂教学、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共青团的思想引领、校园的文化熏陶、服务人员的沟通交流等,都是以服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要求进行的。“三全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基于培育谁、谁来培育、如何培育进行理论及实践探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三位一体、三全联动。

3.以“三全育人”改推社会实践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三全育人”的重要性虽已得到各方面的认同,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始终没有得到与其他育人过程同等的重视,实践活动不能充分达到预期设定的目的和效果,社会各方对此看法不一。通过“三全育人”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深化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途径,最终找出掣肘大学生社会实践高质量开展的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用于工作实践。这对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水平,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成效,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课程思政”与社会实践

在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过程中,“课程思政”打破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3],此举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的实践课程,必须在其全过程贯彻“课程思政”的要求和思路。通过管理组织者实践主题的确立、专业教师具体实践路径的设计、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活动过程中的跟踪指导以及最后的总结评优,既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优秀的性格品质、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等“小德”,又培养其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等“大德”。

二、社会实践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奠定了辩证唯物论的哲学基础。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在育人过程中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锻炼能力、增加经验、培养素养。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高质量开展,也影响了育人的效果。

1.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较为松散

从全过程育人的角度来看,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应当是组织完整、逻辑严密的。目前,社会实践的组织大多采取二级学院团委根据校团委通知要求,组建由指导教师带队的学生实践团队参与校、院两级的实践项目申报、遴选,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后进行总结、表彰。看似完整的工作链,实际较为松散。实践活动注重的是优秀团队的选拔,而对一般团队没有过多的干预、指导和考核。这就造成认识到位、有责任心的团队能够认真完成实践活动,而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的一些团队,其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最终以应付一篇实践报告了事,根本达不到育人的效果。

2.实践教师的指导有待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从全方位育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组织者对于实践主题的选择,还是教师在指导社会实践前对选题、研究方向、调研地点以及应达到的思想教育效果等,都要进行深入思考。参与实践的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尚浅,对于开展什么主题的实践、实践过程如何设计、如何按照设计的实践过程开展工作都不是十分清楚。

因此,只有管理者和指导教师的悉心谋划和指导,才能帮助学生踏入社会、开展实践。即使部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可能已达到一定高度,教师指导的效果只存在做得好与做得更好的差别;但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决定了实践活动开展的成败。由于教师日常教学管理任务较重,假期成为其调整状态、参加学术会议、进行科学研究、加强与社会沟通交流的良好时机。而利用假期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教师从思考到指导都需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需要亲自带领学生参加。因此,对于普通老师来说,相比科研和课堂教学,不是教学考核“硬性”要求的社会实践也就存在被忽视的可能。

3.参与实践学生的深度体验不够

一方面,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更加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略自身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他们缺乏对社会问题关注的热情,参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不够。[5]从全员育人的角度来看,社会实践应该是所有大学生都要参与的必修课,但是如果学校在素质拓展学分或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上对社会实践做的是选修而不是必修的要求,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将精力放在其他能够得到学分的方面而放弃社会实践,从而无法实现全员参与。

另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不知如何把所学专业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无法深度参与社会实践,无法取得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的成就感和用实践检验专业知识的获得感,也无法获得达到实践目标的满足感,这种只是为了完成实践任务的被动参与不能起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和社会效应。

三、社会实践育人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管理学角度,设计良好的目标是以结果而不是以行为来表述的,是可度量、可定量化的,是时间架构清晰、具有挑战性并且可以达到的,是书面的以及与组织成员充分沟通过的。从社会实践育人过程的管理角度来看,为了取得良好的社会实践结果,要从评价体系、实践认知、社会认同等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通过对实践全员的动员、全过程行为的监控,发现形成问题的原因,最终以优秀的结果来实现知识、育人、实践相统一的目标设计。

1.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过程不充分

组织的活动要按照规定顺利开展,必须要以完备的制度和有效的管理作为保障。制度不完善容易导致管理松懈、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等情况的发生。社会实践如果没有完备的制度,那么对活动开展和育人成效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活动的开展如果缺少明确的总纲,那么其重要性、规范性、指导性将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其次,对教师和学生没有制度性的鼓励和约束,将无法充分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活动的开展没有科学的考评机制,特别是对活动的内容、过程、表现、成果等缺乏科学的定量定性考核,就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评价结果主要是依据社会实践报告或实践材料来评定的,同时根据现实材料进行不同形式的能力划分;而实践中过于追求媒体报道来展示活动效果的做法,也造成对实践活动过程的忽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延续性是在长期过程中慢慢积累形成的,活动效果评价体系的缺失间接导致育人效果的缺失,也使社会对实践活动很难做出中肯的评价和给予较大的关注支持。

2.实践认知不到位,主旨认识不深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在实践中把握物质世界,强调物质观和实践观的统一。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主体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认识世界。与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实践功能不同,高校仍然把社会实践简单划为第二课堂活动,其更加注重的是课堂教学及实验实训,社会实践则被认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活动的组成部分,没有将教学、科研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环节,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无论从认知还是实践上都有所缺失。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一些社会实践项目不能恰当地与本专业紧密联系,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就业训练、综合能力、社会责任的培养,其效果与意义也大打折扣。

此外,部分学生将参加社会实践等同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认为学习成绩是日后就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拿到学分是其唯一目的,而无法体验或者无视社会实践能给自己带来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工作能力的提升,以及积累必要的社会经验。

3.社会认同不够强,实践成果不突出

对于全方位育人而言,社会参与也是取得良好育人效果的重要因素和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力量。目前,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认同度有限,社会渠道窄,地方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持力度不够;各企事业单位对实践活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接制度不完善,对在校大学生的认可度不高。一方面,学生个人能力和心理准备不足,尚未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不愿主动联系社会单位。[7]另一方面,一些社会单位认为接纳大学生实践活动没有实效价值,实践岗位不充足,使有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监管不严、经费不足、沟通不畅等问题,活动流于形式;甚至有些单位将参加实践的大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安排的岗位技术程度和专业适配度低,并不能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培养锻炼作用。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要求,即由组织最高层领导制订一定时期内整个组织期望达到的总目标,然后由各部门和全体人员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制订各自的分目标,并积极主动地设法实现这些目标。[8]就社会实践而言,也需要针对社会实践的目标要求,整合各方力量、确定各自目标、激励参与人员,实现最终效果。针对上述问题及其成因,笔者结合共青团工作的粗浅经验,从“三全育人”角度在政策、人员、组织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和实践效果。

1.强化意识,从思想上保证活动的开展

(1)思想政治意识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在“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中指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9]可见,在提升大学生育人效果的各个环节中,社会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挖掘社会实践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社会实践,使社会实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课堂教育的必要延伸和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活动组织意识

高校组织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从源头保证全过程育人的效果,拓宽实践视野,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这既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性,使科学研究内容应用于实际,从而发挥更大的效用;又能避免学生走弯路,从而形成高质量的实践成果,使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知识真正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应在实践主题选择、实践过程监管、实践成果总结等环节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乐于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

(3)社会关注意识

高校要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全社会全方位对实践重要性的认知,重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一方面,结合单位实际需要,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为单位解决技术攻关、市场调研、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以输送稳定实践生源的方式,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帮助企业宣传其实力和文化,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参与应聘,提升企业软实力。

2.完善配套,从根本上保证活动的开展

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育人配套构建十分重要。制度方面充分考虑组织者因素,硬件方面考虑参与者因素,师资方面考虑指导者因素,使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在系统内有机统一,达到最优的育人效果。

(1)制度配套

以制订系统的社会实践实施办法取代原有的简单通知,从指导思想、组织机构、责任分工、内容形式、工作要求、管理要求、实施保障、总结表彰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运用创新思维规划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除了辅导员和班主任参加指导实践活动,还应发动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校外导师等共同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加大师资建设力度,提升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实践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10],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从制度上给予组织者、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鼓励、依据和保障。

(2)硬件配套

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高校应重视基地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强化基地功能,善于挖掘合作时间长、效益好的基地,确保基地作用持续发挥,在基地建设中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提升基地服务水平,注重基地的项目化运营;注重实践基地的类别划分,如思想理论学习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将学生所学专业同基地建设结合;完善基地的网络化平台建设,强化对基地的实践成果进行规划、管理、评估,定期对基地项目进行指导和把关、监督和管理,增强实践的实效性和延续性。

(3)师资配套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11]首先,要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就需要指导老师在学术科研、创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观察、基层调研等活动的社会实践范畴中,从选题立项、自由组队、开展活动、宣传报道到总结交流全过程参与,注重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选题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服务、专业学习等相结合,加强分类指导的投入力度,强调调研类实践要有深入性、专业类实践要有应用性、服务类实践要有实用性,保证不同类别实践活动的效果。其次,将指导教师自身的科研项目以及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比赛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发挥这些比赛在深化高校素质教育实践课堂中的作用[12];将社会实践作为这些科研、比赛项目的一个重要的调研和研讨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并且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以项目捆绑、互进互促的形式推进活动开展。最后,鼓励二级学院提高指导社会实践的教师奖励,营造人人关心实践、人人指导实践的氛围,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3.注重过程,从形式上保证活动的开展

社会实践除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对于全过程育人的谋划和准备也十分必要。实践活动前期,需要对实践选题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做好社会实践系列准备,做好动员。实践活动初期,安排往年优秀的社会实践团队进行经验分享;举办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训练营,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育性和针对性;通过班团会议的形式对社会实践内容、意义等进行宣讲。同时,通过校级层面联系社会,寻找合适的合作组织,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

一方面,指导各学院以指导会、宣讲会、动员会的形式,加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的思想认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并对下一步的选题、组队、经费使用等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方案,使学生能逐步明确活动开展的步骤和要求。另一方面,作为组织方的校团委,要与各学院保持紧密联系,以会议研讨或小范围交流的形式,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相关做法和要求,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对谋划好、开展好、总结好的重点项目给予人员、资金、荣誉方面的支持,从而达到示范引领效果;针对摄影摄像、新闻写作、对外联络等环节,邀请专家给予实际的指导和帮助,从全方位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发挥学生骨干作用,不同学科背景、专业特色的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组队,通过多学科背景的团队建设,加强团队的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

4.注重总结,从结果上保证活动的开展

开展社会实践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社会实践的选题设计、过程材料收集、成果总结、媒体报道、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细致综合评定和考核,完善相应的奖励激励制度,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宣传,扩大社会实践影响力。评价指标需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既可涵盖社会实践报告、实践单位评定反馈、实践心得体会等基础性材料,又可包括新闻报道、视频展示和实践成果转化等成果性材料。[7]

一方面,作为自我教育的一部分,学生需要在实践结束后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像、资料、报道等进行归档,也需要通过总结报告来回顾自己实践活动的收获与不足。各学院可以通过总结会的形式,让各个团队都有机会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组织方要做好总结表彰工作,根据制度规定的定量定性指标,对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并可通过“信仰公开课”、形势政策宣讲会、青春故事分享会的形式,确定正确的育人导向,向全校学生宣传其中的优秀案例和典型做法,加强社会实践工作在校内的影响力,为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积极的导向。

五、结 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13]实践是推进事业发展、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而对于大学来说,实践育人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4]高校应推进社会实践工作,将实践育人进一步引向深入,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角度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社会实践不但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真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不断完善、优化、提升其工作宗旨、路径和效果,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育人活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六小”活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活动随手拍”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