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视角下优化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研究:意义与取径

2020-12-09魏晓薇翟宏堃

关键词:心理疾病公众心理健康

李 强,魏晓薇,翟宏堃

(南开大学 a.社会心理学系,天津 300071; b.滨海学院, 天津 300270)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深刻的社会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在当代中国,提升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事关个体福祉,也是社会心态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石。

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是指帮助个体认识、管理、防治有关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的知识或信念〔2〕。大量研究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素养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优化个体心理健康素养是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健康中国战略与国民心理健康现状

(一)健康中国战略

健康中国战略是新时代背景下,以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以健康服务、生活健康、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健康支撑与保障为框架建立起来的国家战略〔3〕。健康中国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在较短时间内即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指出要“打造健康中国”。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提高健康素养列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将“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同时也将这一战略落实为具体的行动纲领。2018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此为主体,进一步推进落实健康中国战略。

健康中国战略是国家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占有鲜明而重要的地位。不仅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关系到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3〕。健康中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系统性工程,是推动“三医联动”改革的最高要求,也是构建“多层次混合型”福祉的最高目标〔4〕。

(二)国民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这给公众的心理健康状况带来很大挑战。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精神疾病患病率逐年攀升〔5~6〕。恶劣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痛苦,也会给全社会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以北京市为例,该地区2011年常驻人口的抑郁障碍总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为10.14万人年,已高于冠心病(9.2万人年)和心肌梗塞(6.4万人年)等常见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物质滥用等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居民身心健康、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然而,我国公众因精神健康问题的就诊率却很低〔7〕。导致公众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心理健康知识,不能正确识别心理疾病,主观上不愿意寻求帮助是阻碍公众寻求专业心理健康帮助的重要因素〔8〕。公众“不知患病”或“患病不治”严重制约人们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形成,妨碍心理健康水平提升。

(三)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

建设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这一战略的重要实现路径。然而,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晚,适合国情的服务模式、服务技术等仍处于探索阶段。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力量薄弱,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物质支持、制度支持均不够充足〔9~10〕。因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难以充分满足公众提升心理健康状况的需求。如何从公众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是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开展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研究并进而寻找优化心理健康素养的策略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开展优化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的意义

结合上文可以看出,促使公众进行有效的心理求助、优化现有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是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与心理健康素养这一概念有重要关联。

(一)心理健康素养的内涵

心理健康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Jorm及其同事提出,又译作心理健康学识、心理健康知识知晓或精神卫生知识知晓〔2〕。心理健康素养是由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这一概念发展而来的,它包含五个部分:预防精神障碍的知识、识别精神障碍发展的症状、关于获得心理求助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应对较为温和的精神障碍症状时的自助策略、对处于心理健康危机中或是精神障碍不断发展个体的急救技能。

心理健康素养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经由以下三个路径实现:其一,高水平心理健康素养能够增强鉴别、诊断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2〕;其二,低水平心理健康素养会降低个体进行心理求助的及时性和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性〔11〕;其三,心理健康素养匮乏将增加罹患精神疾患或其他长期不良结果的风险〔12〕。

(二)开展优化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的意义

优化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研究一方面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接下来本文将从个体到制度层面,简述其五点意义。

1.促进形成有效心理求助需求,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根据心理健康素养研究成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公众识别心理疾病的知识水平,增加其对于寻求正规心理健康服务途径的了解。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公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正处于上升期,但公众的主观需求却难以转化成为有效需求。这一方面是由于公众缺乏准确识别心理疾病的知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不够了解通过何种途径能够获得正规服务,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性、专业性认识不够。而心理健康素养涵盖了帮助个体正确识别心理疾病和获取正规心理健康服务途径的知识性要素。因此,心理健康素养研究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其次,心理健康素养科普知识宣传有助于降低公众的心理疾病污名。研究发现心理疾病公众污名限制了患者寻求专业帮助〔12〕。罹患心理疾病个体的自我污名会降低其主动进行心理健康求助的意愿。对于某些治疗方式(如药物治疗法)的污名会降低患者使用该方式进行治疗的意愿及治疗依从性〔13~14〕。心理健康素养这一概念中包含公众对于心理疾病及心理疾病患者的态度维度,了解公众对此的态度有助于降低心理疾病污名,从而提升公众的心理健康求助意愿,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增强文化自信,构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素养理论

心理健康素养是一个诞生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概念,社会文化要素在心理疾病观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不同文化群体持有的心理疾病观和健康观不尽相同〔15〕。例如,美洲土著Anishinabek族用“mnobmaadis”来表征“健康”这个概念,这一词汇意指身体、情感、心理和灵魂的平衡;与此相对,该民族将不平衡、不和谐的生存状态定义为疾病〔16〕。在此基础上,各个文化群体对于心理疾病的表征方式和求助方式也有所差异。例如,中国人更常用躯体化的方式来表征心理问题;在求助方式方面,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文化语境内,求神拜佛、服用中药等方式被公众视作有效的求助方式〔17〕。

其次,不同文化对于“什么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和情感”的定义也不尽相同〔18〕。例如,在北美印第安社群中,成员表达出愤怒情绪和行为是被默许甚至是被鼓励的。但这种情绪在北美的主流文化中却属于禁忌,表达出类似的情绪会被视为“失常”。因此,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也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现行诊断标准因其欧洲中心主义和文化上的不平等已经受到诸多学者质疑〔19〕。

由此可见,心理疾病不仅体现为精神流行病学意义上的“病”与“非病”,也体现为文化层面上的“适应”和“不适”。不加修正地挪用西方关于心理健康素养的一系列概念和工具,会使得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心理疾病和心理疗愈要素被掩盖,心理症状的文化意义被消解。因此,在当代中国展开心理健康素养研究,有必要溯本求源,重新探究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疾病观和求助观,提出具有文化适应性的心理健康素养核心概念及测量工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20〕。因此,立足当前社会,研究本土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有助于重新发现根植于我国本土的心理疾病的疾病观和求助观,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心灵”及“心理现象”的理解模式,并进一步了解本土心理治疗手段的有效疗愈要素,建立符合我国民众心理健康素养的本土化心理治疗理论体系。

3.指导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心理健康公平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1〕。就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而言,我国起步晚,心理咨询本土化水平低,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服务技术等仍处于探索阶段。心理健康服务的两个主体——政府主导的服务主体和市场指导的服务主体没有实现充分协同运行。

精神健康不平等(mental health inequity)现象在我国已现端倪。精神健康不平等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群体间精神健康状况差异〔22〕。在讨论这一议题时,两个问题同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1)由于群体间社会经济差异而导致其可获得的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差异;(2)不同群体表现出精神健康状况差异。

目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和人才队伍培养方面,服务资源配置偏向城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机构层面上,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配置偏向医疗卫生机构和高校,基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相对匮乏〔10〕。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群体不够壮大,专业化程度不高,拥有咨询、治疗、督导资质的咨询师人数少,服务昂贵;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学科背景多为医学和精神病学,拥有心理学和社会工作背景的从业者人数相对较少。尚未形成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供给。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的心理疾病患病率差异大。研究已经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和情绪障碍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23~24〕。社会经济地位更低的群体中,人格障碍和药物滥用情况也更为多发〔25~26〕。对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进行研究有助于国家落实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心理健康服务适应公众需求。

4.降低精神疾病负担,助力全面小康

健康中国战略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目前我国多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均有所上升,某些精神疾病的疾病负担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等典型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因精神疾病导致的伤残和过早死亡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外溢效应。

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是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素养会影响个体识别诊断心理疾病的能力〔2〕、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求助手段自助的能力〔8〕、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沟通交流的能力〔27~28〕,并最终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同时,低心理健康素养本身就是罹患抑郁障碍等某些心理疾病的危险因素〔29〕。因此,推进心理健康素养研究有助于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心理疾病造成的伤残结果,降低全社会的精神疾病负担。

5.助力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2018年11月16日,卫健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指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是“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30〕。可以看出,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而如前所述,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民众心理健康素养现状,了解我国本土心理治疗手段中的有效疗愈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心理健康素养的策略,为建立与之相契合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提供依据。因此,开展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研究对构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

三、开展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的基本取径

心理健康素养是将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社会政策(社会心理服务系建设)和民生福祉(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结合起来的重要变量,也是解决我国居民在心理疾患方面“不知患病”和“患病不治”的核心因素。由于心理健康素养是一个覆盖全面、内涵庞杂的概念,因此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精神流行病学的研究都有涉及这一概念。这一领域正经历由精神病学和精神流行病学向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转向。其中,以当代中国为背景对心理健康素养进行再概念化,是当前心理学取径研究的核心工作之一。

(一)精神病学、精神流行病学的研究取径

精神病学和精神流行病学领域将心理健康素养称为“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或“心理健康知识知晓”。该领域的研究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民众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和群体间的差异检验,以此判断该地区某些特定群体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以及不同群体间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的差异性。在调查工具方面,国内研究者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问卷》、上海市疾控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和自编问卷等研究工具〔31-33〕。在被试选取方面,这些研究多以市为单位,对本市城乡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在调查内容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某地区居民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精神卫生科普知识掌握情况、精神疾病症状识别能力和应对因精神疾病造成的危险情况的能力。

这一研究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了解不同地区城乡居民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以及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被试群体在病因、疾病识别、治病防治、获取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的能力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和特征。沿着上述研究的结果溯本求源,可以进一步探究形成这种精神健康差异现象的根本原因,进而可以有的放矢地根据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科普,提供精神卫生服务。

受本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旨趣所限,精神病学和精神流行病学取向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对于数据的处理和解读比较表浅,大多数研究停留在描述现象和比较群体间差异这两方面。至于现象和差异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更多以常识假设的形式提出,缺乏对其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2)缺少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调查,研究结果仅能反映某地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因此,研究结论很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同时,测量工具和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标准,研究结果难以进行跨地区的横向比较。(3)测量工具和研究方法的本土化工作不足。我国现行使用的测量工具是以西方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素养”这一概念的操作性定义为提纲编写的,难以反映出心理健康健康素养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影响。尤其要指出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仿照西方精神流行病学范式的心理健康素养研究对解决国民心理健康问题价值有限,进而着力于对心理健康素养进行本土的再概念化,并开发更适合测量当代中国人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工具。这也是促使本领域研究由精神病学和精神流行病学向心理学和社会学转向的重要因素。

(二)心理学的研究取径

针对心理健康素养的共现网络分析结果,认为该领域的学科协作中心已经由传统的精神病学迁延至心理学〔34〕。目前,我国心理学领域的心理健康素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的综述型研究、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干预研究和本土化探索四个方面。

早期的综述型研究主要目的是将心理健康素养这一概念引入,并综述与这一概念内部各个维度的研究进展〔35~36〕。近年来,综述型研究的内容已不局限于此,更多学者开始关注与本领域相关的细节问题,例如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技术〔37〕、干预方式〔7,38〕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素养受到其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具体来讲,性别〔39~40〕、年龄、受教育程度〔40〕、父母受教育程度〔40〕、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40〕都会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因素,具有低神经质、低精神质的个体专业求助态度更积极〔36〕。除此之外,有接触心理疾病的经历的个体,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表现出更少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污名态度〔41〕。

在干预研究方面,根据干预内容的不同,主要分为针对态度的干预、针对知识的干预和针对行为的干预。针对态度的干预主要旨在转变公众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负面态度,减少心理疾病污名,其中又包括对于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干预〔42~43〕。针对知识的干预主要旨在增加公众对于心理疾病的识别和防治方面的知识水平〔44〕。针对行为的干预主要对象既包括一般公众,又包括心理疾病患者。其中,以前者为被试的研究主要探究的是该群体在干预前后的求助行为或求助意向的变化〔45〕,而针对后者的研究则主要旨在通过干预其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提升其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的可能性〔36〕。

将心理健康素养这一概念进行本土化是当前国内研究的重点。本土化工作既包括对于国外测量工具的本土化修订〔48〕,也包括针对传统心理健康素养的再概念化研究以及建立在全新概念之上的测量工具编制、调查研究以及实证研究。其中,在解构传统的心理健康素养概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再概念化,是近年来该领域学科转型的主要关注点。许多学者提出要扩大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应对心理健康领域出现的全新挑战。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应同时包含和心理健康与心理求助有关的信念、态度、行为和技能〔46~47〕。同时,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国学者在进行再概念化工作时,也注重将中国文化意涵融入这一概念。江光荣等人提出在心理健康素养中加入“自我—他人”这一维度,即在防治心理疾病和促进心理健康这两个层面上,考察助人和自助两方面的知识、态度与行为习惯〔7〕。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公众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公众号3月热榜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