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中国》:传播学视域下电视文艺的创新表达

2020-12-09石云天

关键词:信件文化

王 飞,石云天

(1.西南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2.西华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我们生活在由媒介营造的拟态社会中,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等理论认为,客观存在、高速发展的媒介正伴随技术的不断成熟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鲍德里亚的“媒介就是现实本身”、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论”认为媒介作为人生活场景的一部分,现代人的生活实践又反作用于媒介发展走向这一客观现实,关于二者关系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但是,媒介形态的不断演进促成受众情感的不断凝聚和认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众多的媒介形态中,视听类媒介形态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凸显出视听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海德格尔、艾尔亚维奇等都认为视听文化,特别是视觉文化是近几十年的主导文化,丹尼尔·贝尔更是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1〕在视听文化营造的电视景观中,电视文艺以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鲜活的形象在所有电视节目形态中独树一帜,成为阐释电视文化身份的最佳符码依据,是凝聚受众情感认同和建构电视文化影响力的最佳话语之一。

我国的电视文艺自雏形期就特别注重传播的视听兼备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发展阶段。从最初受技术条件限制的单一频道到如今的多屏多频道,从只有固定机位拍摄到动态舞台、虚拟前景等高科技的大量运用,技术的不断革新为视听场域的多元呈现提供了可能,也带来了创作理念和呈现形式的不断更新。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呈现样态高度繁荣的媒介环境下,如何通过具象化的节目让受众感受到民族精神与人性光辉的呼应,体会到人文精神与内心情感的共鸣,领悟到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的交响,实现主流价值观的创新传播,成为新时代电视文艺发展中亟需破解的难题。

2018年3月9日,中央电视台大型原创文化节目《信·中国》首播,第一季以“党性和人性的辉映”为主题,将思想深度、艺术高度和受众赞誉度融为一体,首播收视份额为3.06%,观众收看规模达5104.88万人,融媒体覆盖人群近20亿,电视综艺关注度排名第一〔2〕。可以说,《信·中国》的出现为2018年的电视文化景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小书信承载的大情怀为新时代电视文艺的创新表达提供了参照系。因此,笔者拟从主流价值观的创新传播、电视文艺的文化创新传播、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观照三方面对其传播学意义加以分析阐述,以期对新时代电视文艺的创新表达提供借鉴和参照。

一、主流价值观的创新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3〕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必须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时代的要求、群众的呼声通过具象化的节目得以传播,这是宣传工作的要求,也是节目创新的源泉。综合来看,《信·中国》在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上做了两方面的创新。

首先,传播主体围绕核心诉求。《信·中国》第一季共12期节目,浓缩了建党97年来各个时期不同共产党员的书信,其中有知名革命家,也有普通共产党员,有为国捐躯的烈士,也有活跃在各领域的党员干部,他们时代各异、身份不同,但都是主流价值观的薪火传承者,这些身份和故事本身带有极强的象征和隐喻性,节目又进一步将这些党员的“信”赋予“信仰、信念、信心、自信”等现实意义指涉,将信件本体和厚重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让“信”闪耀着党性、人性的光芒〔4〕,使“弘扬优秀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等核心诉求与传播主体深度交互,家国情怀和党性光辉相得益彰,展示了强烈的文化自信。节目组在建构形式和指涉意义之间的关系时颇为用心。如在朱德给好友戴与龄和前妻陈玉珍的读信环节,节目组选择了以硬汉形象、硬朗风格著称的演员杨烁读朱总司令的信,当读到“我十数年尚无一钱,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二百中币,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绝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苦之人无妨多来”时,杨烁几度哽咽,以柔情的状态、硬气的形象展示出朱老总的家国大爱。在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给妻子杨之华的读信环节,节目组选择了荧幕形象知性浪漫的演员李光洁作为读信人,信中瞿秋白称呼妻子为“亲爱爱,好爱爱”,落款时要写上“吻你,吻你万遍”,这些话语通过李光洁深沉厚重的音色、个性化的有声表达和俊朗的副语言输出,为大家展现了一个就义时要求不能打头、不能屈膝跪着死的革命书生的立体形象,展现了一个有倔强浪漫气质的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的生动形象。在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金茂方的读信环节,节目组选择了荧幕形象直爽、泼辣的演员蒋欣,金茂方凭着多做少想的拼劲,用7年的时间干完了20年的活,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而蒋欣则是通过自己的专业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50年代的励志榜样与当下的青年偶像通过一封信同频共振,传递出了“奋斗是青春底色”的积极价值观。节目组在信件和读信人的选择上很是用心,这些信件和读信人本身就隐喻着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跟随和弘扬,上面提到的几封信中“当官发财两条路”“英雄为何会成为英雄,因为他们有信仰”“活在当下,有什么可埋怨的”等关键句,都为主流价值观做了极具历史感的注脚,构建了跨时空的信仰传承。

其次,传播形式彰显时代特色。《信·中国》以融媒体思维运用了大量高新科技等现代化手段来丰富传播形式,一方面在演播厅的空间建构和生产中,运用潘多拉魔盒、全息影像等高科技手段,主持人只需现场一个手势即可完成穿越时空、步入读信区、开启信件等智能全要素的切换,现场全息系统随信使的步伐位移不断跟进、变化,虚拟系统的大面积植入,电影式的舞美空间都为“读信”制造了强烈的沉浸感,营造了极强的仪式感。在节目议程设置上,大量运用悬念化叙事手法,用电影式的会意段落情景再现部分历史事件,发挥主持人朱军的个性特征,制造了全场同唱一首歌等共情点,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在融媒体传播方面,除通过央视“两微一端”首播,《信·中国》还通过腾讯、优酷、爱奇艺等同步播出,围绕内容IP形成传播矩阵,使其传播范围更广。此外,节目还在第一季最后一期中开通了“未来信箱”,运用跨界思维,由主持人朱军带头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呼吁身边人寻找“值得更多人关注的信”,以增强互动,制造话题延伸,开拓新的受众资源,借助多种新媒体平台和多样的传播形式扩大传播效果,彰显时代特色。

二、电视文艺的文化创新传播

所谓文化,究其本质乃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所以文化学家坚持文化的核心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5〕。而作为文化硬币另一面的传媒正有意无意的运用各种符号和技术制造新的文化奇观。除了消费主义意识、市场驱动和受众心理等因素的驱使外,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传播和扩散也不断促使媒介必须主动进行文化的创新传播。因此,在近几年的电视文艺表达中,以文化元素为依托,寻求异质化的叙事模式,在信息的双向传递中培养受众的文化认同渐成趋势。《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就在电视文艺的创新表达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信·中国》重现书信的文化魅力,通过信件展现党员的人性光辉,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构建核心议题和集体话语,通过悬念化叙事和媒介仪式的营造,为电视文艺的文化创新传播提供了可能。

(一)仪式现场引领文化情怀

在人类学家的视域里,仪式是文化时空中人的活动的积累与过程,是社会成员或人类族群间生存状态和生存逻辑的凝聚〔6〕。涂尔干、道格拉斯等人类学家都认为仪式是一个庞大的话语体系,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生活状态有关,是以习俗为基础的人与人的固定交互模式的体现。作为最普遍、最广泛的社会现象,“一个仪式序列在充分实施的时候往往一再重复自身,把信息多次重复发出去”〔6〕,以达到激发个体成员的集体认同,促成意愿、情感、信仰的“机械的团结”。经过媒介的传播,仪式过程就衍生为特定背景下的符号生产和维系过程。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认为,电视节目制造的媒介仪式的重要作用就是“唤起和重申社会的基本价值并提供共同的关注焦点,为人们提供一种民族的、有时是世界的事件感,使某些核心价值感或集体记忆醒目起来”〔7〕。

《信·中国》第一季每一期的流程设计都是高度仪式化的呈现:主题背景的每一次呈现都用粒子效果整体切换,从而营造出华丽庄严的视觉效果。主持人通过时空隧道来到现场宣布仪式即将开始,简单的开场之后以固定的手势和提示性话语“让我们穿越时空”,请出信使并实现现场高科技的场景切换。在每位嘉宾信使进入时空隧道时,镜头语言采用局部大特写营造神秘感,制造陌生化效果,直到走出时空隧道来到现场才交代嘉宾的正面镜头,并配合观众欢呼、鼓掌的画面,以营造出“主角登场”的仪式效果。主持人在和信使寒暄后“有请信使步入读信区”宣告仪式进入准备阶段,“让我们开启信件”对信件做背景介绍,在朱军和信使点头示意交流后读信仪式正式开始,读信结束后进行访谈,之后用字幕呈现信件主人公“某年某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最后由主持人通过仪式性的口号“信中国,中国信”引导观众参与到文化意义的交流和生产中来。在舞美包装上,字幕条采用手写字体,每封信的第一句用绿色鹅毛笔动态引出,凸显写信的时间维度;用灯光和投影技术把主持人和信使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中,营造读信人和听众的空间维度;两个维度的转换为书信文本的视觉叙事提供了可能,也丰富了叙事场域的现场感和真实性。节目设计的这一系列繁琐的仪式流程实际是向观众宣告:不是在观看一个普通的节目,而是在参加一场庄严而神圣的仪式。节目的固定流程,主持人固定的手势、固定话语既是技术手段的需要,更是在维护仪式的秩序感和庄严感,观众参与仪式形成互动,不再是单纯的参与信息的获取,而是共享肃穆敬仰的信仰的表征,文化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最终得以实现。

(二)全媒体手段树立文化传播品牌

面对媒介环境的急遽变化,央视从各方面努力,以巩固、扩大自身的传播价值。目前,新闻频道在资讯、评论方面成为了国家媒体的权威品牌,财经、体育、电视剧、纪录片等类型化频道也形成了各自的品牌优势。综艺频道在打造《春节联欢晚会》等传统优势品牌外,也在努力引领文化综艺新潮流,打造文化传播品牌。

《信·中国》作为央视综艺频道出品的文化节目,在传播方面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文化品位,贴合平台的审美取向,通过全媒体手段树立个性化的文化品牌,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如在读完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的信后,节目组用现代照片修复技术制作烈士全家福,并置于演播厅的背景屏幕中央,与现场信使构建跨时空的共同叙事场域,为情感的宣泄和爆发营造氛围。节目组还在黄继光给母亲的信、江姐托孤信、聂荣臻给日本侵略者的信、方志敏给党中央的信等段落中加入了大量的新闻、电影、纪录片等资料,用现代技术让沉寂在央视资料库里的素材活了起来,丰富了节目的文化质感。在嘉宾读钱学森求救信、何功伟给父亲的信、夏明翰给母亲的信等段落中节目组设计由主持人朱军和信使配合,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段建构了“听证会现场”“狱中论理”“策反明志”等影片式的会意段落,既独立成篇又与前后融为一体,增添了节目的文化旨趣。

(三)总体设计彰显文化传播价值

霍尔认为,所有文化实践都传递和依赖于意义,所以它们必须利用各种符号,像语言一样运作〔8〕。《信·中国》的总体设计思路处处展现符号的价值和意义,围绕“信”展现人性光辉和时代变迁,节目中的信件选择、脚本设计、舞美包装等设计都处处体现了文化传播价值,这一点在嘉宾选择、现场调度上尤为突出。

先看嘉宾的选择。《信·中国》第一季选择的51位信使中,有唐国强、张少华、蒋大为等老艺术家,也有易烊千玺、杨洋、关晓彤等青年偶像,他们受到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喜爱,是节目收视的流量担当,他们的正能量形象与信件内容相贴合,褪下明星光环的他们是普通的读信人,是节目文化价值的实现者。如魏大勋的主体特征被符号化为“一个懂事的孩子”,他读的是湖南抗洪抢险英雄张钊写给母亲的信,张钊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在信中欺骗母亲自己没在抗洪现场。张钊善意的谎言和魏大勋“懂事”的形象相得益彰,将家人的小爱和国家的大义结合,升华了信件的思想高度。17岁的王俊凯主体特征被符号化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大一新生,由他读雨花台烈士成贻宾在17岁时写的信,成贻宾的“新生十条”和王俊凯的“新生四条”遥相呼应、深度交互,这样的设计避开了刻板的说教,以不同时代两个大一新生的事例号召青年敢于追梦、勇于圆梦,将个体和时代、个人前途和国家使命的关系明晰的梳理了出来,彰显了润物无声的文化传播价值。

再看现场调度。郎朗读冼星海写给母亲的信时,由朱军朗诵《黄河颂》旁白,郎朗现场演奏,二人合作再现了《黄河大合唱》的经典片段,之后由朱军带领全场齐唱《二月里来》《生产大合唱》向冼星海致敬;李光洁读完瞿秋白的信后,全场合唱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任重读完夏明翰的信后,全场齐读《就义诗》……这种现场调度在电视传播的语境中凸显了电视文艺的特色,丰富了意义的传达途径。由于传播线性的特点,主持人朱军在传播中处于主导地位,以强势姿态发挥着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等功能〔9〕,通过碎片化的音乐、诗歌记忆或个体记忆唤起了一个时代的共同情绪,使本身就具有文化含金量的音乐、诗歌成为文化价值引领下的精神共同体,催发了受众的文化认同,体现了节目整体的文化价值,彰显了国家媒体的文化自信。

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观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媒体在履行引导舆论、传承文化等职能时不仅要立足当下现实,也要回应历史关切。《信·中国》从以下两个方面丰富了节目思想高度和内容深度,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观照。

一方面,通过故事化的叙事传播凸显历史厚度。众所周知,故事是一种文化形态,而讲故事则是一个传播过程。《信·中国》通过故事化的电视手法引起受众的观看兴趣,回应叙事需要,通过与嘉宾的访谈讲述英雄故事,回应历史关切,以强烈地情感共鸣促成传播效果的达成,获得了传播对象的认同和接受。如在抗日将领彭雪枫司令的读信环节,为了彰显彭司令爱读书的特点,朱军讲述了彭司令与妻子进行读书比赛和陈毅元帅找彭雪枫借书而不得的故事,通过彭雪枫儿子彭小枫之口将彭司令读书过程提炼为“通过读书坚定自己的信仰,通过读书寻找中国革命道路”,并将“人到不如意的时候,最好还是读书”等人生哲理蕴含其中,有效升华了信件的主题。此外,节目还分别邀请了朱德嫡孙朱和平、时传祥孙女时新春、欧美同学会留学生代表、援疆干部等信件相关人讲述相关历史故事,进而提炼出“年轻人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在哪儿干都不如在自己的国家干有奔头”等金句,信件内容通过故事化的访谈得到渲染,震撼人心的信件所指升华为坚守信仰的诗意能指,概念化的信件当事人被还原成了鲜活的普通人,英雄的大情怀融进历史的小故事中,让受众从微观视角看到先辈们对真善美的坚信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坚持,引发受众对小书信、大情怀,小故事、大感动的新思考,彰显了小小书信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价值。

另一方面,通过主持人语言传播彰显当代温度。一般来讲,主持人是节目进程的主导者和节目意图的引领者,主持人的语言应该“以语为本”,注重交际功能,注重语言环境,注重动态的传播效果。《信·中国》主持语言的设计既有宏观视阈的观照,又有微观角度的把握,主持人朱军是整体叙事的引导者,也是背景材料的解释人;是表演情境的参与者,也是节目主旨的点题人。他的主持语言是个人风格的体现,也是语用逻辑层面时代温度的意义输出端。如当胡孟晋给妻子的励志书信读毕,朱军说:“这样一个爱情故事让我们感动,丈夫爱自己的太太,是鼓励太太投身革命,动员更多的人参加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妻子爱自己的丈夫,是用一床棉被,将已经故去的丈夫的遗骸背回故里,让他在故乡安息。还有什么情比这更真更浓呢?”简单的总结让我们感受到了胡孟晋舍小我成全大我、革命事业至上的崇高爱情观,也体会到了战争年代中国女性对爱情诺言的信守,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和木棉般独立的人格,节目的高度和立意通过主持人的语言传播得到了呈现。在读完冯庭楷给哥哥信后,主持人用当代人的思维对信仰做注解:“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没有缺少过信仰,这种信仰就是跟苦难的抗争,对幸福的追逐,而支撑我们心中这份信仰的就是我们的前辈,我们的传统,有了他们,我们便有了前行的根”。这样的总结升华不禁让人想到冯庭楷15岁带着救国理想参军,追梦路上因为信仰的精神支撑才不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时代虽然变了,但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精神没有变,那是黑暗中的坚守、苦难中的奋起,那是深沉、博大、淳朴的春秋大义,那是中华传统的光芒引领,那是中国人得以不断奋进的动力源泉。主持人用近乎直白的措辞展开对信仰根源的追寻,用坚实笃定的话语样态告诉大家: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信·中国》在电视文艺进入新时代、传播渠道更多、受众可选面更广的背景下以“信”为载体,让观众感受到了通过信件讲述的中国故事、传递出的中国情感以及通过信件彰显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魅力;节目创作团队将宏观视野和微观视角相结合,与受众形成了良好的情感互动,注重文化传播的影响,在呈现方式、舞美包装等方面建构了多维空间,以全新的传播策略和叙事手段使传播效果得到了最大化。节目组注重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观照,创新内容生产模式,强化主旋律的引领和弘扬,制作了一季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节目,为电视文艺的创新表达提供了可借鉴的传播范式。

猜你喜欢

信件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My Vacation
谁远谁近?
可爱的“咖啡”们
有奖问答
有奖问答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