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榆林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措施研究

2020-12-09

新农民 2020年31期
关键词:干旱地区榆林抗旱

王 婧

(靖边县林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陕西 榆林 718500)

0 引言

陕西榆林市位于北部黄土丘陵高坡区和山麓平原地区,气候干燥、雨水少,城市北部以西南以沙土地的高原地区为主,南部主要是没有土壤和缺少黄土的低海拔山区和丘陵地区,属于我国西北沙漠和南部没有黄土的结合地区,生态环境复杂、恶劣,因此,应积极考虑研究采用新型造林抗旱技术、进行植树造林的管理技术,改善造林后农作物生长成活率低的生态环境条件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一种比较适合当地的榆林地区新型抗旱造林应用技术。

1 陕北榆林干旱地区状况概述

要在陕西榆林的干旱地区顺利进行造林,首先就需要深入调查了解当地的造林指标实施情况,才能及时顺利进行当地后续的干旱造林项目准备实施工作。据地形学家观测,陕西榆林高原土地属于干旱型的华北黄土高原丘陵,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林木成活率,地表必须及时进行相应的地下水处理。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新疆黄土高原之间过渡中心交界地带,风蚀时期水土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东南部处于黄河丘陵地区和黄河沟壑区,是黄河中游地区水土资源流失最严重的一个沙漠地区。进入“九五”以来,国家把榆林地区列为国家防沙夯土综合治沙一个重点建设项目地区。组织实施规划了农田退耕还林和非耕地退田还林绿化除草、天然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绿化建设工程、陕北天然防护林等多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绿化工程。榆林就是全市广大人民几十年一直都在坚持“南治土、北治沙”,以“三个百树”综合整治治理工程建设为综合整治。

2 陕北榆林地区造林的困难

陕西榆林市位于我国中部黄土高原北部,黄河公路纵贯南北,土地区域总面积大约为43578km2,海拔900~100m之间,年平均雨水约含量为300~500mm。其北部主要为高山风沙区和草滩造林区,南部为过渡丘陵峡谷地区,是处于沙漠和华北黄土高原之间的一个过渡丘陵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造林植物数量低,沙蚀严重,造林植物成活率低。

为此,国家相继主动组织实施开始了陕北林区天然防护林区水资源管理体系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田(池)林区造林保护工程、天然林区水资源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等一系列大型重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些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虽然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推进实施效果,但仍然发现还有很多自身存在着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型造林工程技术研究应用推广方面,造林工程技术应用成活率低。榆林市主要原因是干旱的地区水源存储与平原丘陵和西部山地地区荒漠化等等情况,缺水严重,当地地区土壤的含水量和天然养分无法满足这些地区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而频繁干旱缺水则是直接影响这些树木正常发育生存和其他植物成长生存条件不符的自然环境问题。树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会可能出现树体水分资源供应量的不足,但在造林幼树的成长生存发育阶段,解决幼树水分不足问题是我们提高人工造林幼树成活率的重要关键。

3 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3.1 乔灌组合,灌木优先

选择重要造林保护树种怎样用它是保护我国造林的重要技术基础,这些重要的造林树种,其他重要造林保护技术以及保护措施应该怎样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这些重要造林树种充分发挥作用。生长在干旱地区的乔木和其他树种,必须兼备抗旱的特征。选择灌木树种时,要特别强调落叶灌木的品种优先。灌木树种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收益快,因为有些绿色灌木树种经济效益高,很多灌木树种都是家庭园林的绿色树种。沙地在土地保持土壤水土、抗干旱等功能方面的经济效益明显。红枣抗干旱适应能力强,在10年内,红枣树种都可能枯萎,但它不会枯死,山枣又是昂贵的药用中药材,价钱高,榆林地区山枣光照照射条件比较好,湿度比较适宜。

3.2 合理整地、储存蓄水

造林前整地工作的作用很大,在榆林干旱地区,造林前整地工作的最重要作用是蓄水保土。榆林地区干燥时间长,灌溉条件不足,水分的唯一来源是降水,需要为冬季水量需求存储。整地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改善土壤结构为树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储水条件。整地实际上也是从山顶到山脚下的小型水土保持工程。斜坡上覆盖着植树,降水完全被拦截和积累,小水下降,存贮山中,洪水渗透后缓慢流动,一起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系统。但是,榆林地区土壤薄、整地完全依赖人力、劳动强度高、成本高,经常忽视整地现象也是这些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停止效率、降低成本,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在榆林干旱地区,禁止破坏原生植被。

4 结语

抗旱蓄水造林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有效提高当地林木的生长成活率,促进森林荒漠化、沙化等土地的综合治理。抗旱造林相关技术工作能够有效解决陕北干旱地区的造林难题,促进陕北干旱地区林木的持续存活和健康成长,对抗旱造林技术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最大限度地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具体分析具体问题,达到适合地方条件的效果,推广和应用熟练的抗旱造林技术,有助于推进我国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猜你喜欢

干旱地区榆林抗旱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2022年黄河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走榆林
北方茶园抗旱节水栽培关键技术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在追赶超越中加快榆林高质量发展
榆林抿尖
开创新时代榆林发展新局面
干旱地区人工增雨优化成套技术设计思路分析
干旱地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应用